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阳下的迪化城登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樊耀南带卫队急中生智,当场打死了好几头骆驼以后,拿驼血染红了军装内侧的白色夹层,挂在步枪上高高举起来,烈日暴晒下就成了一面红旗。
省军的守兵本来就对对抗中央红军毫无心理准备,此时发现城门失守以后也各做鸟兽散,相当一部分人趁乱涌入迪化城内各家汉维商行大肆抢劫,还有一部分人则脱掉军装躲入民间,只有区区几百人的队伍聚集到都督府方向准备做最后的拼死一搏。
樊耀南在城门前又抹了一把冷汗,连他自己都想不到新疆省军独立第一师会崩溃的这么彻底,一枪不放就全线溃散!还好自己及时打开城门迎接中央,不然下场是可想而知的。
城外的红军队伍在稍稍迟疑一段时间以后,见城墙上的守军纷纷逃走,胡景翼终于确信是有一部分省军阵前起义响应红军了。
他立刻派曾经在新疆省军里做做过参谋处长的邓宝珊带队伍进程,同时严明军纪,一定要给新疆本地军民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
红军自城门处大举入城,邓宝珊亲自骑马带队在樊耀南的指引下直奔都督府和军装库而去:“樊署长你好好带路,凭此功当然能回中央任职!”
樊耀南一边不忘为自己表功,一边还没忘记给自己在新疆的老政敌金树仁下眼药:“中央同志啊,迪化军民干部早都想归顺中央了。要不是内政署的金树仁百般煽惑老杨公,也不会闹出这样一场兵祸啊……”
邓宝珊眼睛一斜,樊耀南登时改口:“我是说、我是说,不至于闹出省军溃兵洗劫迪化这样一场闹剧啊。中央同志这边来,我带你们去都督府。”
进入迪化城中的红军先头部队都是骑兵,人配战马,入城以后迅速就控制住了全城局势。杨增新年迈,督署的军政事务平常都是交给金树仁一人处理,他听到城中突然出现激烈的枪炮声后便情知不妙,等金树仁收容一部分城头溃兵,确认了是外交署的樊耀南纵敌开门以后,两眼一黑,险些当场晕倒。
杨增新自晚清以来浸淫官场多年,宦海沉浮、风气因袭,最擅长的就是清末官僚那一套恩威并施一手大枣一手大棒的御下之术。
杨增新治理新疆的用人选材,大抵如此,在迪化设置官厅各署时,更是把这套恩威并施、牵制平衡的官场用人之术发挥到了极点,文官派的金树仁、樊耀南等人,还有军官派的杨飞霞,而后文官派里又能分化出守旧的金树仁一派和较西化的樊耀南一派。
总之在杨增新恩威并施的手段下,金树仁、樊耀南两人长年对立,相互怨怼不断,恩怨是很深了。
金树仁眼见樊耀南靠着阵前起义这一手占了先机,马上就为自己的身家性命感到黯淡无光了。他第一时间是想带人去抓老长官杨增新再起义,但随即金树仁又觉得即便有生擒杨增新的功劳,也未必就能在此刻新疆混乱的局势内保住自己性命。
“大势已去……快、快,都跟我来,保护杨都督,迪化全完了,我们要快点去伊犁。”
金树仁还想挟持杨增新出逃伊犁,那里地处边疆,万一形势不利还是抵挡不住中央讨伐,那他就可以顺势裹挟财款逃到俄国去了。
他倒不想想俄国现在局势比新疆还动荡,逃到俄国难道就有出路吗?
果然,守在督署的多数官兵面对金树仁的命令都是面面相觑,竟然没有一个人听他的吩咐行事。反而是之前被杨增新软禁起来的伊犁镇边使杨飞霞,这时候由于省军溃散,看押他的士兵也已经一溜烟跑的不见人影,所以重获自由赶了过来挽救局势。
杨飞霞是杨增新的堂弟,又是林主席在黄花岗起义时的旧人,还是多年来在伊犁、阿尔泰一带守边的边防名将,在新疆省内威望很高。
杨飞霞匆匆赶到督署,他看到金树仁还没走,立刻下令道:“我是伊犁杨飞霞,我和中央政府的林主席认识,诸位只要听我的,人人都有出路!控制住金树仁,杨都督呢?带我过去!”
