在我的构想中,这本书应该会很慢热,我不擅长写那种节奏感特别棒的火书,更擅长也更喜欢把一个一个故事很慢很慢地往外讲,像小火煲汤。
太快的话我会急,一急的话就会乱了。
我的理想是可以在每天清晨窗外听得到麻雀小鸟叽叽喳喳的时候,坐在书房里,看书,或者写书。嗯,原本理想中的背景是能在冬天下雪时找个亭子,不过后来想了想,那样子帅或许真的很帅(至少很装逼),但冷肯定也是真的冷,把自己冻成二缺就不美了。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喜欢胡思乱想。
似乎刚记事吧,那时候就会在脑袋里绕出一些特别莫名其妙的东西,会想到第二天吃什么,老家门口田里种的桃子为什么是扁的,如果我会口袋里有十块钱的话能怎么样……
后来到了上学,上课时我会很容易看着黑板开始走神,脑海中全是看过的书里的情节,或许是小人开天,或许是爬到山顶伸手摘一颗星星。那时候写过一篇作文,我自己特别喜欢,语文老师也很喜欢,那片几百字的作文里我写了如果我是夜晚,这个世界会怎么样。那片文章记忆里应该很温馨,不过已经很久没能找回写出那片作文时的心情了。
算命的人说我从小就运气不好,我倒觉得还可以。
像那样每节课都会看着黑板貌似认真其实思想早就放飞居然还能顺利地一路走完小学,结束中考,考完高考,进了一所不算很差的大学,已经算是幸运了吧。
虽然大学连专业我都是随便填出来的一个。
等之后才知道,原来最喜欢的是看书,还有讲故事,哦不对,是写故事。
我口才很差。
把我心里想的那些故事写出来,或许是温馨的,或许是热血的,或许是悲伤的。
故事嘛,总会有很多很多种类型。
心中酝酿的东西也会有很多很多。
这本书最初动笔的时候心情其实蛮糟糕的,重写了很多遍(也跟我不擅长写开头有很大关系)当然不是因为书,只是我自己。
所以那段时间匆匆完本了写了三年的老书,原本应该还有很多东西要说的,但感觉自己很累了,不想继续了,颇有几分自我放逐自暴自弃的感觉。幸好那时候有两个贴心的现实朋友,还有一群傻乐天的二货书友,所以最后还是没走极端。
年轻气盛,不懂妥协,跟家里闹矛盾,僵持许久。其实说穿了也就是两代人之间观念的差别而已,我总觉得,人活这一辈子总要有那么一次不管不顾地为自己想做的事情拼一次。
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现在大四,大学马上毕业,我怕再不做,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一人之下》里,老天师说“己不由心,身又岂能由己”
所以我想趁着还没彻底步入社会,还不用“身不由己”的时候。所以趁着最后一年做一点“己由心”的事情,去写一些脑海中盘桓的东西,写下来,总会有些人看。
人一辈子也就那么几十年,一直按部就班地走下去或许会很安稳,但我会觉得遗憾。
趁着还算年轻时任性一把应该可以被原谅吧?希望是可以被原谅的,如果不能……那我也管不了那么多。
最后再说说,这会是一本挺欢乐的书,我在争取做一个挺欢乐的人。
希望等今后写完这本书,回头看的时候能看到很多喜欢这些故事的朋友,如果有人能在本书的某个故事里,或者某个篇章某个段落某句话甚至某个字那里会心一笑,我觉得这一次“任性”就不算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