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从李元芳开始> 第五百一十八章 干了那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想要一笔勾销?白日做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八章 干了那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想要一笔勾销?白日做梦!

若要富,守定行在卖酒醋。

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这是宋朝民间流传的民谣,一定程度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普遍认知。

水浒传原著里,首次出现招安这个词,并不是从宋江口中,反倒是武松说出来的,初从匪类的打虎英雄,心中也是想着回归体制的。

不过到了后面,也正是武松怒骂“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

无论如何,梁山泊在江湖的名声都是响当当的,虽然干了许多缺德事,可不得不说,在匪类里面他们算是不错的,而现在身处无忧洞内,洞云子就万万接受不了:“招安……无忧洞?此地臭名昭著,不光是汴京,便是外州人也是深恶痛绝,朝廷怎会招安?”

李彦道:“以前的无忧洞,确实没有招安的机会,朝廷想要大赦,对外会激起民愤,对内亡命徒也不会相信。”

“但现在无忧洞有了组织,存在着由上至下的管理阶层,所谓招安,只需要安抚住头目便可。”

“这些头目在无忧洞内有了地位,同样也珍惜起生命与地位来,如果有重见天日,得享富贵的机会,他们难道会拒绝?”

洞云子越听越是咬牙切齿,越想越是怒发冲冠,法力震荡,环绕在身侧的明光都波动起来:“那些快活林的女飐,最初就是被拐入无忧洞的,向八就是小道所杀,那贼子该死,但相比起无忧洞的贼人,向八又算什么?

“多少良家被他们掳掠,身强力壮卖作女飐,略有姿色卖给青楼,死于此地更是不计其数,还有那些犯下重罪,逃入洞内,这里面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鲜血与罪孽,统统该杀!”

“无忧洞若得招安,那埋骨于此处的百姓,不都枉死了么?”

李彦见他暴跳如雷,还不忘帮女飐掩盖罪行,倒是微微点头:“你心地不错,可惜单纯冲动,容易遭到利用,冷静下来,一味的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洞云子胸膛起伏,瞧那样子就要杀进去:“如何能冷静?无忧洞也能招安,这是什么鸟世道!”

李彦轻轻一按,他立于原地,动弹不得。

物理冷静了片刻,洞云子涨红的脸色终于消退,低声道:“前辈,小道失态了!”

李彦道:“你也不用过于担心,无忧洞不比一般匪类,或许某些高层确实想要用招安的方式,获得无忧洞内势力的支持,这件事不能摆在明面上,朝廷顾忌声名,亡命徒担心过河拆桥,双方都有深深的顾虑。”

“现在双方应该还处于试探阶段,并没有达成上下级的关系,无忧洞更不可能对给予他们招安承诺的某些人言听计从。”

“否则那些内官既然要杀公孙昭,为什么不让无我子动手,而是要利用你呢?”

洞云子恍然:“前辈所言有理,无我子如果有了当官的想法,自然更不能谋害朝廷命官,被捏住把柄,但他又不想得罪对方,所以提供了噬心刺?”

李彦微微颔首:“你之前所言,噬心刺威力不小,炼制起来困难吗?”

洞云子道:“此物伤天害理,但只要有大量怨魂,一月就可炼制成一根,倒也不算特别困难。”

李彦又问:“噬心刺之上,还有没有威力更大的鬼道之器?”

洞云子道:“那自是有的,鬼道之器伤天和,损人寿,但炼制方便,威力巨大,只要有大量亡魂之气聚集就可,这无忧洞内不知死了多少人,是再合适不过的炼制之地。”

李彦眉头一动,轻描淡写地问道:“既然无我子修炼了鬼道之术,有没有驭鬼的本领?”

洞云子摇头:“亡者关乎幽冥地府,修道者可以利用冤魂死气,养鬼却是大忌,即便是鬼道之士,也少有敢冒此大不韪之事。”

李彦语气恢复正常:“如若这般,无我子交出了至少三根噬心刺,他手中肯定还保留着更强的鬼道之器,那些宦官除了让你谋害公孙昭,还有没有牵连别的人?”

洞云子目光一动,赶忙道:“他们说公孙昭身边还有个亲信丘寿,也是性情虚伪,对无忧洞诸多包庇,可一并替天行道。”

李彦问:“对公孙昭的家人呢?”

洞云子道:“没有提及要伤害公孙判官的家人。”

李彦了然:“要谋害公孙昭和丘寿的性命,却无关家人,这应该是公事,而非私怨,公孙昭查的案子,让这些宦官感到不安,才要害他的性命,你之前还有一次刺杀?”