他一出现在都督府,马上就从金树仁手上夺回了对军队的控制权。惊惶未定的溃兵们,在这个紧张的关键时刻也都选择了相信杨飞霞的承诺。
新疆都督府内爆发了一阵短促的枪战,到头来文官金树仁远不是杨飞霞的对手,大部分溃兵都选择站在杨飞霞一边,反过来将金树仁逮捕。
等到杨飞霞赶到督署内室,拉开杨增新卧室房门的时候,这位一度割据新疆权倾一时的老官僚还因为年迈多病而在午睡当中。
等杨增新被枪炮声吵醒的时候,整个都督府都已经被杨飞霞带兵控制,杨增新这才如梦方醒,一手拍在床头大叹一声:“老弟,中央那里就靠你了,你给我透一句实话,老哥哥我还能回得了云南老家吗?”
杨飞霞低声说:“堂兄,现在我们除了相信中央网开一面以外,还有别的出路可走吗?大局当前,千万不要做出背叛国家和民族,留骂名于后世的事情啊。以都督的威望,对中央迅速稳定新疆各县肯定还是有作用的。”
杨增新穿着睡衣站起身,无奈苦笑道:“你说
得对,总不能忙活一辈子,留下个汉奸国贼的名声。迎接中央就迎接中央吧,唉!我是受了金树仁和樊耀南的骗啊!”
原来杨飞霞带到迪化增援的伊犁边防军,现在也脱离了新疆省军的监视包围。在杨飞霞的命令下,这支多年来镇守中国边疆的旧式军队,很快就选择了向红军起义归顺,邓宝珊没花多少功夫就迅速控制住了新疆都督府。
等邓宝珊进入督署大厅的时候,杨增新、杨飞霞等人,还有被士兵逮捕的金树仁,都已经等在那里。
邓宝珊和杨增新、杨飞霞兄弟也是老相识了,大家在辛亥革命时打过不少交道,后来杨增新排斥异己、驱逐伊犁革命党人的时候,邓宝珊还险些死在杨增新手上。
此一时彼一时,邓宝珊先同杨飞霞握手,再和杨增新握手道:“西北红军第一兵团的胡司令员马上就要进城了,今后新疆军政事务就请杨都督移交给我们来办吧!杨都督您呢,将有专车送您到北京去,中央将对您另有安排。”
杨增新还穿着一件清朝士大夫风格的黑绒马褂,他摇摇头说:“邓将军,如若中央允许,就请我告老还乡吧!老头子在西北忙活了半辈子,今后的事情交给红军的同志,我就想尽快致仕回乡,除此以外别无他想。”
邓宝珊微微一笑:“好,此事我会转告给胡司令员和张政委的,杨都督别太担心,如今已经是新时代,中央讲究一个法律,不会乱杀人,您佬也不必多虑。”
这句话说完以后,邓宝珊盯住杨增新,眼神又变冷许多:“可惜我们在伊犁的许多同志,没能见到中国的这个新时代啊。”
杨增新心中一慌,终于说道:“不论中央如何安排,老夫一概遵从!”
数千里遥远缥缈的新疆省,就在这暴风骤雨般短促猛烈的一场攻势以后,迅速重归中央革命政府的管辖。红军的旗帜在几个星期以后,在杨飞霞的引导下重又飘扬在了伊犁等边疆要地的城头之上。
而南疆地区,杨增新也总算是做了一些有益于国事的事情。他很快发出数封亲笔信,命令由他亲自提拔安排在南疆各地做官的县长们,要迅速稳定当地局势,迎接红军的接管,直到胡景翼分兵穿过天山进入南疆地区时,当地始终都未出现大规模的动荡和叛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