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1850再造中华> 第681章 吏治腐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1章 吏治腐败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谈及吏治腐败,肃顺更为痛心,直言不讳地说道:

“说实话,鸦片、厘金流毒甚广,要不是时局艰难,奴才也不愿意弛禁鸦片、推广厘金。只不过,现在筹饷要紧,鸦片、厘金危害虽大,却远远不及吏治腐败。

“吏治腐败,又以捐纳、卖官鬻爵最为严重。吏部最好此道,创造了名目众多的捐纳。大学士周祖培先是吏部尚书,之后管部多年,对此难辞其咎。”

捐纳属于公开的卖官,起于康熙年间。当时三藩之乱,清廷需要大量用钱,开此先例。于是在科举、亲贵、荫蔽、军功之外,人们又可通过捐纳获得官职。

之后,清朝遇到赈灾、河工(防洪)、用兵三项大事,每每需要巨款,都会临时打开捐纳之门。事毕,就要立即暂停捐纳。

那时候,捐纳的数额还不多,危害也不大。有时候,竟能因此而搜罗到异才。譬如雍正时期的名臣李卫、乾隆时期的名臣李世杰,都是通过捐纳获得的官职。

根据正史记载,李卫是江苏铜山人,捐纳得了一个员外郎的官职,于康熙五十六年在兵部任职。按照清朝的捐纳制度,乾隆初年的费用最低,捐一个员外郎也得6400两银子。

清朝科举员额扩大,满人无需科举亦能做官,导致官场候补官员过多。官有各种班次,要想早点补缺,另外还要加捐班次,称为“花样”。

不管官员出身是科举正途还是荫蔽、捐纳,都可通过“花样”提高班次。

譬如名臣胡林翼,虽是进士出身,却照样要靠捐纳获得补缺。胡家有钱,胡林翼一出手,就捐了个立即补用的知府。他与别人的是,指名到最艰苦的贵州任职,好历练自己。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康熙、雍正、乾隆皆为雄主,深知捐纳之害,有心禁止捐纳,却无力禁止“花样”。

“花样”最初名目不多,只有知县可捐“先用班”、“即用班”两个“花样”。乾隆年间,加铨选不论单月、双月即用,这是一种无关痛痒的“花样”。

乾隆晚年时颇有悔悟,于乾隆五十八年特降上谕,要求子孙永禁捐纳,以“慎重名器”、“嘉惠士林”。

但情势很快啪啪打脸,嘉庆三年,当乾隆还在做太上皇时,川楚白莲教作乱,流转五省,历时九年,是清朝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杨烜的祖父杨遇春在此次战役中表现卓异,由绿营副将而升总兵、提督,得轻车都尉世职,堪称是其仕途的关键。

为了筹措军费,乾隆、嘉庆不得不再开捐纳。乾隆死后,天地会等会党起义频繁,捐纳由临时而变为常规,乃至于“花样”百出,好吸引主顾。

吏部对此尤为热心,上至堂官、司官,下至胥吏、仆役,都可从中收取好处。捐纳的数额也屡破记录,最高可以捐到正四品的道台。

譬如,道光

二十七年,大买办吴健彰捐得上海道台一职,明面上的捐纳就有五十万两白银。加上暗里报效的白银,数量恐怕要达到六七十万两白银。

咸丰刚即位时,宣布暂停捐纳,士林一时传为美谈。不久之后,太平军起义,朝廷用钱更巨。咸丰朝的捐纳花样更多,规模更巨。不仅吏部可开捐纳,前线的湘军、绿营亦从吏部领取空白部照,公开售卖部照以筹措军饷。

至于花样,名目更多,可谓百出。咸丰元年始设“新班”,不久便有“新班尽先”,又不久有“新班尽先前”。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革命军夺取江南后,清廷对军费需求更急,捐纳又创造了新的花样,新班既已用滥,索性来个“不论班”,可以不分前后,随时插队,尽先补缺。

“不论班”多了,官员还得候补,于是又有了“尽遇缺选补班”,可以插在“不论班”的前面。

此外,还有“银捐”(白银十足缴纳)、“票捐”(用军队盛行的饷票,要打折扣)等名目,实在是不胜枚举。

如果说捐纳是公开的卖官,还有暗中的卖官鬻爵。朝中的大佬位高权重,有保举人才的特权,常有卖官鬻爵之举。通常的做法是,大佬管家与典当行、古玩、书店有所联系,以典当行、古玩店、书店掌柜为掮客。

