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民国不求生> 第一百零七章 斯巴达克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七章 斯巴达克团

“为理想而战,为和平而战,为……人类而战。”

国际纵队的司令员是一名来自菲律宾的退役军人博尼法乔·马里亚诺,他参加过十几年前的美菲战争,曾经是一名大名鼎鼎的狙击手,在圣马特奥战役中一枪击毙了美国第八军第一师师长亨利·劳顿准将,因而名声大噪。

不过国际纵队真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则是由中革军委派来的红军将领何贯中。他在夏威夷生活过一段时间,除中文和英语以外,也会日语和西班牙语,因此成为国际纵队核心组织者的最佳人选,目前从雅加达奔赴广州的第二国际志愿者几乎都是由何贯中亲自安排生活起居和具体的训练工作。

何贯中每天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广州码头附近接见这些来自海外的国际志愿者,一个一个同他们攀谈聊天,了解志愿者们的生活情况,同时也向他们简单介绍着中国这边正在发生的社会革命与捍卫和平的战争情况。

曾因十三行与驰名全球的广州,今天街道上又重新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外国面孔,有欧洲白人,也有来自中东世界的年轻革命者,有从缅甸、越南、菲律宾和古巴赶来的殖民地人民,也有从美国和加拿大远道而来的出身富足家庭的年轻人,这支军队大多数士兵都不是职业军人,有工人,农民,医生,学者,画家,作家,记者,演说家,评论家.……

这之中不乏很多著名人物,甚至包括了一些具有国际级声誉的知名学者和教授,可以说是聚集了各行各业的有着崇高理想的人,也聚集了各殖民地人民中革命者的精华。

中执委书记局的常任书记蔡绮洪以前就在南洋和印度生活,他对这些外国人颇有了解,也知道其中有些殖民地志愿者在当地甚至是一些具有极高威望的土著领袖。所以蔡绮洪在九月时就提出,应当尽快让国际纵队到山东参战,以扩大国际影响,在使日本军队投鼠忌器的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拉美国下水。

但何贯中用尽浑身解数,阻止了中央政府和军队各方面希望尽快调动国际纵队北上参战的要求,坚持让所有国际志愿者首先在广州接受至少为期一个月的基础训练。

何贯中没有把这些远道而来为人类大同而战的理想主义者,当成中国红军的筹码和棋子,他更不希望用国际志愿者的尸体和鲜血为红军赢得什么国际交涉上的有利地位,而是强烈希望这些理想主义者能够在完成初步军事训练以后再参战,也强烈希望国际纵队能够成为一支真正的军队——

而且还是最强大的那种!

来自世界列国的理想之人们,在广州城内外的营房里脱去了他们的西装、吊带裤、工装和皮靴,穿上了和普通红军一模一样的黄色军装,也带上了中国士兵常用的那种白色布条绑腿,穿上了和中国红军战士一模一样的布鞋。

在犬儒主义笼罩的世界,在关心陌生人被视为懦弱和叛逆的时代,这群人正在向陷入战争狂热中的全世界宣誓——还有人永远年轻。

“正义不会失败,拥有勇气就必会有所获得,暴力是不能战胜自由的精神的……每一名社会主义者都是自由的!”

罗莎卢森堡刚刚从来自雅加达的客轮登上中国的土地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但天资聪颖的革命之鹰就已经掌握了不少足够日常问候使用的简单中文词汇,她还穿起了军装,成为了国际纵队中的第一名女性政委。

“我们自愿来到这里……为了拯救中国和全世界的和平与自由,如果需要,我将献出最后一滴血。”

国际纵队的入伍誓言被用包括中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西班牙文在内的多种文字,羞在了一面巨大的红色旗帜上,旗面上还有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象征着来自寰球五大洲的全部革命者。

“同志!”

在此时广州的街头上,在这些来自相隔万里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年轻革命者中间,再没有什么是比道一声同志更为珍重的问候了。

罗莎卢森堡也在军营、街道和码头上,不断见到了许许多多或曾经会面过、或只是书信往来过的老朋友,这之中许多人的名字都注定将在二十年后震动整个世界。

“何政委,我们到底什么时候能到山东去?”