洞云子羞愧地将第一次刺杀告知,受了“问苍生”一刀后,他还有半信半疑,现在已是确定无误,眼中厉芒闪烁:“阉贼惑我,险些铸成大错,待小道清理门户后,定要将他们统统杀光,再回山上!”

李彦已经发现了这个世界的修道人,对于杀生并不忌讳,淡淡地道:“自是要给贼子一个报应,不过责任不仅仅是他们,御史不管公孙昭的死活,这同样助长了嚣张气焰。”

洞云子满是不解:“小道不明白,言官不是一向仗义执言,连天子的错误都敢指证吗?他们为何对待公孙判官这般不公呢?”

李彦道:“世上没有绝对的公正,每个人都有立场,言官也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定前唐武人为祸,当朝应遵从祖制,防备压制武人,防止他们作乱。”

“这本无可厚非,但往往纠枉过正,公孙昭身为开封府衙判官,一并归于被打压的官员里面,就是私心作祟,越来越偏离本意了。”

洞云子苦涩地道:“原来如此,但无论如何,终究是小道对不住公孙判官……”

李彦看了看他:“那就继续对不住吧,今夜的刺杀依旧,不要得手便是。”

洞云子怔住:“前辈?”

李彦道:“如果阉人和公孙昭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你第二次刺杀失败后,他们会偃旗息鼓么?”

洞云子想到之前那个长胡子的太监,提到公孙昭时发自内心的憎恶,断然道:“肯定不会。”

李彦道:“那以你目前的实力,又确实杀不了公孙昭,这些阉人会怎么做呢?”

洞云子联系到之前这位询问还有没有更强大的鬼道之器,恍然大悟:“他们会向无我子,索取更强大的鬼道之器?真的会如此吗?”

李彦面具下的眼睛露出笑意:“不妨一试!”

他还不能确定,双方到底勾结到了什么程度,也没有把握,如果太监那边继续索要,无忧洞内的丐首会不会给。

换成以前侦探身份,这种证据不足的推测,哪怕有九成的把握,都不会把话说满,但如今的气质,却不容许他语出动摇。

洞云子心悦诚服,满是崇拜:“前辈仅凭寥寥数语,就能将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看得这般透彻,更能让贼人自食恶果,小道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李彦拿出摆放噬心刺的锦盒,取了一根递了过去:“开封府衙周围,或许有对方的人手观察,你要使用这根噬心刺,动静做得明显一些。”

洞云子接过,看了看盒子里的另外两根,试探着道:“事后小道就说……就说全用掉了?”

李彦心想你也太老实了,吃回扣还要确定一下么,轻轻嗯了声。

洞云子看着前辈熟练地收起赃物,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

等到跟着前辈往回走,前方出现光亮之际,他又转身深深凝视着这个可怕的罪恶之地,心中涌动出一股责任感。

他下山是为了诛无我子,清理金华山门户,如今无我子与无忧洞绑在一起,那他也有责任,毁了这个地方。

干了那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结果一笔勾销,招安当官?

白日做梦!

……

开封府衙。

远远望着里面的烛火,两个亲自受调教,武功不俗的内侍暗暗皱眉。

“怎么回事?那蠢道士怎么还没来?”

“会不会逃走了,还是出了什么别的意外?”

两人越等越是焦急,就在其中一人都准备入宫城请示之际,府衙内突然传来公孙昭的喝问声:“何方恶贼!敢来开封府撒野!”

两名内侍终于松了口气,同时又露出期待的笑容。

且不说捕快,就算是附近的军巡铺铺兵,也赶不过来了。

而他们在此的目的,除了是第一时间确定公孙昭被杀外,还要一把火纵起,将对方调查的案录烧得个干净。

虽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可只要死了这个抓着昔日旧案不放的较真之人,其他的判官上位后,难道还敢继续查下去?

正觉得大功告成之际,一道身影突然纵出,揽风神行,竟在汴河之上轻点数下,眨眼间消失在对岸。

“这道士真是废物,刺杀又失败了!”

“童大人说了,如若失败我们马上就要离开,以免被公孙昭抓住,速走!”

两名内侍见了脸色一变,谨遵命令,立刻撤退。

片刻之后,公孙昭的身影就纵了出来,在四周搜寻起来,并无收获后,才回到府衙内。

丘仵作担心地迎上来:“三郎,抓住贼人了么?”

公孙昭摇头:“应该是有人监视,但提前退走了!”

丘仵作愤怒不已:“太嚣张了,三番五次刺杀朝廷命官,那些贼人是要造反么?眼中可还有半点朝廷法度?”

公孙昭回到刚刚与洞云子的交战之地,看着一片枯黑的地面,脑海中浮现出双方的交手,眉头紧锁:“我原本都有头绪了,可这次‘刺杀’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是思路错了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三月,初春。

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