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群还在继续讨论。
张震正在说着研究机器人操作系统遇到的难题,好几个人都跟着讨论起来。
赵奕全当没看见聊天记录,默默的发了个微笑的表情。
在几秒钟之后,马小军就打字问道:“赵奕啊,我看了你的采访视频,下个月的《数学新进展》,有你的第四篇论文,对吧?”
“对,过了。”
“你的论文是有关孪生素数的吗?我看你的采访是这么说的。”
“对。”
“能具体说说吗?”
赵奕道,“就是弱化的孪生素数猜想,只是证明了一小部分,但我觉得,想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哦。”
刘教授忽然发了私聊过来,“我的研究快完成了,测试效果还不错,在添加了你的筛选法以后,计算机对于输入的识别分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赵奕:“帮到你就好,刘教授。”
刘教授:“有时间来一趟科学院,给你看看最终的效果,你不是有个机器人?我可以把一部分程序包安装在你的机器人里,我们这里还有最先进的语言包,是合作企业的,可以帮你安装上去。”
“那真是太好了。”
赵奕被说的心动了。
现在这个阶段来说,机器人最欠缺的就是对话能力,刘教授研究的进化算法内容,程序设计出来也很有意思,最少能让机器人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全是大量的信息内容灌输内容。
似乎是因为赵奕突然冒了个泡,张震也找了过来,他谈起了袁仲晨团队,设计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技术问题。
“如果能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框架就完整了,我们可以进行第一步的融资,等融资拿到了钱,就可以扩大规模,扩招人手……”
张震说了起来。
赵奕问了一下技术问题,其实也并不太复杂,只是机器语言和底层兼容的问题。
对于计算机硬件技术,赵奕的了解也不是很多,他想了一下,推荐了个人过去。
许超。
最近许超的工作很轻松,一直是给合作工作做技术支持,跑了几趟没什么问题以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休假,或者就是去实验室看看,但他不是实验室的员工了,整天就在大学里转来转去,都有种老了来回忆过往的感觉。
赵奕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徐超,因为他没有打算做其他的项目,有时间还想多休息一下。
现在好了。
袁仲晨团队就是个不错的地方,许超的技术能力绝对是顶尖的,他过去不仅能在技术上帮忙,还能作为自己这个‘大股东’的代表。
当有什么重要事情的时候,能第一时间和自己沟通。
比如,马上要迎来的融资。
融资对公司来说是好事情,但对原本的股东来说,不一定全是好事情,他手里的股份会被压缩,当然融资以后,公司的估值会大大增长,手里股份的价值只会增加,不会减小,但总归来说,股份是被压缩了。
当然了。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融资是必要的发展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大包大揽的,说要全额去投资公司,有钱也不可能那么做。
那样就做成了家族企业。
如果真发展成了家族企业,就连里面的员工都会失去斗志,公司里的人都是在给自己打工,他们还会像以前一样努力吗?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公司自由、正常的发展。
赵奕没有考虑再追加大笔的投资,但他作为和创始人、核心人员袁仲晨,拥有同样股份的股东,最好还是在公司有个代表。
那可是未来最少价值几个亿,甚至更多的资产股份,派出一个代表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代表技术能力还很强,也能对袁仲晨团队给予很大的帮助。
赵奕和张震说明了想法。
在连续和好几个人聊过以后,他就打算关上电脑休息一会儿,忽然就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东西。
究竟是什么呢?
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
赵奕坐在椅子上思考了好半天,才终于想到了一个人--陶哲轩。
对啊!
陶哲轩发过来的文件现在都没有仔细研究过,好像是有点儿对不起对方给予的重视了。
“好吧!”
“这次就认真看看,能设计就设计一下!”