罗莎卢森堡向何贯中又一次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这位风姿绰约的女红军战士现在戴着一顶灰青色的红五星军帽,若非她高鼻深目的容颜,是绝难让人想到这竟然是一位来自欧洲的波兰人。

“直到斯巴达克团完成全部的初级军事训练为止!”何贯中对这些外国志愿者的问题,一直给出相同的答案,“我亲爱的同志,我不希望任何一位笃信马克思主义和林淮唐思想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去白白送死。”

罗莎卢森堡听到何贯中口中所言的“林淮唐思想”时,脸上就漂浮起怪异的表情。她对中国革命抱有最崇高的热情,但对中国社会党人所崇拜的这位未曾谋面但已多知晓其大名的革命领袖林淮唐,则有些更为复杂的心情。

来自欧美世界的第二国际成员们,即便没有种族主义的思想,也多多少少对于一个亚洲人、一个中国人能否承

担革命思想导师的责任感到相当怀疑,更别说热衷于在国际舆论场上打造自己革命明星形象的林淮唐本来就特别具有争议性了……

不过无论罗莎卢森堡对林淮唐和林淮唐思想有多少意见,她也不能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任何准备参与进中国革命风暴的国际志愿者,都必须阅读林淮唐的书籍,通过林淮唐对中国革命的分析和指导,才能真正融入这片土地。

无形之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理想主义分子们,便自然而然成为了林淮唐思想向海外传播的一种途径。

何贯中说:“斯巴达克团已经是国际纵队所属的三个团——斯巴达克团、林肯团和巴黎公社团——中编制和受训练程度最高的一个团了,亲爱的罗莎同志,我想不出意外,斯巴达克团将在半个月内前往山东参加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战争……我从未感到这个时刻来得太慢,而只想问你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国际纵队的战士不仅仅是欧洲各国社会党中的反战分子,也包括了各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领袖、拉丁美洲世界的革命者和北美的进步主义分子,这支志愿军甚至不能说是为了同一个共产主义的口号和旗帜而聚集在这面旗帜下,其中有的人只是单纯对中国感兴趣,也有不少人则是单纯厌恶欧洲正在发生的战争从而选择了一个逃避的地方而已。

工团分子、进步运动参与者、无政府主义者、社会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像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巴黎公社团,一个正在组建中的团内就充斥了多达二十多种语言,绝对称得上是世界历史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单一武装。

但这也导致了国际纵队战斗力上的良莠不齐,想把这样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理想主义者组织成一支实干的军队,绝非易事。

“你们之中,罗莎同志,纵队里现在有从俄罗斯来的神学院大学生,还有法国的矿工,爱丁堡的五金工人,剑桥大学的学生,旧金山的淘金客,跨洋铁路的职员,还有好多南美洲来的诗人……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同志,当然都是我们中国红军最可爱的朋友,但请让我说一句实话,要使这所有人都成为合格的战士是急不得的!”

除了红军以外,其实中央各部委机关都对这些国际志愿者有很强烈的需求。就拿最简单的语言方面来说,北京、南京和上海的不少学校,可就急着希望能“捞”几个志愿者过来当外教,更别提那些医生和工程师了,放到中央部委去,各个都是香饽饽一般的高级技术人才啊。

最令人眼红的,则无过于国际纵队里的大学教授和科学家们。这些人随便过来一个支教,说不定都能让北京那几个大学的科研水平提高好几个阶梯,把这样的高级人才牺牲在山东战场上,也确实浪费。

但社会党也不能改变志愿者们自己的想法,这些人可都是地球上最真诚的理想主义者,想搞科研和工程事业,他们若留在自己的本国岂非更加合适?正因为希冀着新的世界,国际纵队才来到中国,因此在山东的战争彻底结束以前,北京和徐州那些部委机关的小算盘大概还敲不响吧!

何贯中看着零乱的广州码头,外海上汽笛声响,又有一艘来自荷兰东印度殖民地的客轮靠岸,他的工作这才刚刚开始嘞。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