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登基为帝
大唐历477年12月27日,天气多云,微风。
傲府,花卉香草,重新被栽种,各种房屋,也重新的翻整,上上下下焕然一新,十分沁人心脾。
人流窜动,整个傲府上上下下,透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乾坤院中,方然却是怡然自得,似乎早有所料,不急不慢的坐在太师椅上,享受着独自的宁静。
“方家主,陛下已经驾崩,而且还传位给你,这是天命所归,肯求方家主,为了体恤万民,尽快的接位登基吧!”一位个头高高,满头白发的瘦老头,一脸恭敬的在旁边建议道。
“不错,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主,我建议你,马上登基,稳定全国政权!”另一位低胖的老者,也着急劝讲道。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天地二老,他们以前在唐民身边当国师,亲眼观看了那一场黑鹰战败的场景,知道大唐气数已尽,那是果断的放弃唐民,过来投靠方然了。
天地二老虽然以前是唐民的手下,但他们似乎并没有直接参与谋害傲家将军的事情中来,反而他们推算天机,冥冥中,似乎能够窥破一点什么,这才让方然觉得,留下他们,倒也是有备无患。
“不着急,你们认为,我现在登不登基,还有什么区别吗?”方然淡淡笑着,全国上下,无论兵权、政权,全部在他一人手中捏着,当不当皇帝,也只是一个虚名而已了!
当然,对于外界的百姓们来说,这个虚名,也是很重要的,毕竟一国之君,乃是他们的主心骨!
“这……!”天地二老一愣神,不由疑问道:“不知家主下一步有何打算呢?”
“呃,先全国吊丧三日吧,唐民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我们也不能那么小肚鸡肠才是!”方然想了想,不由讲道。
如此,全国大丧开始,举国上下,到处都被白色的绸条挂满了,万万民痛哭,唐民在天之灵,也应该可以安息了!
“方然,你要当皇帝了吗?”傲梅得知消息后,第一个就忍不住跑了过来。
“是啊,我当皇帝难道不好吗?”方然不解道。
“这个当然好了,只是你当了皇帝,会不会很忙?以后还有没有时间陪我玩了?”傲梅关心的询问道。
“哈哈,皇帝只要精通用人之道,还是可以很轻松的嘛!”方然倒是不在意的回道。
地球古代,帝王之威,堪比天意,无人敢抗,对于那种至高无上的帝王,没有一个中国男人不向往的。
奈何地球时代变迁,已经不可能再产生皇帝了,这来到了湛蓝星,能够当上皇帝,成为九五至尊,方然其实也是很期待的。
年少轻狂,哪一个好男儿,不希望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一番成就来?
为君为帝,无疑是凡人间,最高的成就!有这么一个好机会,方然当然不会放弃!
“李府冰冰小姐前来道贺……!”接下来,各路要政、官员、巨富、将官……,纷纷的向方然送上了又一份厚重的贺礼。
能不能在以后的时间,站稳脚根,那新帝君的意见,非常之重要,无人敢轻意怠慢。
一边哀悼,一边道贺,三天时间,一晃而过了,对于方然接位,官场上不会有任何的意见,而民间,方然的威望,除了有点小色的污点,其它还是很高的,再说帝君之命,哪一个不色呢?
如此,千呼万唤的,方然在大唐人的心幕中,已经渐渐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帝君,现在,他差得只是一个仪式而已。
新的一年伊始,方然身穿金耀龙袍,头戴镶着九颗龙眼宝石的帝冠,龙行虎步,踏着红地毯,算是正式的进入了皇宫。
登基大典,百官朝拜,国师颂经,无数宫女太监伺候,场面搞得盛世浩大,方然最后,隆登帝位,顺应天意、民意,他坐在了一个更大、更宽的黄金龙座上,龙威四射,气运昌宏!
“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国师、百官、宫女太监、将兵,全部都被方然的气势所慑,一同的跪拜下来。
“众卿平民吧!”方然摆了摆手,可控数万人的行动,他直觉得十分得意。
这并不同于慈悲普渡后的感觉,这是一种真正的至高无上,皇权的至尊感受,这种感觉,太拉风了!
“陛下气运宏昌,定能够带我大唐,走向另一个盛世高峰!”天老首先的恭维道。
“不!”方然突然隆重讲道:“自今天起,再无大唐,改国号大傲,以此纪念傲家将军,为国家损躯的悲壮!”
“这……,这使不得呀!”傲空一脸的激动,这样一做,那岂不是说我傲家,谋朝窜位了吗?
“爷爷,这是傲家应该得到的,也是大唐欠我们的!”方然安慰着喝讲道:“史官,你立即记下,大傲元年1月1日,我方然登基,定让大傲盛世传承,永不断绝,否则,我愿意遭受天遣,永生永世不得超生!”
“啊,是!”一位耿直的史官,感动的两汪泪水,对方然不自觉的再度跪拜下来“大傲万岁,陛下万岁!”
“大傲万岁……,陛下万岁……,傲家军无敌……!”拍马屁的声音,频频响起。
“陛下,前朝的那些余孽,如何处置?”过了片刻,地老不由又建议道:“这些人居住皇宫,占地方不说,而且有些更是居心不良,意图谋朝窜位,不如杀了他们,以证帝威吧!”
“哦?各位爱卿有什么意见呢?”方然不由又询问起了其它大官,这些人,虽然大多都被他慈悲化了,但并不影响他们站在方然的立场,做出一个周全的思考。
“陛下,你刚刚登基,虽然需要立威,但如果斩杀了前朝的余孽,难免会落人口实,说你谋朝窜位,对你的名声不利!”一位老者晋言讲道。
“杀,陛下,不杀干净,他们要是再聚众造反,实乃一个大祸害,杀了干净!”赦天雷持不同意见的。
“不可杀,陛下……!”又有人反对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