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不尽人意
一时间,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呆若木鸡。
什么情况!
就连朱烨都傻了眼。
难道,是自己哪个步骤做错了?
看着碎了一地的残渣,朱烨仔细的回想着自己的举动,好像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眼前的景象又在告诉朱烨,肯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才会造成现在的状况。
朱烨缓过神来,不信邪的又抄起火钳,将一块新的黑疙瘩送进了炼钢炉。
全神贯注的盯着火炉,生怕错过了任何细节,朱烨甚至连个树叶,都不敢让它落进炉中。
确认没有一点失误,朱烨将再次烧制的通红的钢块取出,交给了李师傅。
这次,李师傅也分外的谨慎,生怕出现丝毫差错,导致这块烧好的钢块像是之前那般碎裂。
小心的不能再小心,李师傅每次轮锤之前都要做好精细的打算,不一会便热的满身是汗,外衣都被汗浸湿透了。
所有人紧紧的盯着李师傅面前的钢块,所有人的心都提在喉咙中。
一锤两锤,锤锤落在众人的心间,大家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影响了成败。
承载着众人眼神和期望的钢块,再次毫无意外的步了第二块钢块的后尘。
在所有人的瞩目下,碎裂开来,散落了一地。
“不可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朱烨不可置信的看着地上的钢块,感觉自己人都要疯了。
“大爷。”
孙帅拉住有些激动的朱烨:“稍安勿躁,我们再试试。”
朱烨呆愣的回头看向孙帅,又转头看了看依旧放在锻钢台旁边的钢刃。
闪烁的刃光提醒着朱烨之前的成功。
缓过神来,朱烨找回了思绪,问题并不在锤炼上,还是自己烧制的问题。
难道是因为重量和大小的原因上?
朱烨看着地上存放着的二十多块黑疙瘩,再次挑选了一个与第一次差不多体积的疙瘩。
深吸一口气,朱烨从新将黑疙瘩放进了火炉中。
这次的锻炼,朱烨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围着烤炉的朱烨,丝毫没有注意到额间滴滴掉落的汗水。
众人虽然心中有所失望,但是还是忍不住盯着朱烨,期待着朱烨能给他们带来希望。
结果依旧不如人意。
朱烨又换了方法,连着又炼制了五六块,才又弄成一柄稍微大一些的钢刃。
再次孜孜不倦的投入炼制,朱烨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不知疲累的将地上的黑疙瘩一次一次的投进炼钢炉中。
李师傅的手在不断的锤击之后,隐隐作痛,连铁锤都握不住了。
又有两个师傅接替了李师傅的工作。
一番折腾,天色已经逐渐黑了下来。
听闻消息从宫中赶来的朱元璋,进院便被这凝重的气息所感染。
不是炼制出精钢了吗,为什么院子里面丝毫没有兴奋的声音传来。
“最后一块了,成败在此一举。”
朱烨面色通红的看着铁匠师傅,也不知道那满脸的晕红是被惹出来的,还是被累出来的。
“我来!”
李师傅暴呵一声,稳了稳自己的手。
接连几块钢都没有锤炼成型,眼见着最后一个钢块,李师傅实在不忍心再被糟践了。
所有人都紧紧的盯着李师傅走到那通红的钢块面前,严肃的气氛,让朱元璋都不禁紧张起来。
眼看着李师傅一锤一锤的落下,朱元璋感觉自己呼吸都变的小心了起来。
此时整个后院都挂起了明灯,一时间整个院子在黑夜之中灯火通明。
一下一下敲击的声音,落在了众人的眼中和心间。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祈祷着,期待着,任何人都不想再尝到失败的滋味。
随着李师傅最后一下敲击重锤落在锻钢台上。
众人纷纷一声暴喝:“成了,又成了。”
大家纷纷欢呼雀跃着,朱元璋也忍不住激动了起来:“成了?”
眼见到朱元璋走上前来,虽然很多工匠不认得朱元璋,但是蒋瓛的身份大家还都是知道。
能让蒋瓛跟在身后的人,定然也不是他们这些身份卑微之人能惹得起来。
收起心中的兴奋,众人纷纷冲着朱元璋和蒋瓛两人施礼。
朱烨迎上前去:“爷爷,您看。”
展示着手中的钢刃,朱烨心中长舒一口气,果然是因为体积的问题。
不同的体积,锻造的火候不同。
既然找到了原因,朱烨当然一改刚才的忧愁和烦恼,此时满脸的兴奋,看得朱元璋都忍不住心情愉悦。
“好好好!果然是咱孙儿,咱没看走眼。”
朱元璋爱惜的看着手中的钢刃,简直爱不释手,嘴上也不禁连连称赞道。
朱烨看着兴奋的朱元璋,慢慢的冷静了下来。
这种渗碳钢,虽然炼制了出来,但是质量还是不够好。
炼制的过程中碳渗进去多少,分布是不是均匀,没有精密的仪器,只是靠人为手工,不能控制。
所以太难掌握,生产效率并没有自己预期的那般高。
除去前期消耗的那一半精钢,剩下的这些精钢,左不过才出了四柄钢刃,且都不是很大。
最大的一柄钢刃,不过才超过一个成年男人的手掌罢了。
想要投入到战争之中使用,简直不能想象。
这不是朱烨制钢的初衷。
看着仍旧兴奋中的朱元璋,朱烨不知道要怎么开口跟自己爷爷说。
犹豫了半天,朱烨还是开口和朱元璋讲解了一番。
“无碍,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方法,慢慢研究便是。”
“咱也没想着一开始就这般顺利,最起码,我们有了方法,还有源源不断的原料。”
“慢慢研究便是,你也不必如此放在心上。”
经过上次朱烨废寝忘食的事情之后,朱元璋也想开了。
现在的大明也是兵力充足,并不急于精钢兵器的投入使用。
自己并没有必要非得逼着朱烨现在就研制出完美的兵器来。
若是因为这种事情将自己这失而复得的大孙子累出个好歹来,那到时候自己才真的追悔莫及。
朱元璋当然分得清利弊,才不会因小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