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曼丝毫不知道自己公司在加拿大的名声都有如此响亮,响亮到只是一部1100万美金的低成本电影都引来了足够的视线。
当然,这或许也是同为加拿大出身的贾森-雷特曼出任项目导演有一部分关系。
“熟人”吗,总是好打交道些。
次日,贾森-雷特曼带着两位主演过来签演员合同。
也是在办公室,莱曼见到了艾伦-佩姬和迈克尔-塞拉。
后者没什么好说的,挺安静一人,但佩姬吗,只能说真人比照片更加凸显气质。
不高、有些瘦,性格也比较外向,第一次见到莱曼,还能说些有关作品的见解,表达喜欢的意思。
先不说是不是真喜欢他拍得电影,能如此主动找话题拉近距离,确实是对她的事业有帮助。
这样的人难怪能从没什么背景、磕磕绊绊的配角生涯中逐渐崭露头角。
毕竟,如果能抓住每一分的有可能,给人不错的印象,说不定有个合适的角色就能让人想起她。
机会这东西,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人,无疑是很适合演员这条路的。
更别提小姑娘的专业能力只以同龄段而言,已经算得上很不错了,单以表演来说,不欠缺什么应变。
戏路没什么太大的限制。
莱曼与佩姬交谈几句,承认贾森-雷特曼选人的眼光还是有的,至于另一个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毕竟,《朱诺》这部电影其实算是部女主戏,男主角的存在更多的意义在于衬托。
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佩姬的角色都要戏份更多、表演空间更大、是属于容易出彩的那种。
男主吗,只要演出那种不成熟就好了......
待两人签完合同离开,办公室里只剩下贾森和莱曼。
“你准备什么时候开拍?”
“下周三吧,这边还有些琐事要处理。”贾森回答道。
“嗯。”莱曼点点头,“担保方案的规章制度有消防保险基金会执行,那边会派两个人监督,你注意一下就行。其他也没什么事了,你专心拍摄。”
......
等贾森-雷特曼离开后,莱曼翻看了一下公司的各项正在进行的项目进度。
到了下午,一个电话被转接到他手上。
其实也没什么,电话里传达的消息是华纳制作部高管乔森的邀约。
这货来了好几次,只不过这次比较正式。
从这一情况来看,莱曼也是有所猜测。
毕竟,现在双方唯一的牵扯便是《蝙蝠侠》。
稍微一想就明白,估计是华纳有所决定了,不然乔森也不会再找过来。
不过,莱曼对此好奇的是华纳打算给出什么样的条件。
按道理来讲,如果做出要谈的倾向,肯定是做好了割肉放血的准备。
接触这么多回,莱曼的想法其实很明显了才对。
......
乔森与首席梅耶确实有过多次商讨,也大致确定了能够付出的最大筹码。
虽然没有明确说出必须推行《蝙蝠侠》项目类似肯定的话,但在会议之后压下其他声音,还安排了谈判底线,显然是默许了合作之事。
乔森笑笑,也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场闹剧。
或许华纳管理层也不明白为什么今年突然就走了霉运,各种不顺。
要是能让去年一般无比亮眼的成绩,或许能更硬气些也说不定。
而且,《超人》又被冷藏,要避过失败的不利影响,减轻观众的负面记忆,这也是服软的一个主因。
毕竟,这等于是华纳亲自封印了DC的一个臂膀,可不这么做,还能怎么办呢?
对萤火虫的态度变化,乔森心里自然是清楚的,但是他也找不到破解此时困局的方法。
有时候,他就觉得当初莱曼拿着一亿多的现金投资风险不明的《侠影之谜》,说要重启,简直是神来之笔。
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么被动了。
当然,世上没那么多的如果。
既然局势如此,也已经有了选择,只有再次把萤火虫拉回到战船上,无论如何,在《蝙蝠侠》这个项目上,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但在谈判之前,乔森觉得自己还需要做一些事情,比如HBO......
......
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就是这样很奇怪。
商场更是如此。
上一刻或许还是互相仇视的敌人、对手,下一刻又恨不得引为知己,是最可靠的合作伙伴。
对此,莱曼也是很有感触。
毕竟,派拉蒙、华纳对他的态度多有反复,这里面的原因他自己又不是不清楚。
所涉及的无非是利益二字。
一旦利益不合,转头就成陌路。
9月26日,周末。
洛杉矶乡村俱乐部门口。
早就被告知消息的门童,看到莱曼停好车,立马热情的迎上来,恭敬的说道:“拉斯特先生,坎贝尔先生和布莱恩先生已经在等着你了,请跟我来。”
不过,莱曼有些疑惑的是有关《蝙蝠侠》的谈判,找来布莱恩干什么?
电影和电视台的业务也没有重合吧?
想不明白也就不想。
莱曼跟着门童,很快便在东区的休息室看到了正坐在沙发上的两人。
注意到莱曼的身影,两人起身一起走了过来。
“你好,莱曼,很高兴又见到你。”布莱恩热情的招呼道。
莱曼适时的露出客气的笑容,熟络的与两人握手。
其实,相互之间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眼见寒暄完毕,乔森开口道:“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进去再聊吧。”
说完,又让一旁的俱乐部服务人员端来了咖啡。
三人落座,莱曼随口问道:“几天没见,应该有所打算了吧。”
乔森笑笑,回道:“也没什么,我不是一直都在促成项目的继续拍摄吗。当然,关于谈判,我们是有些东西要协商好。《蝙蝠侠》,终归只是一个不错的项目。”
莱曼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对他嘴里所谓的并不重视,或者要透露什么华纳不缺项目之类的压低价值的话主动忽略。
心里反而在想,越是这么说,越说明很需求......
三人对这次会面的目的哪个不是心知肚明,但在谈判桌上最忌急切,所以谁也没有先手抛出价码,反而一步一步的试探底线。
乔森就问道:“贵方还是抱着要参与北美发行吗?说实话,这方面,你们的发行能力完全不足以支撑,就算参与进去又能得到多少?”
莱曼并不介意被人拆穿他提价的手段。
鲁迅在《无声的中国》就说过: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类似的道理,其实在谈判桌上更适用。
提出一个很难被接受的,压得对面难受之后,才提出往下减减,拿出一个本就需要争取的条件,对方从感官上就能更容易接受。
莱曼故作认可,点头道:“不瞒你说,只谈发行,我们暂时还够不上这种投资额度的项目,所以......合作发行如何?海外、北美的发行收益,我们只要4成。”
“不可能。谈发行根本没有意义,我不认为这方面有合作的必要。”——华纳影业完全可以承担,也不需要互补,或者说发行收益实在太高,利益链太广,很适合制片厂的运营。
毕竟,所谓的渠道,上上下下养了这么多人,单论制片肯定没有发行能运用的资源更便捷。
或者说,员工这么多,总得找点事干吧。
难不成养着浪费?
就连蓝蝶影业在没有合适项目的时候,都需要找些充数的片源维持发行呢,华纳又怎么肯放弃一线项目的发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