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大宋私生子> 第603章 顾此失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3章 顾此失彼

第四卷 第603章 顾此失彼

大宋东京,政事堂之中,三省宰执,六部尚书,正在讨论着向南京道和西京道派遣官员的事宜。

虽然现在战事尚未完全结束,大宋并未正式宣布拥有这些地方,但却是应该提前选派官员过去接手治理的时候了。

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大的地盘,粗略统计下来,从经略使、转运使、提刑使、知州、通判、录事参军、司法参军、到知县、县丞、县尉等等,光南京道和西京道就需要一千多名官员。即便留用部分原辽国的官员,仍然还需要选派近千名官员过去才行。

而且这只是两道,今后若是连同中京道、上京道、东京道一起收回后,还要派遣多少官员过去,这还是个未知数。

这可给朝中宰相出了个大难道。这些新拓之土人心未附,正需要下大力气治理,势必不能胡乱派些庸碌的官员过去,否则很容易便会引发叛乱。

而一下子要抽调上千名官员,这确实是个艰巨的任务,其艰巨程度不下于杨逸在前方打仗,这就是所谓的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啊!

李清臣说道:“今年恩科共选拔出六百三十二名进士,这些人才学虽然都不错,但毕竟缺少实际治理地方的经验,照我看来,还是多从内地选派些经验丰富的官员充任主官,再安排这些新科进士出任副职为好。”

刘太后点头说道:“李相公言之有理,只是如此一来。仍然要遴选数百名官员才行,这些事情再也拖沓不得。各位宰相、尚书不妨把心中的合适人选拟个名单出来,再一同合计着选派。”

吏部尚书张商英接着说道:“太后,只怕这样仍是难以彻底解决问题,而且就算这次南京道和西京道的问题解决了,紧接下来的上京道、中京道和东京道怎么办?

大宋若是一次抽调这么多官员前去治理辽东,国内官员抽调光了也不够:所以臣以为,不妨增加原辽国官员的任用比例;

而且也不必局限于原有的官员,朝廷可以在南京道及西京道临时设立一次遴选考试。只要是原来通过辽国州试的士子,身家清白的都可以参加;

一但通过考试,立即放官,这样不但能有效解决官员不足的问题,而且对新拓之土的民心归附会有很大的作用。”

章惇想了想说道:“太后,老臣看来也只有如此了,国内已连开两次恩科。就算再开,也不过是在矮子里头挑高个,于事无补。只是这次在南京道及西京道的考试不能算作礼部试,只能当作一次临时补充官员的机制,所遴选出来的官员,将来一律不得出任一路之主官。更不得入阁。”

唐朝的安史之乱所带来的教训,让大宋君臣至今十分忌惮,所以有宋一代,几乎没有外族人出任过高官。

如今要在西南两京道遴选官员,试必会有契丹等族的人入选。章惇强调这次遴选的官员不得出任一路主官,更不得入阁。就是基于这种忌惮。

这事大致有眉目之后,枢密使许将立即说道:“太后,根据职方馆传回的情报,大理方面情势已不容忽视,大理国主段正淳突然失踪,段和誉传檄讨伐高氏;

段青山率宜州近两万大军西进,里应外合之下,一举攻下石城郡、善阐府,声势大振,兵锋已直接威楚府;

如今大理百姓皆认为是高家谋害了大理国主段正淳,段和誉大军所过之处,颇得百姓拥戴,形势对高家颇为不利;

高明量紧急调两万大军往威楚府,若是不能取胜,则高家极有可能迅速败亡,这对我朝极为不利,必须尽快采取应对措施才行。”

按大宋的意思,是不能让段氏胜出的,因为段家拥有大义名分,一但胜出,大宋就失去了插手大理的借口;

按当初的打算,是让高家惨胜,大宋再打着替段氏出头的名义,出兵大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杨逸在段青山这支大军中动了不少手脚;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耶律延禧败得太快,大宋不得不出兵辽国,如今哪里还顾得上大理,只是不管嘛,大宋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难道都白费了?

而且错过了这次机会,今后想再平定大理,可就得花十倍的力气才行。

大宋君臣一直以来对大理就不待见,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唐之亡,祸根在当时的南昭,大理继承了南昭的一切,包括大宋对南昭的憎恶,有机会灭大理的话,大宋君臣是不愿放过的。

章惇老神在在地答道:“大理之事,还是再看看吧,这次就算是高明量真的败了,高家还掌握着大理八成的州县,双方应该不会这么快分出胜负,若是现在就让段氏惨败,则段氏后继乏力,便起不到消耗高家实力的作用了。”

李清臣接口道:“本官也同意章相公所言,先不必插手大理事务,但许枢密的担心也不无道理,高家家主高泰明突然身故,其子高明量、高明清等人都太年青,威望不足,只怕难以挑起高泰明留下的担子,加上段氏拥有大义名份,百姓内心多向着段氏,高家迅速败亡也不足为奇,因为,我朝确实需要及早作些应对措施。”

政事堂的宰执们正在相商大理的事情,职方馆的李大风大步流星地疾奔而来,被政事堂外的禁卫拦住,急得他大喊道:“职方馆刚收到的消息,十万火急,十万火急,你们让开。”

大殿内的章惇等人听到这声音,一颗心顿时提了起来,不会是杨逸战败了吧!