有人若来求官,先找掌柜寻摸价格。掌柜也会暗中揣测,看来人嘴巴是否严密,财力是否充沛,立场是否稳当。

过了这一关,掌柜才会带他见大佬家的管家。管家会再次审查来人,通过之后,来人才能见到大佬本人,往往寒暄几句,端茶送客。

客人初见大佬,则会故意碰坏屋中陈设的古玩,以赔付为名,到掌柜店里买个一模一样的,赔给大佬。当然,这些古玩都是骗人的赝品,为的是让谋官者奉送贿赂。大佬置身事外,却索取了更多的贿赂。

与捐纳相比,卖官鬻爵更为隐蔽,人数更少,危害却一点不小。这些人能够找到门路接近大佬,已经非同一般,弄得好,还能投到大佬门下,做官更加肆无忌惮。

除了捐纳、卖官鬻爵,科场舞弊亦是一大弊政。顺天乡试案以前,就连乡试主考官都能花钱买到。主考下了本钱,便卖关节给琉璃厂书铺,卖给应试求举的秀才。

科举为选人用人的根本,满清科场风气尚且如此,更遑论官场风气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肃顺说道:“长毛逆反以来,朝廷用钱愈亟,捐纳、卖官鬻爵之风盛行。政以贿成,官员恬不为怪,竟有人目不识丁,登堂入室担任知府。

“此风渐渐蔓延至科场,科举为国家抡才大典,也是朝廷选人根本。两年前,顺天乡试舞弊案爆发。奴才办理此案,铁面无私,不惜诛杀大学士柏葰。

“时人皆骂奴才刻薄无情,咒奴才不得好死。奴才为皇上办差,死亦不怕,何怕时人

的误解。柏蓊一死,科场风气为之肃清,奴才至今不悔。”

咸丰当年杀柏葰时,好几天都闷闷不乐。但诚如肃顺所说,此举很好地整顿了科场,咸丰不得不表态说道:“肃六,你公忠体国,朕一向是知道的。柏葰该死,你做得没错。”

肃顺接着说:“捐纳与卖官鬻爵,所得不如鸦片税和厘金,但其危害,实则百倍于鸦片、厘金。鸦片、厘金,危害主要在于百姓,捐纳与卖官鬻爵,危害则在朝廷。

“百姓受鸦片、厘金所害,于朝廷大局关碍不大。而官吏负责执行朝廷政令,代表朝廷管理百姓。官员队伍腐坏,造成朝廷吏治的腐败,实乃亡国之征兆。

“其危害不胜枚举,举其大者有:一、朝廷政令不通。譬如东北设省之初,朝廷一再强调,满汉不分畛域,一视同仁。但桂良担任东三省总督,公开卖官鬻爵,重用大批满族官员,与奉天、吉林将军衙门合伙侵吞官库资产。”

桂良的贪婪,早已天下皆知。早在道光年间,黄宗汉做御史时,就看不下去,弹劾桂良。但桂良是满洲亲贵,又是恭亲王的岳父,向来有恃无恐,谁也参不倒他。

肃顺借机指责桂良,虽是出于打击恭党的私心,所说也大概属实。东三省原是皇家禁地,设有吉林、黑龙江、奉天三个八旗将军。

这三个将军,都属于八旗系统,僚属多为满人。盛京的工部、兵部、刑部、礼部、户部,里面也以满人占多数。

首发&:塔>-读小说

满清在东三省设置行省,自然要移近就便,大量选用三个将军衙门里的满人。清廷对此也能理解。

不过,最令肃顺耿耿于怀的是:奉天、吉林两省府库颇丰,贮存的银子、毛皮、粮食、人参等,价值不下五百万两。

这么多的资产,是满清在东三省设省的资本,也是朝廷大力开发东三省的启动资金。肃顺担心桂良会贪污府库中的资产,先派亲信接收府库,监督资产使用。

没想到,肃顺的人还没到,一场大火先烧了吉林的两座府库。肃顺震怒,派人调查火灾,最后只得了个天灾的结论。

因此,当着咸丰的面,肃顺敢说桂良与吉林将军合伙侵夺官产。

咸丰对朋党之争很反感,说道:“肃六,没有根据的事,你不要乱说。桂良是老六的岳丈,身份不同旁人,你不要轻易动他。”

肃顺见状,知道咸丰有心保桂良,也就停止了攻击,说道:“捐纳、卖官鬻爵出身的官员,本就素质低劣,上任之后更是恬不知耻,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造成官逼民反。

“去年,山东天理教徒作乱。究其根源,则在于当地的官吏异常贪酷。据查,鲁西捐纳成风,竟有集资买官者。一群人凑钱捐纳,推一个代表获得官职,限期收回成本。

“银钱不够,竟有借高利贷筹钱的。该案中,县官乃捐纳出身,为放实缺借了高利贷。为了还钱,他巧出名目,极力搜刮百姓,最终激出民变。”

m.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