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流走,眨眼间,已是五月一日。
今天既是无数工人阶级抗争得来的宝贵劳动节,亦是北平所有高等中学校举行联合考试之日,简称北平联考,无数学子的命运将在今天被改变。
联合考试采取各区学生换校考试制度,尽可能避免作弊,保证公平和公正,具体考点学校抽签决定。
四中学生抽到崇德中学考点。
崇德中学操场,讲话台下方,一百多名四中第三学年级学生伫立于此,分为六个班级队伍,似如军队士兵般聚集,进行联考誓师大会,昨日时间,所有四中学生便赶到崇德中学住下,等待考试到来。
今日,对所有高三学生而言无比重要,五月联考的份量丝毫不亚于高中毕业考试和大学自主招生考试。
清北保送生最终名额,将由全城联考成绩决定。
拿到名额,意味着鱼跃龙门,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拿不到,那就只能等待最后一次大学自主招生考试。
所有学生精神抖擞,背脊如标杆般笔直,双眼炯炯有神,眉宇透出自信色彩。
自信!
无论平常表现如何,成绩好坏,身为北平四中学生的他们,放在外界,都是这个年代最优秀的学生。顶点小说
余华立于理科队伍中间,前端为方玉、赵安元、李剑等人,旁边文科队伍最前面站着林婉,其余学生并不很熟。
场面安静,众人静心等待。
这时,身穿长袍马褂的校长齐梅阁、教导主任和各班级任先生缓缓出现,在一众学生注视之下,走上讲话台。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校长齐梅阁,很高兴在这里见到大家,首先祝贺你们,苦学两年半载,付出无数汗水和努力,终于迎来这一天。此次联考,乃教育变革前最后一次联考,成绩拔尖者获得保送生终选名额,其意义及份量,我相信尔等明白,望尔等超常发挥之,改变自我命运,成就振兴中华之道。”
校长齐梅阁立于讲话
台前,面容严肃,目光环顾四周,正声说道:
“梁师曾言,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五千年上下之浩大中华,命运未来皆系于尔等少年之身,尔等强,我中华则强,同学们……中国的未来,拜托了。”
话落,齐梅阁弯下腰,以校长的身份向下方一百多名学生致以礼节。
这是齐梅阁的期望之礼,这是齐梅阁的慰问之礼。
中华之未来,不再于所谓名人富流和军阀身上,皆系于眼前这群少年和全国无数少年之身。
高昂而富有感染力的言语,传遍学生队伍群体,回荡于众人耳畔,看着鞠躬致礼的齐梅阁,众人只觉一股被信任的感觉包围,肩膀扛着振兴中华的重担,眼眶湿润,浑身热血沸腾。
“我等,定不负校长及先生之期望。”立于队伍最前端的林婉猛地举起右手,正声道:“考试必胜!”
“考试必胜!”
“考试必胜!”
下一秒,来自于众多学子源于内心深处的怒吼,传遍整个崇德中学操场,喊声震天,震慑云霄,透出一股恢宏之意。
“今日过后,便是分离,愿你们成功。”耳边回荡此起彼伏的怒吼声,看了一眼周围的众多同学,余华心中默默送上祝福。
不久之后,站在这里的学生们便将迎来第一次分别,有的会弃笔从戎,投身沙场,同侵略者厮杀,有的会驾驶报考航校,驾驶战机翱翔蓝天,捍卫中华领空,有的会去往不同的大学,从事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中华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有的人会在追逐梦想的路上遭遇意外,遗憾去世。
所有人会分道扬镳,各走各的道路,但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全都一样——振兴中华。
这是在场每一名学生的责任,更是在场每一名学生的归宿。
身为这个时代最顶尖和最优秀的一批人,若不为振兴中华而付出,怎对得起来自国家和民族的期望?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学生。
良久
,喊声结束。
“联考是重要的,但它不是最重要的,即便这次败了,还有大学招考等着你们,千万不要紧张!”
感受到现场气氛已经差不多,所有学生的斗志激发而出,校长齐梅阁大手一挥,宣布誓师大会结束:“现在,我宣布联考誓师大会结束,同学们,解散,前往考场!”
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唠唠叨叨,这些统统不需要。
接下来,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时刻。
所有学生队伍自发性解散,由各自的班长带队,前往早已确认好的考场,浩浩荡荡的参考队伍由操场而归,路过崇德中学宿舍楼时,吸引不少崇德中学高二和高一学生的目光。
今日周六,崇德中学并不上课,不过仍旧有许多学生待在学校里,为了给联考提供场地,崇德中学特地限制本校高二和高一学生活动范围,禁止打扰前来考试的学生。
宿舍楼内,不少学生远远观望。
“他们是昨天下午来的学校,不知道他们今天考的怎么样,稼先,你在找谁?”少年杨振宁趴在寝室窗户前,观望着缓缓路过的四中学生队伍,轻声感慨,目光投向身边似乎在寻找谁的好友,有些好奇道。
少年稼先探了探头,仔细凝望四中学生队伍,并未收获,轻声回应道:“余华,那名四中最优秀的学生,百闻不如一见,我想知道他长什么模样,他真的很厉害,在数学领域的建树已经超越我等同龄人。”
正所谓,英雄识英雄。
同为天才的少年稼先,数学和物理成绩早已超越全班同学,位居第一,但他的成绩在这名余华面前却不值一提。
人家高三,已钻研微积分论,所写文章过稿登刊《清华学报》。
那篇《重构勒贝格积分》他读过,但……
读不懂。
种种经历,让少年稼先对这名几乎闻名整个北平学校圈子的学霸极为好奇。
“余华……”少年杨振宁听闻这个名字,若有所思,询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