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杨崔之谋
杨修从曹植府中出来,便匆匆赶回了家,他没有回自己院,而是直接去了父亲的书房,尽管夜已深,但杨彪的书房此时还亮着灯,书房里坐着几人,一边闲聊,一边耐心地等待杨修的消息。
年近七十的杨彪正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身为尉,号称朝廷第一元老,这些年他一直低调生活,不愿和曹操发生冲突,自从曹操建立魏国,利用用魏国来彻底架空汉朝后,杨彪就几乎完全赋闲在家中。
和朝廷其他官员一样,自伏完案后,杨彪对汉帝刘协已完全丧失了信心,尽管他依旧是汉朝的忠心拥戴者,但他已不指望刘协能有所作为,他倒是把光复大汉的希望寄托在刘璟身上,他相信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大汉复兴的一天。
虽然杨彪在政治上已经低调,不问朝政,但在维护儒,维护世家利益上,依旧表现得很活跃,他坚决反对曹操寒门法家的思想,曹操向来主张士庶平等,用天下可用之人,鼓吹法家思想,以法治国,摒弃儒德,这便遭到了天下各大名门世家的强烈抵触。
从曹操掌权时开始,以曲阜孔氏、弘农杨氏、博陵崔氏、颍川荀氏、原王氏以及清河崔氏等等为代表的士族儒家便一直和他进行不折不饶的斗争,斗争持续了二十余年,曹操杀大儒边让成为两派斗争的**,但随着曹操杀孔二十世孙孔融后,士族儒家便渐渐处于劣势。
而曹操被封魏公,建魏国后,把持着朝廷的士族儒家遭到的最沉重的打击,渐渐地沉默下去,但沉默不等于沉轮,沉默是等待机会,以图,事实上,曹操所推崇寒门法家和士族儒家的斗争延续年,在前期因为曹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占据上风,甚至曹丕能取汉朝而代之,但随着曹氏家族军事力量的减弱,寒门法家便渐渐处于下风,最终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士族儒家战胜了曹氏。
这也是曹魏王朝短暂的根本原因,寒门法家始终无法战胜强大的士族儒家势力,随着晋朝的建立,士族儒家全面复兴,进入了中国历史上士族化最鼎盛的魏晋时代。
虽然目前世家势力处于劣势,但各大世家一直在寻找翻盘的机会,刘璟固然是他们寄托的希望所在,但在目前的局势下,杨彪等人也发现了另一个翻盘的机会,那就是曹植,曹植是建安七之一,推崇儒,同情世家,如果曹植能在世之争中获胜,成为曹操的继承人,那么各大世家的日就会好过得多,士族儒家的复兴就有了希望。
房间里除了杨彪外,还有他族侄杨训,以及名士崔琰,崔琰是司空崔林的从兄,曾任曹操帐下幕僚,崔琰和崔林都是清河崔氏的杰出人物,崔琰容貌俊美,是天下有名的美男,也是著名的之士,深得曹操喜爱,引他为幕僚。
不过崔琰坚持士族儒家的观念,反对曹操的寒门法家,屡次触怒曹操,也渐渐被曹操冷落,今天他被杨彪请来,商议大事,杨彪之所以忽然有了支持曹植的想法,是因为其杨修陪同曹植巡视回来,杨修告诉父亲,曹植推崇儒家,希望能得到士族势力的支持,这便给了杨彪一线希望,他立刻写信给司空崔林,两人一拍即合,崔林便让从兄崔琰代表自己出面。
人正在书房内等待杨修归来,这时院里传来脚步声,有侍女禀报:“公回来了!”
只见杨修兴冲冲走进房间,人同时精神一振,房间里沉闷的气氛顿时被打破了,杨修上前躬身行礼,“父亲,孩儿回来了。”
杨彪坐了下来,摆摆手笑道:“坐下说吧!”
杨修坐下,有侍女上了热茶,杨修喝了一口气茶道:“孩儿刚才见到了植公,也弄清了杨添被封为御史中丞的原委,事情正如父亲所料,曹丕要插手御史监督权了。”
杨彪点点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只是他没有想到,一向被他鄙夷的杨添居然被封为御史中丞,掌握实权,而且曹操在晋升书中写得清楚,杨添出身弘农杨氏,这着实令杨彪有些接受不了,杨添算哪门弘农杨氏?
“我想知道,杨添是不是要调回邺都了?”
杨修想了想说:“要不要调回邺都还不知道,不过植公告诉孩儿一件,着实令人惊讶,我觉得其中很有蹊跷。”
“什么蹊跷之事?”杨彪追问道。
杨修便将杨添立功之事详细说了一遍,最后道:“我和植公都一致认为,以刘璟的精明,杨添不可能搞到平章台议事记录,这可能是刘璟的计策,利用了杨添。”
房间几个人都面面相觑,这时崔琰在一旁道:“如果杨添真的投降了刘璟,甘为刘璟说利用,晚辈倒觉得这是一个扳倒曹丕的机会,世叔以为呢?”
