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额外加更,也是向读者解释清楚林淮唐和先锋队的总路线
===
镇江的队伍完成休整以后,等到浙军支队、苏军支队、沪军先锋队纷纷汇集,便做好了挺进江宁的准备。
林淮唐在镇江已经摸清楚了镇军的底,这是一支可以争取的武装力量,它有知识结构上比较新的士兵群体,也有相当热烈的革命气氛,只是组织上缺乏有力的领导而已。
镇军的精锐约有三千人,不久以后赶来镇江汇合的浙军支队、苏军支队差不多也各有三千人。这些部队大部分都是新军士兵组成,称得上是对革命党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笔财富。
这样见识过以后,林淮唐就更觉得来到上海、来到镇江的作用,比之留在汕头,要重要太多。
先锋队此前在汕头,已经做过全面的讨论,也制定好了今后的发展计划。
按照林淮唐自己的话来说,先锋队的发展计划就是:培植火种的基础,波浪式发展革命的根据地,点火燎原地进行全面的战争。
要理解这样一种发展进程,首先要认识到什么呢?首先要明白,1911年的中国,受过近代小学以上教育的人,不足1927年中国的十分之一,可称得上近代意义产业工人的工人群体数量,也不足1927年中国的五分之一。
而且不光是工人高度集中在极少数几座大都会,就连受过小学以上教育者,也大部分汇集在很少数几座城市里。
这就造成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就是革命的基础、火种的土壤,非常荒芜。
不是说这种荒芜的基础,先锋队就不能掀起武装的斗争来。而是说由于这种荒芜的基础,先锋队点燃武装斗争的火焰以后,很容易就会因为拓展过程中不能得到更多高小教育者的人力资源,陷入一种“革命军吞噬革命党”的怪圈中。
历史上红军发展根据地,干部是哪里来的?
第一是通过国共合作,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使得党从一个小规模的兴趣小组,急速扩大成了一个具备全国性影响力的数万人大党——所以孙文的帮助,在大革命时期来说对党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可说是一种提携。
第二是党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这些受教育者资源高度集中的大都会,已经在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期间,培植起了雄厚的基础,所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才能通过这些基础,从大都市源源不断向红区派遣干部,这就是历史上白区干部向苏区的转移,最高潮就是上海的中央完全转移到苏区去——党不是没有苏区出身的干部,但要承认,当时多数干部依旧是从白区转移到苏区的。
为什么?因为苏区还落后,造血能力太差,即便能造血了,战争时期也等不起造血的周期。
而在1911年,潮梅一带的造血基础,只会比1927年更差,当地的小学、中学数量还不到1927年的八分之一多。
林淮唐当然可以在荒芜的基础上,通过先锋队自己的努力,做教育工作、扫盲工作,培植起造血能力来,这也是先锋队目前正在做的工作。
但做这个工作,不等于先锋队就要放弃直接去上海这些大都会汲取人力资源。
所以林淮唐要想方设法到上海来,以后还要到南京去,或许还将来到北京、天津建立先锋队的组织和人才梯队。
为什么?
为的就是培植火种的基础,把先锋队的革命纲领和思想,留在大都会知识青年的脑海里。
历史上党是怎么完成这项工作的?
一是借助了新文化运动的东风,二就是国民大革命期间孙中山提供的帮助。
所以李大钊和陈独秀的地位为什么重要?就在于他们开启了培植火种基础的第一步。
孙中山为什么至今能享有屹立于广场对面的殊荣?就是因为他用国民党那具彼时全国第一大党的躯壳作为养分,使党从一个小规模社会兴趣小组,在两年时间内演变成全国第二大党。
林淮唐现在没有这种东风,这份工作就要他自己来做,文化思想的东风要他来吹动。所以他必须来上海,这股东风必须在文脉汇集的上海甚至北京吹动,在汕头或厦门,肯定是不够的。
然后他还需要借助同盟会的资源,把先锋队从一个历史不过几个月的潮梅地方小团体,发展为具备全国性影响力的严密组织——
林淮唐自己具备全国性影响力和先锋队具备全国性影响力,这又是两回事。
不客气点来说,林淮唐现阶段已经勉强算是有了全国性影响力。但先锋队呢?还差得远。
先锋队在汉地十八省才有几个支部?在每个省才有多少成员?在每个省会才有几份地方报纸和杂志?
说完第一步【培植火种的基础】,再说第二步【波浪式发展革命的根据地】。
首先要理解一点,什么叫波浪式的发展?
这就要破除许多人脑海中的固有想法。
什么固有想法?
