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社会党的中央执委会进京以后,林淮唐原本是建议大家以铁狮子胡同一号的总统府为临时驻地。但由于京师动乱的影响,复辟军和总统府卫队的一场激战,将总统府原有房屋建筑严重毁损,在庭院房屋修复好以前,便不太适合办公了。
倒是颐和园,因为宗社党被一网打尽,溥仪也已在乱局中身死的缘故,偌大的颐和园被空置了出来,中央委员们便纷纷提出将执委会办公场所定在颐和园里的建议。
林淮唐自己是不太喜欢搬进这座帝王园林的,按他的话来讲,那就是“颐和园系满洲君主以民脂民膏造就之大监狱,于共和时代自当开放为一民众公园,还之于国民,其余用途均不属合理”。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包括万寿山、昆明湖,方圆16里,占地4350亩,其中昆明湖水域占四分之三,以万寿山为主的陆地占四分之一,规模宏伟,景色秀丽。
辽代以前,万寿山只不过是高粱河畔的一座小山。金海陵王迁都燕京后,最早盖起了金山行宫。金章宗完颜璟又把玉泉诸水引至金山脚下,取名金水池,这就是昆明湖的前身。
元时兴槽运,先后两次命都水监郭守敬引玉泉诸水至瓮山脚下,并将金水池疏浚扩展为北京西郊大水库,先后易名为瓮山泊和大泊湖,俗称西湖和西海子。又将所挖西湖之土运上瓮山,使瓮山更高,西湖更大,才成为真正山高水阔的风景胜地。
明代正德皇帝在大泊湖建起了好山园行宫,将瓮山改名金山,大泊湖改名金海,总称好山园,俗名西湖景。至乾隆时,大兴土木,拆毁明朝圆静寺,改建大报恩延寿寺,将瓮山命名为万寿山,大泊湖改名为昆明湖,万寿山、昆明湖总称清漪园,历时十五年完成。
后来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三山五园同遭火焚,清漪园除别建筑外均成灰烬。但在以后,慈禧揽权,她不顾民族危亡,于同治年间几度指使亲信上书奏请修复圆明诸园。光绪即位后,慈禧便暗中挪用海军经费大规模地修建清漪园,改名颐和园。
这样的一座建筑群,虽然真正堪称山高水阔、景色秀美又壮丽,但看在林淮唐的眼里,只觉得万般嫌恶。在林淮唐以为,颐和园除了改建为一个免费参观的公园以外,实在不再适合用作任何用途——除非是外敌入侵之时,他可以考虑将颐和园该做兵营、校场之用。
但是一场北京事变,复辟武装在城区内的烧杀焚掠,不仅使原来北洋政府部门使用的会议厅、办公楼泰半损毁,而且就连许多前清时王公权贵的府邸也多数受到严重破坏,短时间内难以修复并利用起来。
要安置刚刚到达北京的中央执委会,还有中革军委和全国国大委员会下属的一系列部门和办事人员,除了颐和园建筑群以外,那似乎就只有紫禁城了。
林时爽便感叹:“红军刚刚进城,如果就住进紫禁城里,那政治影响实在太坏。人民会怎么看待我们?这将大大败坏社会党的形象。”
所以最后中执委讨论以后,虽然林淮唐本人投反对票,但多数执委均赞成以颐和园建筑群为新政府暂时的办公场所。
林淮唐拗不过众人,但他依旧坚持反对入住颐和园,只是部分同意到颐和园办公。至于自己居住的地方,林淮唐则是将自己长期存在兴闽银行的稿费取出,买下了林长民在北京的一座别院,用作私人居住之用。
这座二层小洋楼距离颐和园建筑群很近,方便林淮唐到颐和园工作,也便于警卫部门对他进行保护。
“我不搬,你们转告颂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我就住在这里,房间大小正合适,距离颐和园也近,工作、保卫都很方便,还有什么不好的吗?我看处处均极好。”
这天林述庆又派了中央秘书厅主任谢逸谋,来找林淮唐劝他搬家去颐和园住。结果自然不出所料,立刻就被林淮唐严词拒绝了。
