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科幻>这世界危在旦夕> 第55章 高炮撑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章 高炮撑伞

51年3月,中朝边境的鸭绿江铁路桥被敌机炸断了,这已经是第三次了。美国佬白天来炸,铁道兵晚上抢修。

只是这次被炸跟过往不同,敌人只用少数几枚炸弹就将铁路桥摧毁。

空袭时,志愿军防空雷达受到干扰,多台苏制雷达的显示屏上全是雪花点,啥也看不见。只有周青峰弄来的‘美制雷达’有快速调频功能,才稳住了防空线。

虽然铁路桥被毁,但工程兵在鸭绿江上早搭建了几座临时浮桥。一队队的汽车兵正拖着高炮向南进发。他们白天行动,抓紧敌机来袭的窗口期,快速通过边境线。

汽车雨棚内,高炮部队的战士们扒着车厢挡板朝外看,对着江岸边一具焦黑的飞机残骸发出惊叹声。

“这就是b-29啊?果然好大的飞机。”

“听说能装九吨炸弹进行地毯式轰炸嘞。”

“哪有怎样?还不是被我们给干下来了。以后我们要揍的就是它。”

高炮部队的战士们乐的直笑,b-29的残骸边却围着一群人,为首的是张‘院士’——他现在还不是院士,只是刚刚清华大学毕业从军的雷达技术人员。

美军利用轰炸机释放干扰箔条,并针对志愿军雷达进行了电子欺骗。其307轰炸大队的十二架b-29在五十多架f84和f86的护送下执行了对鸭绿江大桥的轰炸任务。

这次轰炸对双方都造成巨大损失。

志愿军在近几个月的防空作战非常高效,对敌人的新手段毫无准备;美军则没想到对手还有部分雷达能快速调频,无法被干扰。

双方硬生生撞在一起。

昨天在鸭绿江上空爆发了开战来最大规模的空战。从丹东到龟城再到平壤,近两百架战机在天空搏杀,喷气发动机的咆哮声响彻半岛。

美军损失了全部十二架b-29,连带战斗机也损失二十几架。志愿军空军也不好过,损失没少哪儿去,另外重要的鸭绿江铁路桥被炸毁,倒是后勤补给线暂时中断。

坠毁江岸边的b-29是昨天被击落的,机上六人跳伞被俘,五人随机摔死。张‘院士’带队来残骸边就为搞清楚一件事——昨天轰炸中,美国佬丢的啥新鲜玩意。

焦黑的机体残骸已经散了架,机翼机身摔成了好几截,散落在几百米的范围内。

张‘院士’残破的机身蒙皮中,左右看看,指着个扭曲的铁椅子说道:“这应该是b-29领航员的座位,投弹手就在附近。”

b-29之前用的‘诺顿’投弹仪就非常精准,号称能把炸弹丢进一个泡菜桶中。可昨天的轰炸精度更吓人,区区五枚炸弹就把铁路桥给炸了。

现在要找的是某种制导装置,但没人知道是啥。对这种新玩意,连苏联都很感兴趣,但他们的人还没来,张‘院士’带人先搜索机体残骸。

机体损坏严重,领航员座位附近没发现什么。搜寻人员花了半个小时确定机舱布局,小心翻开舱内的残骸,从一具黑乎乎的美军尸体下发现一部电视机般的玩意。

这年头,国内没几个人能认出电视机是啥,更别提变形散架的电视机。但张‘院士’看到这玩意总算松口气,低声道:“是电视制导的炸弹,跟情报人员提供的信息对上了。”

二战时美德就在搞制导武器,德国佬搞的无线电制导炸弹还出了不小的战果。但单纯无线电制导必须让轰炸机在目标上空盘旋,这在高强度对抗中无意于找死。

美国佬在搞出电视机后就在琢磨电视制导的事,简单讲就是在炸弹头上装摄像机,把图像以电波形式传回到轰炸机的电视上。

好处是轰炸机可以远远投弹,既安全又精准。

“美国佬为了对付我们,终于拿出压箱底的技术嘞。”张‘院士’小心翼翼的从机体残骸中回收电视制导的接受控制部分。

只要知道美军电视制导的频率和机制,完全可以在相应波段上对其进行干扰。这就是张‘院士’的本行——雷达和制导,电磁对抗和反对抗。

只是刚刚完成残骸回收,张‘院士’就接到新任务——美军新制导炸弹的事暂且放下,随新组建的一支高炮部队迅速南下,准备给前线撑起一把防空伞。

没有犹豫,张‘院士’就跟着高炮部队的雷达车进入朝鲜。他很快发现一起进入朝鲜的不只是高炮,还有在重型拖车上运载的突击炮。

对于坦克都很少见的志愿军士兵,看到扁平状突出一根炮管子的‘突击炮’非常好奇。

部队在行进中交错会车,高炮部队就问装甲兵,“你们拖车上是啥玩意啊?”