李大风得到放行,入殿匆匆施礼说道:“太后。各位枢相,大事不好。西州回鹘突然倒戈,伙同黑汗国计三万大军悍然入侵我河西,瓜州、沙州相继陷落,如今黄头回鹘也跟着倒戈,合兵四万,正向肃州逼近。”

“岂有此理,该杀!”脾气火暴的张商英闻之须发俱张,当先拍案而起。如同一头暴怒的狮子。

章惇向他摆摆手,冷声向李大风问道:“种建中呢?于阗方面可有消息传回?”

“回章惇相公,种建中被哈桑围困在于阗,已经很久没有收到于阗城的消息,之前能收到的,都是姚古将军从克里雅城发回的消息,现在瓜、沙二州陷落。与克里雅城的联络也终断了。”

刘太后脸色很不好,她虽然对军事不是很在行,但至少也知道,瓜州、沙州一陷落,远在于阗的种建中两万人马就成了陷入死地的孤军,若按正常情况。十有九会全军覆没。

而且随着西州回鹘和黄头回鹘的倒戈,吐蕃诸部会作何反应殊难预料,极有可能一起倒戈,真到那时恐怕整河西都要沦陷,这对大宋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艰难。

许将说道:“当务之急是尽快向河西增兵,保住肃州、甘州不失。”

增兵河西这是必然。但从什么地方抽调兵力,这就成了个大问题。

随着前两年大裁军及置将法施行后,大宋总兵力只有五十万左右,京畿现在还有十万大军,但这十万人马是用来拱卫京畿的,不能动;

杨逸北征辽国,带出了十万人马,安南、河套这些地方由于是刚刚收回不久,也需要驻防大量军队加以震慑,这几处算来就有三十多万了;

国内这么大的地方,计有二十来个道(省),十来万军队摊开来,本来就十分单薄,现在从哪里抽调大军前主河西?一但辽国方面战况有变,需要增援怎么办?

章惇等人脸上冰凌四射,这几年来,凡是敢惹大宋的都被灭了,没想到毗伽布的斤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敢来向大宋伸爪子。

刘太后见章惇等人没有惊慌失措,自己也强行镇定下来,但还是忍不住催问道:“河西危急,各位大臣有什么应对之策,还望速速道来。”

章惇说道:“如今看来也只有从京畿再抽调一万大军增援河西了,但从京畿派兵路途遥远,只怕来不及,所以老臣建议另外再从河套、陕西四路先抽调一万大军,交由凉州守将姚雄统领,先行出兵河西,至少也要把回鹘叛军先挡在甘州以西,容朝廷缓过气来,再征伐西州。”

“章相公所议各位大臣若是没有什么意见,那就这么决定了,请许枢密使立即调兵吧。”说完调兵之事,刘太后紧接着问了一句:“只是于阗的两万大军该当如何是好?”

这下政事堂中的大臣不禁都沉默了下来。

其实谁都知道,种建中那支被隔绝在万里之外的孤军,现在哪里还有能力去救援,事实上,这次能不能保住河西还不一定呢。

范纯仁这时说话了:“太后,这几年来,朝廷对外政策过于强硬,锋芒太盛,老臣觉得现在该是采取怀柔之策、以仁德相待之时了,否则今后边疆各部叛乱只怕会接连不断,老臣建议催促杨大学士尽快结束辽东战事………”

张商英不等他说完,立即驳道:“如今辽东战事正到关键之处,如何结束?若不把完颜阿骨打余部剿清,只怕今后辽东休想安宁。”

范纯仁说道:“完颜阿骨打不是派来使者,愿意割让上京以南的土地与我大宋吗?咱们何妨答应他,借以结束辽东战事,这样才能抽出精力应对河西的变局啊!”

从大局而言,范纯仁的话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大宋锋芒毕露,导致各部只有畏而没有敬,人一但畏惧到一种程度,就难免会狗急跳墙,铤而走险,西州回鹘的倒戈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问题是,有些事情做了,就必须收拾干净,若是半途而废,别人不但不“敬”你了,只怕连“畏”也没有了,那只会更糟。

章惇暗暗一叹,他这个首相难做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河西已经是大宋国土,不能不保。

若是河西丢了,就算把辽国全境打下来,将来他仍得背上个弃土失地之责。

章惇轻吁一口长气说道:“就催催杨逸吧!让他尽快结束辽国战事。”

ps:感谢porsche37、月光宝马两位书友的支持,谢谢各位。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