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是永阳长公主府送来的,一看笔迹便知是出自韶言之手。
信上说了些殿下的近况,譬如吃药还算乖觉,再譬如日日都要与其蓁嬷嬷念上她几句,道是想她了。
衡玉看得微叹了口气。
她也实在想殿下了。
再往下看,便多是些关切叮嘱之言了,最后缀了一句,盼她早日回京。
衡玉将信收起,去拆看另一封。
此信是兄长所写,表面看似多是些家常琐事之言,其中仍是暗藏着只兄妹二人才看得懂的深意——
她上一次传信回去时,已隐晦说明了关于那刺青图纹的进展线索,以及,那份被她列出来的可疑之人名单。
而此时这封信上,兄长千叮咛万嘱咐,不外乎是让她绝不要轻举妄动,以身犯险,他在京中会照着那份名单试着探查下去。
换而言之,兄长已将接下来的事悉数揽下了,只要她在营洲这是非之地平安就好。
且末尾处又再三嘱咐她,既已得此线索,便无需再于营洲久留,当务之急是尽快回京。
此时,翠槐的声音隔着竹帘响起:“姑娘,蒋媒官来了。”
“蒋姑姑请进。”
衡玉并无匆忙收信的动作,直待蒋媒官进来时,她也只是将信纸折好,连同两只信封随手压在一旁。
“京中来的家书?”蒋媒官随口问。
“是啊。”衡玉叹口气:“一个两个的,都唠唠叨叨地催我回家呢。”
蒋媒官闻言一个激灵:“这可不成,你若回去了,我可怎么办!”
虽说这丫头随她同来北地,也算有公务在身,可公务这俩字对旁人固然有约束之效,对这种万恶的关系户而言,却是形同虚设啊!
她哪怕是随口说句“北地严寒”、“吃不惯”、甚至只需一句“想回家了”,有永阳长公主在,谁又敢拦她?
“蒋姑姑这么不舍得我走啊。”衡玉笑着眨眨眼。
“……你若走了,我平日找谁说话解闷儿去?”蒋媒官坐了下来。
“蒋姑姑有这张嘴在,到了哪里也不缺说话之人啊。”
“那可不一样,我与外头那些人不过是逢场作戏……偌大一個营洲,只咱们俩才是自己人。”蒋媒官拍了拍衡玉手背,道:“过罢除夕
便要开春了,到时天气暖和了,想去玩什么去不得?这大好的北地风光,咱们还没好好见识见识呢。”
衡玉作势思索了片刻,点点头:“也对,我还没玩够呢。”
不过……
若谈北地风光的话,最好的那处,她倒已经见识过了。
在她看来,风光二字,未必就是山山水水,有些人的存在,如神明般庇佑一方,远胜过青山之磅礴,激流之奔腾,大漠之广阔——
萧侯便是北地最好的风光。
嗯,无论是以上她说的那些,还是单单只凭那张脸——
衡玉在心底认认真真地评价着。
见女孩子被稳住,蒋媒官于心底松了口气,正要隐晦探问一番温泉庄子上的“进展”时,忽听女使来传话,道是萧夫人有请。
“晚些再来寻你说话。”蒋媒官笑着起身,随女使去了。
见她离开,衡玉的视线落到了折起的信纸之上。
她暂时还不能听从兄长的安排——
据平叔暗中探查可知,那些人如今仍在营洲城外一带活动,迟迟未见行动。
是他们此次的目标本就不在营洲,还是在等待着什么时机?
这些她不得而知,可此等最有可能接近真相的机会,她不想就此放掉、将快要捅破那张纸的手收回。
她不会再主动犯险,但要她此时回京也绝无可能。
她只有留在这里,才能尽可能多地得到一些新的线索。
将一切艰险抉择埋下不提,衡玉朝吉吉问:“韶言信上说的那些东西呢?让我瞧瞧。”
吉吉笑着指向屏风后。
……
“府里的人都瞧见了,足足两大口箱子!”
外书房内,早两日奉萧牧之命回城办事的印海正感叹道:“也不知那里头究竟都是些什么,这可是第二回从京中千里迢迢送东西来了……吉画师京中这位童养婿,果真是用心至极啊。”
书案后,萧牧执笔的动作微微一顿。
印海自顾说道:“我私下倒也打听过,据说这位韶言郎君长相极为俊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为要命的是,针线缝制也不在话下,且还有一手好厨艺,更尤擅酿酒……”
见萧牧抬眼看了过来,他愈发来劲了些:“同为男子,他竟做到
这般境地,岂不是叫人没有活路吗?将军您说呢?”
将军说道:“十日之后,裴府设宴庆寿,你随本候一同前往。”
印海笑意僵住,正要自请滚出去时,只听自家将军正色道:“有要事需你去办。”
听得此言,印海遂收起插科打诨之色,应了声“是”。
待凝神想了片刻,又觉有些忐忑。
“将军,这件要事……想来应无需属下出卖色相吧?”
萧牧再次抬眼看向他。
“本无此意,经你提醒,倒觉得这或是个事半功倍的好法子。”
对上那双眼睛,印海只觉眼前慢慢浮现出四个大字——
因果循环。
……
蒋媒官自萧夫人居院离开后,便紧忙筹备了起来。
前后不过两日,便带人登了包子铺的门提亲。
消息立时在城中传得沸沸扬扬。
两日前包子铺外那场闹剧,也早已传开,街角巷尾除了对苗家人的议论之外,更多的目光则放在了那句“愿娶苗娘子为妻”的狂言之上——
是,众人只当狂言来听罢了。
可当下,这狂言竟成真了!
“怎会有如此不要命之人!”
“此人怕不是疯了吧……”
“据说来头不一般,是萧将军的义子!”
“什么义子……瞧着比萧将军还长上两岁呢!”
“……”
一时间城中议论不断。
而柳荀本人,毫无疑问,也觉察到了身边众人的异样目光。
这异样,分为许多种,但又颇有些九九归一的玄妙之感——
譬如,他首先感受到,侯府与军营上下,准备给他烧纸的眼神越来越多。
其次,城中认得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凡到之处,必少不了一些类似于“这莫不是个疯子吧”、“他是不是有什么难处”、“好好一个人,怎就想不开非要英年早逝”的困惑与感慨。
甚至在经过街尾处的几家寿衣铺和棺材铺时,他都觉得铺中之人在暗暗拿视线丈量他的身形……若非还有一丝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在,只怕那些人要直接上来将他围住抢生意了!顶点小说
对此,柳荀心情微妙之余,又有一丝荣幸。
分明是办喜事,却同时拥有了红白两种体验……
此等世间罕见之事,放眼古今,舍他其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