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说过,在臣看来这世上的清官和贪官都是凤毛麟角,但是即便是凤毛麟角也不可能完全没有。”韩度宽慰了朱标一句,“殿下想要彻底将贪墨消除是不可能的的,但是殿下可以拉拢那些原本可以不想贪墨的大多数人,给予他们稍微富足一点的生活。”
朱标听了,顿时高兴起来,问道:“你也觉得父皇杀贪官的办法不对,是不是?”
韩度闻言顿时语气一涩,顿了顿才说道:“殿下,大禹在几千年前就用实际行动告诉咱们,即便面对洪水猛兽,一味的封堵,也不如疏浚来的有用。皇上的雷霆手段,在震慑贪官污吏方面,还是有着巨大的威慑作用的。但是世人都是用两条腿走路,因为这样才能够走的更快更稳。因此,臣以为在治理贪墨这件事上,既要有皇上的雷霆手段,又要有殿下的仁厚之心。”
“两条腿走路?”朱标沉吟一番,忽然抬头笑着点头,说道:“孤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韩度点点头。老朱一味的高压态势不可取,但是朱标无节制的仁厚同样也是不对的。只有身有霹雳手段,心怀菩萨心肠,才能够最妥当的解决此事。
太祖老人家不是说过嘛,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只要朱标将尽可能多的官员,拉到不贪墨的行列,那贪官污吏自然也就无所遁形。
“殿下若是能够做到,将来一定是大明一代圣君。”韩度笑着恭维了朱标一句。
朱标听了,对圣君却没有什么感触,只是叹了一口气,说道:“说什么圣君不圣君的,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给做好吧。”
韩度笑笑没有再多说,跟着朱标走了。
朝廷的令谕已经随着朱标的旨意,以八百里加急送往天下各个承宣布政使司。郭桓一案牵连到的可不仅仅是几个承宣布政使司,大明天下一京十四行省,其中有十二个都牵涉其中。各地大小官员,以及其族人,加
起来人数众多,想要将其全部送往吕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此时此刻,或许是大明自从立国以来,朝廷运转效率最高的时候了。朝廷各部,各布政使司,各府、各县衙门,都在为了这些人的性命所奔走。
一道道令谕,将被郭桓案牵连的人集结起来,全部押送往京城。
没有办法,想要把十几万人送到吕宋,现在只有大明水师才能够办到,而大明水师最庞大的船队就拱卫在京畿一带。
巨大的福船上,没有见识过高大福船的孩子,在甲板上兴奋的奔跑。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兴奋,虽然他们还懵懵懂懂,不知道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但是他们还是能够从爹娘的脸色上感受到不同。几天之前,他们还能够从爹娘的脸色感受到一股绝望,现在他们却能够清楚的感受一种希望。
希望啊!有希望就足够他们高兴了,就足以让他们在这重来没有见过的大船上撒欢。
郭桓的儿媳程氏看着到处乱跑的孩子,凄苦的脸上不由得凸显出一抹笑意。这些日子的经历,差点成了她一辈子走不出的梦魇。公公东窗事发,原本景秀繁华的家,瞬间就从天上掉落十八层地狱。诛灭九族的消息下来,更是让她的绝望到达了极点。她自己倒是不怕死,但是她不甘心孩子还这么小,就要陪着她一起共赴黄泉。
随后太子殿下的令谕到达,全家流放吕宋结果没有让她感到丝毫的害怕,反而是感到一种庆幸。她的孩子,总算是能够活下来了,能够好好活在这个世上。
她的相公,也就是郭桓的大儿子看到,走到她身边轻轻搂住她的肩膀说道:“我打听过了,这吕宋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听说舳舻侯现在正在坐镇吕宋。咱们即便是去了,也不会受人欺负。只是有些苦了你了,让你跟着背井离乡。”
“老爷可别这么说,只要有你和孩子的地方,才是家。”程氏反过来安慰了相公一句。
这个时
候,程老爷子也就是程氏的爹走了过来,说道:“能活下来已经是万幸了,你就不要在苦着一张脸了。”
“可是公公他~”程氏想要说话。
程老爷听了,却是摇头说道:“谁也救不了他,若是连他都能够活,那这天下就再也没有王法了。咱们能够活下来,都要感念太子殿下的恩德。”
“女儿明白。”程氏听了,含泪点头,“太子殿下的恩德女儿不敢或忘。”说着,抬头看了正在撒欢的几个孩子,说道:“女儿会教导他们的,他们也不会忘。”
“明白就好,”程老爷子高兴的点头,说道:“明白就高兴起来,咱们死里逃生难道还不值得高兴?”
“泰山大人,咱们虽然活了下来,但是被流放吕宋种地,这可不是什么高兴的事情。”程氏的相公苦笑着说道。
“种地有什么不好的?”程老爷子撇撇嘴,“你可不要忘了,老夫就是靠着种地发家,成为了一方巨贾的。皇上不就是想要老夫去种地吗?那老夫就趁着还能够种的动,就去好好的为大明种地。”
夫妻两人听了之后,只能无奈的叹息。
也许,只有程老爷子这样年纪的人,才会懂得随遇而安吧。年轻人哪一个不倾慕花花世界,谁会愿意去到海外的蛮荒之地?只是现在为了活命,不得不去罢了。
老朱这次龙体微恙的时间有点长,一直拖了一个多月,直到水师将所有罪人全部送走之后,才缓过劲来。
不过,老朱这段日子过的倒是不错。
朱标为了感谢老朱放了那些罪人,拼了命的处理朝政,而且还将处理过的奏折全都拿给老朱过目,虚心接受老朱的指教。
父慈子孝,天伦之乐,不过如此。
而百官也一反常态的开始在奏折上提出各种可行的建议,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一股脑的全都丢给皇上去处理。
大明朝的朝政,竟然在朱标这个监国太子的掌舵下,以比以往更加效率、更加和谐的运转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