谢逸谋含笑说道:“书记长,林副主席坚持您进颐和园也是原则,您现在住的这个地方连围墙也没有,安全上缺乏保障啊。”
林淮唐背靠竹椅,手上的钢笔还在以着惊人速度批阅文件,他头也不抬地答道:“我偏不听,这也是原则问题。你们说安全保障?我在这里,就是最大的安全保障。”
谢逸谋失笑:“书记长的本领再大,也打不过子弹啊!万一有北洋或宗社党的余孽,策划什么袭击……我们都不敢冒这个风险。”
众人希望林淮唐搬进颐和园,主要是从安全考虑,四周高墙、山水环绕是很好的安全屏障。
“书记长住进去,我们才好高枕无忧啊。”谢逸谋说,“您现在天天从私宅步行、骑马或乘车到颐和园,虽然距离不长,但也要二十分钟的时间,实在是太不安全了。”
党中央少数服从多数,在民主集中制的决策体制下,林淮唐一个人闹脾气是拗不过众人的。但他领导红军刚刚打赢了解放战争,威望真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所以大家也都尊重他的个人意见,没有把书记长住所的这种问题提交到执委会书记局上去搞什么表决,只是一再让中央秘书厅的人
来劝林淮唐。
“我有我自己的一些坚持,你们呐,就不要在这种小事上跟我对着干了。”
林淮唐微微轻叹一声,他一直靠在椅子上,另有一个小女孩则靠在他膝盖边上,抬头仰望着这颗整个民国最为耀眼的巨星。
林淮唐摸着小女孩的齐耳短发,摇了摇头:“徽因才十岁,她习惯了这里的生活,骤然搬进颐和园住,对她的成长会有影响。”
小女孩粉妆玉砌,生得明眸善睐,眼里好像有繁星环绕,眨巴着长长的睫毛,仿佛闪着光一般。她是已故国会议员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也是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侄女。
黄花岗起义,林觉民代林淮唐而死。现在北京动乱,林觉民的兄长林长民又死在乱军之中,使才满十岁的林徽因成了孤儿。
林淮唐进京以后,很快也知悉了林长民的死讯。他很感唏嘘与后悔,福州林家同自己的命运似乎常有交集,林淮唐还记得林觉民在广州为他挡下子弹时的殷红热血,现在又知道了林长民的死,自然感慨丛生。
谢逸谋看着可爱的小林徽因,顿时也就说不出话来了。这女孩生得如此可爱,其父、叔皆死于国事,特别是小林徽因的叔叔林觉民还是代书记长而死,林淮唐当然会感到一丝愧疚。
林淮唐也不是真正铁石心肠的人,何况即便真的心如钢铁,有磐石般的意志,也不该无视这孤女的遭遇。所以他进京稍作安顿后,就决定收养林徽因,代林觉民、林长民兄弟抚养她。
小林徽因遭遇北京动乱以后,小小年龄就亲眼见证了无数的动荡、混乱、杀戮和血腥,惊吓过度患上了失语症,已经不能说话。
她好像感到中央秘书厅的人是要来夺走自己的养父,那双小手便紧紧地拽住了林淮唐的衣角,似乎生怕谢逸谋真将林淮唐带走。
林淮唐微微一笑,攥住了小林徽因的手指:“谢主任,等到北京局面更安定一些以后,我肯定还是会搬一搬的。现在嘛,本来颐和园也只是中执委暂时落脚的地方,你们整天催催催,难不成是想搞什么既成局面,今后真把颐和园当成中央政府办公地了?那可不行,我早说过,颐和园今后是一定要向民众开放,改造成一所人民公园的。”
谢逸谋顿时说不上话来,苦笑几声后才说道:“我当然服从书记长的指示——但您看今天的会议呢?”
林淮唐望着眼神茫然的养女,揪起她的脸颊温声道:“我又要去开会啦,徽因好好上课,可好?来,拉个钩。”
他和林徽因拉完钩后,便从衣架上取下帽子,转身准备同谢逸谋一起去颐和园的办公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