玩历史战略游戏,特别是玩Paradox地图填色游戏产生的固有想法。
这种固有想法,也可以称为军阀式的地盘主义。就是认为发展根据地,一定要发展了梅州以后,就该去发展潮州,发展了潮梅以后,就该发展为整个广东省,发展为整个广东省后,就该以广东省为基础,再拿下临近的福建、江西、湖南、广西。
这个就是军阀式地盘主义的想法。
军阀们当然发展地盘的时候,会想方设法让地盘连成一片,因为军阀的地盘如果是分割的、破碎的,那军阀就无法控制其他分割开的地盘和军队,就会自然解体。
但搞清楚一点,先锋队的组织是自下而上的,先锋队的政权首先是建立农会,由农会发展农军,再由农军的常备民兵组织为国民军,这种自下而上的组织,是不会因为地盘没有连成一片就导致组织解体。
所以就要理解,什么叫【波浪式发展革命的根据地】。
波浪是什么样的?一波一波的,而且有时候还会跳跃,什么时候会跳跃呢?遇到障碍,遇到礁石的时候,就会跳跃。
所以波浪式发展革命的根据地,在历史上的红军来说,就是利用军阀势力之间的缝隙,见缝插针发展苏区。
而对林淮唐来说又有不一样的地方。
那就是潮梅根据地的周围,不是敌对的军阀势力,而是虽然有矛盾,但总体来说属于同盟的革命党友军。
例如江西是革命立场比较坚决的李烈钧赣军军政府,湖南虽然是立宪派主导但也在大力支援武昌。
潮梅根据地当然也可以继续向周围发展,比如说在李烈钧、谭延闿力量不及的赣南、湘东南一带发展组织,但是这个收益的意义不大,而且也是先锋队本来就已经在做的事情。
对林淮唐和先锋队来说,最有价值的【波浪式发展革命的根据地】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到上海去。
因为宁沪一线,是南北双方斗争最激烈的地方,是知识青年、工人群体汇集密集最高的地方,也是革命倾向浓厚的南方新军最集中的地方。
先锋队的波浪,留在潮梅根据地,能做什么?无非巩固内部的稳定性,对外可能和江西、广州、湖南的革命党友军,搞搞摩擦,甚至可能搞起内战来,只能是有利于北而不利于南。
至于说联系北洋军,甚至投向袁世凯的一方,那也要搞清楚一点,南方的革命党固然有着众多缺点,但有缺点的战士也不是苍蝇可以碰瓷的。
林淮唐固然工于心计,但是违背他自己的原则去和北洋贴贴,那就绝不可能。
所以林淮唐的【波浪式发展革命的根据地】策略,就是到南北矛盾最激烈的地方,到革命基础最雄厚的地方,把最重要的革命资源之一【产业工人群体】、【受小学教育者】这些人力资源,确保到先锋队的控制范围内。
哪里产业工人多,哪里受小学教育以上的人多,先锋队都该过去做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党初期总是待在上海。
在这其次,就是在北伐军所到之处,都要建立起农会、工会、小商贩联合会、士兵代表大会、学生联合会一类的基础组织来。
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南北交战的狂流退潮以后,先锋队的“二次革命”。
这时候再看,林淮唐的行动还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好像漫无边际的吗?
其实他做的每一件事情,目标、路线、计划,都是非常明确的。
潮梅闽南根据地,是为先锋队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支持;北伐军,是为了确保宁沪一带的产业工人群体、知识青年,受到先锋队的影响;林淮唐亲自到上海去,做各种称得上是作秀的活动,是为了把先锋队的影响力扩散到全国范围。
简而言之,先锋队现在一切的行动,就是在做【配置火种的基础】之全部、【波浪式发展革命的根据地】之前半部分。
这就是目前先锋队的【革命总路线】。
它不是四处点火的盲动主义,而是一切为保障将来革命的人力资源基础所做的统筹行动。
第一步是利用北伐军,在全国几个主要的、具备革命基础的、还未被革命友军控制的地区,建设革命的基层组织、培植当地人思想上的革命基础;
第二步是在这个过程里,把先锋队从一个闽粤地方团体,转变为一个具备全国影响力的大党,为此林淮唐需要将中国社会党、中华民国工党、制造工人同盟会这类组织全部吸收进来——顺便一提,民初这些左倾团体为什么都在上海?想明白这点,就不难理解林淮唐的动向了。
到第三步时,就是完成【波浪式发展革命的根据地】之后半部分,在先锋队力量可以企及的所有地区,建立起不同深度和层次的红区来。
秋收起义,不是在建党时发生的。事实上秋收起义之前夕,党已经是在全国范围内有支部,拥有数以万计的合格党员,仅次于拥有几十年历史的全国第一大党国民党的,事实上的全国第二大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