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大清 ()”
朱劲松之所以会毫不客气的要求英格兰蛮夷滚回印度,并不是因为朱劲松已经狂妄到完全瞧不起大英帝国,而是此时的大英帝国,还有求于大明。
不得不承认,此时的大英帝国话事人乔治三世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文献记载,他打小就寡言而谦虚,性情温和,从不仗着自己显赫的身份欺负玩伴和臣民,可谓是人人敬仰,人见人爱,他甚至将这一宝贵的品质带到了跟大明的交往之中。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主要还要归功于霍华德爵士。
霍华德爵士毕竟是爵士老爷,被人公然讹诈这种事儿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在回到大英帝国之后,霍华德爵士就表示明国的燧发枪价值五十两银子一枝,是自己努力谈判到了三十两银子一枝。
至于说普通的燧发枪只要十两银子甚至更低的价格?
上帝啊,那种需要往药池里面倒火药、一旦遇到阴雨天气就会大受影响、声音巨大但是威力不大、射程和精度都低到令人难以忍受的垃圾货色,有什么资格跟大明帝国的燧发枪相提并论?
众所周知,一枚马蹄铁都有可能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讹诈之类的事情,恰恰相反的是,明国的柯先生是一个大好人,是英格兰永远的朋友。
从这一点上来看,大英帝国的绅士们也没比大清的官老爷们强到哪儿去――基于霍华德爵士汇报的消息,乔治三世决定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正式使节团,跟大明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事实上,如果没有朱劲松的忽然崛起,乔治三世原本是打算派马戛尔尼出使,跟大清建立正式的外交及商贸关系的。
1790年,正值钱聋老狗八十大寿,乔治三世精心挑选了一批礼物,包括当时最先进的蒸汽机、战舰模型、天文望远镜、手枪大炮、怀表和世界地图等,绝对算得上是诚意满满。
乔治三世的目的很单纯,因为当时的大英帝国并不敢招惹大清这个神话传说版的东方大国,只希望能互通有无,平等交流合作。
当然,后来的事情就没必要多说了,毕竟是钱聋老狗和大清。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乔治三世和大英帝国对清朝如此尊重,其实也并不是因为清朝表面上的强大,而是跟早就灭亡的大明有关――
大明还没有唱响凉凉那会儿,欧罗巴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已经捷足先登,抢先在亚洲下手,通过海上贸易和武装掠夺,赚得盆满钵满,这就让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分外眼红,急不可待也想瓜分亚洲分一杯羹。
问题是查理一世根本就没有搞清楚葡萄牙、西班牙跟荷兰人在远东是怎么玩的,他不知道荷兰人曾经被大明按在地上摩擦了好几次,更不知道葡萄牙人在澳门会被大明的县令捉去打板子――当然,荷兰人跟葡萄牙人也不会把自己挨揍的事情告诉查理一世。
于是,被远东的海量财富迷住了双眼的查理一世下令组建一支小型远洋舰队,由海军军官威德尔担任司令官,扬帆出海奔向中国。
这支船队包括四艘大型战船:“龙号”、“太阳号”、“卡特琳号”、“殖民者号”,还有两艘小型战船:“安娜号”与“发现号”。
战船上荷枪实弹,火炮林立,查理一世在出发之前还特地授予威德尔军事自主权与开火权,而此次远征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即以武力威胁为后盾,获得对明朝的贸易优先权,最好能像葡萄牙人一样,“抢占”一两个通商口岸。
1637年,即崇祯十年的6月25日,威德尔舰队来到了澳门附近海面,7月22日,舰队来到广州附近海面,并明目张胆派出战船“安娜号”,悍然进入珠江口探测航道和明军防务,而威德尔船队的到来则是引起了广州地方官的关注,他们立即派人登船会见威德尔,询问其来意,并勒令其立即退出珠江口。
但是吧,威德尔合计着葡萄牙人都能在百十年前“抢占”澳门,我大英帝国差哪儿了?于是乎,自恃船坚炮利的威德尔对大明官府的要求置若罔闻,并于8月初逼近重镇虎门。
虎门附近亚娘鞋炮台的守军,命令英国船队立即退回外海,威德尔却悍然下令开炮轰击,双方在亚娘鞋炮台发生激烈交火,但因为守军战备不足,变起仓促,亚娘鞋炮台被英军炸毁。
第一次交火就取得了胜利,威德尔洋洋得意的派人通知广州地方官,要求明朝开放对英贸易,并割让一到两个通商口岸。
这事儿要是放在大清,估计威德尔的要求也就得到满足了,可惜的是,威德尔遇上的是大明――即便都要凉凉了,都坚持“全辽可复”的那个铁头娃。
于是,威德尔的要求不仅没有得到满足,反而被广州官员多次警告并拘捕了威德尔船队中几个上岸贸易的英国商人。