带着坦克帽的装甲兵从自家战车上探出头,硬气的答了声:“三突子。”

“你说啥?”

“三突子。”

这听着就是装备‘绰号’,还透着装甲兵的一股子傲气,就是不肯好好回答。

可高炮兵不吃这套,问话的士兵拍拍自家卡车后头拖着的flak41高炮,“看到我这88毫米的大炮没?上可打飞机,下

可打坦克,专门灭你们装甲兵。”

对面‘三突子’的乘员被这话气坏了,要不是行军路上严禁下车,他们非要过来理论理论。可看对面同僚火冒三丈的模样,高炮部队的官兵齐齐乐开了花。

“张工,对面‘三突子’到底是个啥?”同车的高炮官兵还是好奇,“说坦克又不像坦克,说火炮又不像火炮,奇怪的很。”

张‘院士’也不太清楚。望着装甲兵的车队隆隆向前,他笑着摇摇头,转换话题道:“如今我们真是鸟枪换炮,装备比过去好太多了。

就说这高炮吧,若是当年有这玩意,我们何止于被日本人的破飞机欺负的那么惨?我的那些同学就不会在逃亡路上死于轰炸。”

提到高炮,官兵们情绪总是高涨。如今美国空中力量占据绝对优势。能保住志愿军前方后方不挨炸,防空部队的高炮是立下大功的。

在早期使用苏式高炮防空后,近期志愿军到手一批德式88毫米高炮。都是周青峰从欧洲搞来的flak18/36/37/41型号。

这些可都是当年名震欧洲的玩意。不管是苏联、英国、法国、美国,都尝过它的厉害。‘虎式’‘虎王’‘猎豹’‘费迪南’也用的它的改型充当主炮。

这批高炮从欧洲各国的仓库里找出来时大多残破不堪,甚至多有损毁。以‘废铁’名义运到东德后,陆续进行改装。

炮架重新设计,解决88毫米高炮外形太高的缺点;用新的回旋式炮座取代老式的笨重底座,捕捉目标更快速;

引入电机辅助和火控装置,跟雷达联动,提高了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设计半自动装弹机构,提高射速,也降低了装填手的体力消耗。

几百门改进的88毫米高炮将成为志愿军野战防空的主力装备,通过加强协调指挥,提升防空效率。

张‘院士’随同高炮部队先向南,然后向东靠近朝鲜的长津郡,第九兵团的几个军就在此地蹲了好几个月。

部队原地驻扎,立刻布置雷达,撑开防空网——德制88毫米高炮有个好处就是轻便。它只有四吨多重量,可以进行野战部属,跟随装甲部队前进。

抵达目的地后,战时气氛骤然紧张。

美国空军已经把志愿军防空部队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每次空袭优先炸雷达,再炸高炮。双方都杀红了眼。

张‘院士’抵达前线防空洞后,见到提前在此地的赵眼镜和德裔施密特。后者总结经验教训时就提到——美国佬为了炸志愿军雷达,想尽了办法。

“他们搞出了反雷达的战术,派电子侦察机在防空圈外绕,骗我们雷达开机后锁定位置,战斗机立马低空窜过来摧毁。”

“啊......损失大不大?”

“有几台苏制机动雷达被毁了,牺牲了不少雷达兵。为了对付敌人这个战术,我们搞了分时开机,低空补盲的战术陷阱,也让美国人吃了不少亏。”

“一招不行,美军又变好多招数。

他们几乎天天在空中撒箔条,外加把雷达干扰机搬到b-29上跟我们对抗。我们现在急需给苏制雷达装变频器,破除敌人的干扰。”

“啊.....我就是为这个来的。之前我手头缺电子零件,用罐头盒和麻绳做干扰器,用木板装调谐电路。

最近海外的同志运来大批电子零件,我做了不少调谐变频器,完全可以给苏制雷达加变频功能。”

赵眼镜已经前线炮兵团干了一段时间,原先在志司白净的书生模样,现在乱糟糟像个瘦高般的黑旋风。

就连原本头发梳到一丝不苟的施密特,现在也瘦了十几斤。他脸颊和眼窝下陷,头发毛糙,胡子拉茬,就像个穿军装的野人。

但两人精神尚好,每日里就琢磨如何跟对面的美国炮兵较劲。双方打的有来有回,各有损失。

施密特仗着自己经验丰富,阴了美国人好几次。其付出的代价则是额头带伤,瞎了一只眼,手臂吊着脖子上,差点被对手炸死。

“要打大战了吗?”张‘院士’紧张忐忑又兴奋激动。“我还是头一回到前线来。”

施密特沉着脸,冷冷说道:“是的,虽然不知道志司如何计划的。但以我十多年的血战经验,三天内战斗必将打响。我们若是不进攻,也快要撑不下去了。”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