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税法中,其实已经包含了这些役钱,役钱折入了两税,所以百姓完两税后不须再服免费之役,官府也有专门的钱粮,可用于雇人做役。平时衙门的差役,也都是雇佣,有专门的役钱,而修路筑城兴修水利这些,还有上级道郡各级的专门拔款。”
李密张大着嘴,感觉听天书似的,以前从没有听说哪朝哪代哪位皇帝,推行这样的政策啊。
他心里总觉得这些政策不靠谱,可是现在一路走来,看着这山东道诸郡的热闹,又知道这些是事实。
心里不愿承认。
可偏偏越靠近河南的郡县,便越不如靠近东莱的郡县。
这个结果,让李密心里十分挫败,简直比他在北邙山大败还让他挫败。
罗成一个武夫,一个铁匠出身的武夫,居然不但马上打天下比他厉害,如今这治天下,居然也比他厉害,这怎么不让人受挫。
“我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刚才说山东也如关外一样实行均田之制,关外之地好说,毕竟那里以前是高句丽人占据,如今高句丽人被皇帝杀的跪服,其人口为奴,其土地收公,可安置移民,均田授地。但是这山东之地,以前可是归河南,这里世代以来,多少士族豪强地主,可以说他们掌握了七成以上的土地,剩下的三成土地才在占据人口九成以上的百姓手里啊。”
罗成究竟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在李密看来,其实许多王朝衰弱败亡,终归到底,其实还是土地问题。
贵族士族豪强们永远掌握着绝大多数的土地,而百姓却只有少量的土地,且随着王朝安定,他们会更加剧土地兼并,百姓手里的那点地会不断的流向那少量的贵族豪强手里,直到那脆弱的平衡被打破,于是就天下大乱,再经历一次洗牌,重新恢复脆弱的平衡。
罗成虽说也是造反,可他毕竟走的是上层路线,他本是隋将,又拥的是杨暕为帝,然后再受禅登基,这就使得他应是继承了隋,所以山东的贵族豪强理应保留了他们的财产田地等不受侵犯才对。
“拥立吾皇的,自然田地财产得以保全不受侵犯,但那些反叛抗拒朝廷的,其财产田地自然没收官有,再有之前的逃户、绝户这些也是收归官有,再加上此前官府手里所有的职田、田、公廨田等等,也统统是官公。朝廷把这些田地,拿出来均田授地。”
同时呢,大秦朝廷又动员那些原本在关内没有什么财产的百姓,移民去辽东,在那里给他们足额授地。
当然,若仅仅是如此,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罗成在山东、淮南、范阳等新占之地,推行的是另一项大招。
公田买回。
啥叫公田买回?毕竟之前把大量逃户绝户官田都拿出来均田给百姓,又动员许多百姓去关外,然后把他们手里不多的地也都收回再均出去。
为何还要再公田买回?
这个公田买回的核心,就是田地限额令。
所有的人,都有田地限额。
比如在关内,普通男丁,在他最多只能拥有一百亩地,不管你是好地还是差地,山地还是坡地还是水田,最多限拥有一百亩,如果你有二十亩私田,那你最多能再授八十亩田,这个田是口分田,将来老了要收回。
而如果有勋和爵位、官职,则又按勋品官爵等级,能够增加拥田额。
这个策略,其实就是针对那些豪强地主们的,尤其是旧贵族豪强们。因为跟随皇帝的新贵们,都有爵位官阶,他们的拥田额大大提升了。
可过去的旧贵族豪强,就算有族人出仕任职,有官阶或爵位,可毕竟一个大家族,百年甚至数百年的积累那是拥有大量田地的,仅凭现有的这点官阶爵位是达不到这么庞大的拥田额的。
超额的怎么办?
官府买回和置换,超出额度的三分之一,由官府出钱买回,另三分之一,由官府授给他们勋官,这样也算是给他们的一些安抚,剩下的三分之一超额的,则以关外或边疆之地置换,以一比二的比例给他们置换。
通过这样的手段,把中原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加以缓解。
不过这样做,是很大风险的,毕竟这些地方上的士族豪强地主们,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
可罗成却依然还是这样做了,他的底气在于,公田令并不会危害到跟随他的功臣将士们的利益,有功勋将士们支持,又有百姓拥护,那么旧贵族和地方豪强的反对,罗成也并不是很惧怕。
正因此,他也是坚持已见,大力推行公田令。
这条旨意颁下后,地方上确实很沸腾,也有人要做乱,但他们刚有动作,就被驻于各地的大将们率兵弹压了。
对付这些人,罗成相当狠辣果决。
抄没所有的宅第田财充公,将这些做乱的家族连根拔起,全都流放关外为屯民。
这般雷霆手段之下,虽然其它的豪强地主们还是很不满,可却也得惦量惦量自己的本事,没有那个本事造反,就只能服从。
“难道皇帝就不怕隐患?万一战事起来,这些人到时通敌叛乱呢?”
“吾皇说过,他们不会有这个机会的!”
李密不知道罗成为什么这么自信,但现在看来,山东确实很热闹,也可以说他的冒险之举,或许是成功的,也许还有隐患,可起码现在是已经见到收益了。
“皇帝果然大魄力,不得不服。冒险得罪这么多旧贵族士族豪强地主,却只为给更多百姓均田授地。”李密自忖,自己似乎是没有这份魄力的。
毕竟这土地限额令,其实不仅现在威害到那些旧贵族豪强,其实也是潜在危害如今的新贵功勋们,可皇帝还是这样做了。
过去山东之地,七成土归掌握在那大约一成的贵族豪强手里,而如今在罗成的这连番动作之下上,趁着现在特殊的局势,他做为开国之君,是最缺少掣肘之时,大刀阔斧改革,推出这限田令,一边是回购,一边是置换,一边又是换勋官,多管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