赵奕认真看了起来。
上一次他已经看了一部分内容,里面牵扯到一些专业术语,他也认真研究了一番。
比如,压缩感知。
压缩感知,最核心的概念在于试图从原理上降低对一个信号进行测量的成本。
比如说,一个信号包含一千个数据,那么按照传统的信号处理理论,至少需要做一千次测量才能完整的复原这个信号,这就相当于是说,需要有一千个方程才能精确地解出一千个未知数来。
但是压缩感知的想法是假定信号具有某种特点,那么就可以只做三百次测量就完整地复原这个信号,这就相当于只通过三百个方程解出一千个未知数。
陶哲轩的新数字压缩技术,就是围绕压缩感知来展开,并用数学方法将低分辨率图像变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为此,他已经在数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赵奕现在看到的就是他的工作成果。
显然。
陶哲轩给赵奕发来的内容,很多都是保密性质的。
赵奕仔细研究了其中的内容后,心里都有一种被极度信任的感觉,因为上面的数学内容,都可以以研究成果了。
不过,再想想。
当数学研究到了陶哲轩,或者他这种级别以后,普通的数学成果对他们来说,确实也没有什么意义。
除非是非常重大的数学成果,否则就难提升他们在国际上的数学地位。
陶哲轩已经把数学方面的工作做好了,他需要赵奕帮忙的是,计算机的算法部分。
如果能有一个非常好的算法,把数学部分的内容,高效的设计在算法中,就能够实现新的数字压缩技术。
百分百把数学理论,转化为计算机内容,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算法只是完成程度的多少。
陶哲轩发来的数学理论内容很多。
赵奕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最大化的把其中的理论内容,反映到计算机的算法中,还要最大化的降低,捕捉信息时的计算量。
这就是新的数字压缩技术的关键。
原本的数字压缩技术,最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数据采集需要的计算量,要比数字解压的计算量更高,而现实的硬件水平,恰恰是截然相反的。
比如,拍照所用的傻瓜相机,性能肯定是非常一般的。
而解压分析照片,需要打印时用的电脑,性能要比照相机高上几十、几百倍,但解压分析照片所用的计算量却更低。
这就是矛盾的地方。
赵奕需要设计的算法,就是把陶哲轩做的数学理论工作,转化到算法中,越是接近百分百的转化,他的工作就越完美。
赵奕真正开始工作了。
他最开始做的不是进入到设计算法的步骤,而是仔细看起了数学部分,差不多弄懂了以后,马上使用了《监察律》。
修正一下!
陶哲轩做的是数字压缩技术的的数学理论,应用数学不是一个简单的证明题,里面有好多部分的内容,赵奕挨个使用《监察律》,一次也用不了多少精力,但整体算下来消耗还是不少。
现在消耗对赵奕不是问题,只要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大量精力,都可以用学习币来解决。
他现在已经是学习币‘暴发户’,或者说‘精力爆发’户。
在奢侈的氪了十一个学习币后,赵奕把数学部分全部修正了一遍,用时差一点两个小时,随后他把修正后的内容,给陶哲轩发了过去。
信任是相互的。
陶哲轩信任他,他也信任陶哲轩,让陶哲轩审核一下,没问题就开始设计算法。
这个过程估计要一、两天。
赵奕抽时间研究了下机器人,打算把机器人用起来,而不是堆在宿舍里占地方。
“这样吧!”
“就先让它当打饭机器人!”
赵奕决定下来。
第二天早上就带着机器人出门,测试一下去帮着自己买早饭,钱就夹在了机器人的手里,设定好程序和路线,以及要购买的早餐,就正式出发了。
一路。
围观学生一大堆,还有两个老师都跟着走。
这有点尴尬。
赵奕在食堂里让机器人买了早餐以后,决定还是让许超来帮忙测试,等测试确定可以使用,他就能让机器人帮忙买饭。
这就是机器人成为保姆的第一步!
第二天。
赵奕没有等来陶哲轩的回复,等来的却是《数学新进展》新一期,发表了他的第四篇论文--
《证明存在无限多个小于等于246的素数组合》。
他一直觉得论文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力,毕竟只是证明弱化的孪生素数猜想的一部分。
弱化、一部分……
他可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篇论文的影响力,甚至还超过了前面几篇论文。
当天就有国内大媒体惊呼声称,“赵奕迈出了全世界数学界,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第一步!”
“这是最有意义的一步!”
“跨时代的一步!”
“也肯定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赵奕看着媒体报道的内容,不由得扯了扯嘴角,“这也……”
“太夸张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