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刚刚说的你们很多人心里可能不服,觉得大家都是1个肩膀,2个耳朵,1个脑袋的,想忽悠你们哪有那么容易。”
“但是,刚刚我说的戚家军的案子就是一个士兵被文官吊着当候耍的事实。
我知道很多人,和朕一样为戚家军的事情敢到惋惜,对那些卑鄙小人,恨不得吧他们千刀万剐。
但是这能改变什么嘛?
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很多事情就好比朕眼前这块钉了钉子的木板,哪怕时候平反,也给这木板留下了伤害。
戚家军的冤案必须的平!但是朕不希望今天平了戚家军的案子,明天在出现个李家军的案子,后天在出现一个王家军的案子。
但是朕在平案之前,还需要声明两点,第一点,虽然这案子是这位戚家军老兵向朕伸冤的,但是朕心里清楚里面定然少不了一些背后势力的支持,而他们可不是真的希望戚家军被平反,而是希望大明变成他们想的那样,嘴上的太平盛世。
实际上则是中饱私囊,人民被异族肆意的欺凌。
或许有的人,觉得朕在胡说八道。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被文官忽悠亡国的宋朝不说,单单就说我们大明前些年的建奴造反。
满朝文武有多少畜生,嘴上说着爱国,事实上确实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汉奸。
为了当狗,为了让建奴挖了他们的祖坟,欺辱他们的妻女,不断的给建奴说好话,私下给建奴透漏大明的一些军事机密。”
“陛下,这不可能吧,那些位居庙堂之人,怎么会如此不堪?”老兵在一旁不解的问到。
朱由检说的没错,他来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听了一个书生的话。
本来他在老家听说,陛下重整军队,比较重视军人,于是不顾家人的劝阻,变卖家产一路来到了京城。
但是那些所谓的京城晴天大老爷们,在听说了他是为了戚家军翻案而来之后,没有一个人敢接的。
后来他听说陛下要出巡,本想直接拦下告御状,但是他遇
到了一名书生。
书生告诉他想要给戚家军翻案,必须的到蓟州镇。
必须挡着天下百姓的面前把这件事喊出来。
不然想给戚家军翻案,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让自己顺利过来,那名好心的书生还卖了自己家的祖宅,给自己抽了盘缠。
这样好的一个人,老兵不相信对方是一个坏人。
或者是老兵知道对方是一个坏人,但是为了给戚家军翻案,他顾不了那么多了。
“有什么不可能?你是戚家军的一员,难道你不知道,为什么那些文官,要往死里坑戚家军吗?
戚家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
但是戚家军的灭亡也源自这里。
自古一来,军队都是皇室的根基,皇室对抗那些文官的基础。但是那些文官是何许人也。他们有岂会心甘情愿的被皇室压制?
所以他们不需要一个强大的军队,哪怕没有军队,国家灭亡,他们也不会愿意国家有一只强大的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