杨彪沉默不语,他心中有些矛盾,他当然也认为这可能是扳倒曹丕的机会,但他又不想破坏刘璟的计划,毕竟他对刘璟复兴大汉也抱以厚望。
反复权衡后,杨彪缓缓道:“这件事还需要和刘璟先进行沟通,我们性就明着告诉他,魏国的世之争已到了白热化,我们士族支持曹植,希望他也能帮助我们,共同扳倒曹丕,推曹植上位。”
杨修点点头道:“孩儿也是这样认为,现在军方支持曹丕,虽然魏公偏爱植公,但植公的势力不够强大,还是处于劣势,如果刘璟能暗中支持植公,他在外部发力,对植公上位就有利得多。”
崔琰也接口道:“刚才德祖提到了汉军准备攻打合肥,假如我们能说服刘璟,暂缓攻打合肥,并将这个功劳记在植公身上,魏公对植公必然会刮目相看,这对植公上位有直接推动作用。”
崔琰曾为曹操幕僚,他知道曹植当年两次出使益州都失败,成为曹植仕途中的一大败笔,很多支持曹丕的人动不动就拿此事说话,打压曹植,解铃还须系铃人,曹植要想在这件事上彻底翻身,还是需要刘璟的配合。
这个想法得到了杨彪的深为赞同,杨彪随即对崔琰和杨修道:“我会写一封亲笔信给刘璟,请他务必帮助我们,另外修儿再去找植公,让他主动提出和刘璟谈判,阻止合肥战役爆发,让他的心腹出使成都,至于我们这边,也要先去一人和刘璟沟通。”
说到这,杨彪对族侄杨训道:“贤侄就辛苦一趟,替我送一封信给刘璟。”
杨训连忙起身道:“侄儿谨遵伯父之令!”
新年已经过去了,时间渐渐到了一月下旬,空气中有了一丝暖意,人们感觉到了春的气息,开始脱去厚厚的冬衣,年轻的妇女们换上短襦,纷纷走出家门,呼吸春的气息。
小乔来成都已快一个月了,也渐渐适应了成都的气候和汉王府的生活,孙尚香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她生活得很愉快,没有了在周家时看人脸色过日的窘迫,心境也逐渐开朗,她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人也长胖了一点,身体丰腴,皮肤光洁,加上她的天姿仙貌,使她的美貌变得更加诱人。
几天前,小乔在孙尚香的陪同下,两人一起去青城山游玩,尽兴而归,中午时分,小乔手执罗扇,正独自一人沿着府中小河慢慢散步,小河连接府外的护宅河和府中的泉湖,清澈的湖水从小河中流出府外,小河蜿蜒曲折,两边种满了常绿大树,地上绿草如茵,俨如铺上一层柔软的地毯,山石叠翠,小桥流水,景色格外清雅。
小河两边的迎春花和腊梅都已盛开,一簇簇灿烂的黄色盛开在小河两岸,空气中弥漫着腊梅特殊的芬芳气息,一群群羽毛艳丽的小鸟在树上鸣叫,小乔一赏梅,完全陶醉花香鸟语之中。
“怎么一个人?”小乔身边响起了低沉的声音,将她从沉醉中惊醒,一回头,只见刘璟站在她身后不远处,含笑望着她。
小乔心中顿时一阵慌乱,这一个月里她也只见到过刘璟次,而且都是晚饭时和众人一起,这样单独见到他还是第一次,她脸微微一红,笑道:“尚香要午睡,我一人无聊,随便走走,公怎么中午回府了?”
“今天是旬休,不用去官房,我也是出来散散心。”
小乔浅浅一笑,用罗扇指着小河两边说:“我也是才发现,小河两边竟然是如此美景,我最喜欢腊梅的芬芳,公喜欢吗?”
刘璟走上前,嗅了嗅一株暗黄色的腊梅,点了点头,“这种香气确实很特殊,不错,我也喜欢。”
两人并肩缓缓而行,刘璟打量了小乔一眼,见她穿一身白色细麻套裙,脸上化了淡妆,黑瀑般的秀发挽了个坠马髻,显得她身材丰腴修长,姿容俏丽清逸,身上散发着令人迷醉的淡雅清香,果然有一种倾国倾城之貌。
“这些日在府中过得好吗?”刘璟笑问道。
小乔轻轻点头,“我过得很快乐,心中对公感激不尽。”
“只有感激吗?”刘璟又忍不住问道。
小乔身微微一颤,她略带娇羞瞥了刘璟一眼,小声道:“公这话什么意思?”
刘璟笑而不答,却伸手握住小乔细嫩光滑的小手,小乔低下头,轻轻挣了一下,却挣不脱,她顿时羞得扭过头去,不敢和刘璟对视。
刘璟扳过她的香肩,目光火热地低头注视她,小乔心中怦怦乱跳,她慌乱得六神无主了,颤声道:“公!”
刘璟抬起她的下颌,凝视着这张美貌之的脸庞,和大乔的端庄秀美相比,小乔更有一种娇媚诱人的风情,她闭上了美眸,那鲜红欲滴的嘴唇微微张开,露出了雪白的贝齿,仿佛在呼唤在什么,刘璟慢慢凑近,吻上了她柔软的嘴唇,他细细味她的滋味,小乔慢慢依偎在他怀中,浑身都颤抖起来。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快速的脚步声音,有侍女在不远处低声道:“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