其后,9月初,广州守军决定采用武力解决威德尔,9月10日夜,广州水师采用火攻计,调集40多名水手,驾驶五艘满载火油硫磺的船舶,乘夜色掩护逼近英国船队,点火后让火船撞向英国战船,英国船员急忙开船逃奔外海,侥幸躲过一劫。
此后,双方水师多次发生小规模战斗,互有损伤。
威德尔武力逼迫明朝就范的企图彻底落空,本人也被大明水师给打的一脸懵逼,为了不空手而回,威德尔又与明朝方面展开谈判,声称他只想购买一批明朝商品,货物上船立即就走。
在双方谈判中,大明的官员最终同意了威德尔的请求,释放被俘的英国人,准许他们上岸购买一批商品,但前提是他们必须道歉并且赔偿他们给大明造成的战争损失,合计2800两白银。
面对强硬的大明朝廷,威德尔也只能灰溜溜地交出赔款,另外采买了一批货物后黯然回国。
当然,大清是不可能宣扬这种事儿的,毕竟大明在灭亡之前都能逼得大英帝国赔款认输,而大清却是从钱聋老狗他爷爷那辈开始就一直割地,所以知道这场海战的人还真没多少。
比如说元清吧里就充斥着诸如:英国是斯图亚特王朝、国王就是那个没脑袋的查理一世、打的是人家的商队武装、被人家把炮台都给端了、损失远大于英国商人、英国商人只是怕事情闹大才撤走、人家本来就是来做生意的等等说法。
问题是那些没脑子的小辣鸡们可以满嘴喷粪,信口胡柴,但是真真切切挨了揍的大英帝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哪怕是到了钱聋老狗时期,英国人的心里依旧存在被大明揍出来的心理阴影――连一个挣扎在灭亡边缘的大明都能把大英帝国的舰队按在地上摩擦,那正处于巅峰的大清还不得把全世界都按到地上去?
直到1840以后,大英帝国才算是彻底认清了这个所谓的东方超级帝国的真正面目与实力。
而现在是1790。
此时的乔治三世并没有认识到大清的真正面目与实力,反而又被霍华德爵士带回的消息给拐进了沟里――大清取代了大明,所以大清更牛逼,而朱劲松的大明朝廷又干掉了大清,所以新的大明就更牛逼。
尤其是还有霍华德爵士带回大英帝国的那些燧发枪和火炮可以做为证明。
所以,乔治三治就把好写日记的马戛尔尼给派出来了。
只不过,这一次乔治三世没好意思再准备燧发枪和火炮,毕竟大英帝国现在还要逆向仿制大明出口的燧发枪和火炮。
所以,马戛尔尼带来的礼物包括大英帝国当时最先进的蒸汽机和战舰模型、天文望远镜、怀表和世界地图等。
而朱劲松自然也不可能学钱聋老狗一样,让这些东西待在仓库里面吃灰――
1860年,当英法联军攻入京城后,从京城里搜出一些大箱子,英法联军原本还以为里面装着了不起的宝物,然而开箱一看才知道,这些箱子里装着的就是当年乔治三世让马戛尔尼英国带给钱聋老狗的那批贺礼,而人家钱聋老狗根本就没有正儿八经的看一眼。
对于马戛尔尼带来的这些好东西,朱劲松当时就大手一挥,直接送到了刚刚组建没多长时间大明皇家学院。
顺带着,朱劲松又安排马戛尔尼参观了大明军队的火炮齐射以及排队枪毙战术演练,试射了最新研发出来的4487式火炮以及4487式燧发枪。
然后马戛尔尼就正式代表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请求与大明建立起通商关系,至于朱劲松刚刚提出来的,要求大英帝国停止在缅甸那边搅屎的要求,马戛尔尼自然也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对于马戛尔尼或者整个大英帝国来说,缅甸那种破地方能够占到便宜就最好,uu看书www.uukanshu.com 占不到便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跟整个大明的市场比起来,区区缅甸实在是有点儿不够看。
至于说武力干预缅甸和阿拉干王朝的战争甚至直接出兵占据缅甸……
要是马戛尔尼觐见的是大清的钱聋老狗,估计等到马戛尔尼回去之后,初步见识到大清废物面目的大英帝国会十分心动。
然而在马戛尔尼觐见过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之后,就再也没有了类似的想法。
“他是一个特别年轻但是特别有威严的皇帝,在正式觐见的时候,他身穿花纹复杂到极点的服饰,头戴用珍珠串成帘子的皇冠――据明国人说,这种被称之为“毓”的珠帘,是为了不让任何人看出皇帝脸上的喜怒变化。”
“他的旨意,可以在三天之内传播到整个大明帝国的任何一个地方,没有任何人敢于阻拦这位皇帝陛下的命令,哪怕是那些手握军权的将军。”
“事实上,大明帝国有近百万的军队在拱卫他们的皇帝陛下,他们只会听从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的旨意,任何一个将军,都没办法私自调动他们。”
“另外,明国的礼仪很复杂,如果没有专人的引导,是很难学会的――伏、俯、跪、拜、兴、揖等等的礼节,需要区别不同的场合来使用。”
“跟明国比起来,英国贵族们所谓的礼仪简直就像是一群乡下的农民在自娱自乐。”
“明国的百姓也很友好,他们望向我们的目光中会带着一丝丝的好奇,这跟我以前从霍华德爵士那里听来的,大清帝国的百姓完全不同,尽管他们可能是同一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