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汉末雄风> 第二十七章 劝降东州人,忠义巴蜀君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劝降东州人,忠义巴蜀君上

汉中,乃是凉州、大散关入川之屏障,此地的重要性,堪比大散关之于关中、南阳之于荆州、东郡之于兖州、丹阳之于江东,以及苍梧之于交趾。

而如今,益州门户汉中,已然被卫将军叩开。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然而…

迥异于江东士族看待孙策的态度,益州士人们,震恐归震恐,不安归不安,但他们对卫将军赵旻,实则并无太大恶感。

原因同样很简单:

赵旻那部《卫将军文集》,同样被黄衡印制了上万册。

尽管赵旻已尽力压低竹纸价格,却仍无法避免,继许都纸贵、宛城纸贵和邺城纸贵之后,三蜀三巴之地,也同样变得纸贵。

恨别二赋固然极受欢迎,但赵旻搬运来的其他古文,也同样广受好评。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文公,其思想深度冠绝当代。

所以,非止恨别二赋,便连《原道》、《原毁》及《马说》等文,一时间热度也极高。

甚至连带着,先秦古文的文风,渐渐压制住了这时代已然冒头的华而不实、无病呻吟之文风。

得益于此,带起天下复古文热潮的卫将军赵旻,俨然有成为一代文宗之势。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有这层光环加持,赵旻还怎么可能被益州士人们厌恶?

益州士人们,倒是极希望赵旻能在益州各郡公开授课解惑。

而随着赵旻在文坛名气提升,其人那首提前搬运过来的《孔雀东南飞》,也成了市井、民间传唱度极高的爱情诗。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四句诗,不知感动了多少春闺少女…以及少妇。

甚至,原本对儿媳颇有些刻薄、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婆婆们,迫于邻里“此乃焦仲卿母”的舆论压力,也对儿媳们宽厚不少。

至于正牌的刘兰芝本人…

咳咳…

此为后话,后文自会交待。

总而言之,恨别二赋,思想深刻的古文,再结合这首通俗、贴近民情的《孔雀东南飞》,居然使腹黑皮厚男、苟哥、稳如老狗的赵旻…

立起了有情有义、感情丰富、有血有肉、兼资文武的一代名士人设。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赵旻本人若得知此事,一定会对此哭笑不得。

然则,抛开赵旻名士身份不谈,其人相对于益州而言,终归为异乡人。

而益州自中平五年(西历188年)刘焉、张鲁入川时起,至今已经闭塞十余年。

刘焉、张鲁二人,曾先后多次封堵、破坏凉州、荆州入川之道路,所以,益州是真正意义上的闭塞。

在此期间,造成天下百姓动荡的董卓之乱、李郭之乱、兴平之乱,甚至去年的官渡之战,似乎皆与益州无关。

而如今益州的闭塞,随着卫将军攻下汉中,变成了门户大开,这便使得这些苟活于益州的士人们,心中极为惶恐不安。

他们已经预感到,益州恐怕即将变天。

是以,三蜀、巴中、巴东这五地之中,士人们三五成群,皆对此争论不休。

悲观者认为,益州若重新纳入大汉朝廷统治,恐怕将会加税。如此一来,税率本便偏高的益州,百姓们负担将进一步加重。www.

乐观者则认为,崇尚孟子之道的卫将军,决无可能施暴政。益州的前景,或许比如今还要好。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而客观者则笃定,无论如何,益州如今的固有格局势必将被打破。士族、豪强与客之间的关系,也一定将发生剧变。

由于刘璋对士族豪强以宽济宽,所以益州没有自耕农,只有各种大小地主及各类身份的客。

实际上,自数十年前的桓帝刘志时起,天下便几乎没有了自耕农的立足之地。

至汉灵帝刘宏倒行逆施后…

这天下,别说自耕农,便连中小地主,亦即所谓的庶族和单家,也都已渐渐破产。

如此东汉,岂能不亡?

益州同理。

张鲁、刘璋,实则是同一类人。

总而言之,因益州闭塞之故,益州士人们,并不知赵旻已在中原、关中推行新政。

自始至终,益州士人们关心的,惟有他们这一群体阶层的切身利益而已。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在这种争议的环境中,赵旻即将与赵韪汇合,并已向刘璋发出了最后通牒。

今日,已是赵旻离开大散关后的第十日。

这一日,毫无疑问,刘璋再次召集自己麾下巴蜀、东州两大集团,商议是战是和之事。

一番撕逼大战之后,刘璋无奈地派出东州代表吴懿、益州代表张肃,前往广汉郡雒城,与同为益州人的赵韪谈判。

于是乎,刘璋使臣与赵旻所率大军,便出人预料、又在情理之中地在雒城城外相遇。

今日是巴蜀难得的晴天,且惠风和畅,一扫巴蜀连日来的潮热难当。

在雒城城外的茂密青翠竹林中,赵旻诧异地望向己方对面的使团。

黄衡适时凑到赵旻身畔,压低声音道。

“卫将军,身材昂藏、三十余岁者,乃陈留吴子远也;身材矮瘦、四旬出头者,乃蜀郡张君矫也。此二人皆为刘季玉幕僚。”

赵旻颔首后便拍马上前,抱拳朗声道:“某乃常山赵从文也!对面何人?”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赵旻担心张肃听不懂北方话,所以,其人说的是地道巴西方言。

相貌颇为俊朗的吴懿,闻言立即下马,遥遥向赵旻深施一礼。

“陈留吴子远,参见大汉卫将军!”

其人说的,乃是一口地道陈留话。

张肃却

极为倨傲地在马上作揖。

“刘使君麾下、蜀郡张君矫,见过卫将军!”

赵旻先向张肃微微拱手示意,旋即下马行到吴懿身畔,扶起其人,同样以一口地道陈留话道。

“子远兄免礼,兄有所不知,旻去年之所以可侥幸胜袁本初,乃托陈留之福也。”

腹黑皮厚男果然会套近乎。

吴懿闻言,登时对赵旻大生亲近之感。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其人起身后复又躬身抱拳。

“卫将军,某已有多年未返故土,不知陈留今如何?”

于是乎,二人理都不理兀自高傲的张肃,聊起了陈留的近况。

因赵韪之故,黄衡与张肃属敌对关系,自然不可能主动上前攀谈。

至于赵旻麾下、张鲁等人…

张肃既对赵旻如此倨傲,这些人又怎么可能惯着张肃?

所以,一时间,张肃颇为尴尬。

这边厢,赵旻与吴懿越聊越热络。

“子远兄如有意,亦可返乡任职也,你我既同为汉臣,理应互相照顾。陈留周边诸郡,兄可任选一郡任太守。”

吴懿原籍为陈留,那么按照三互法,其人不能在陈留为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但陈留周边之梁国、东郡、陈郡、济阳郡等,吴懿皆可任职。

赵旻对东州人的策略,便在于此。

法正、孟达为右扶风人,可在凉州做两千石;

费观费祎这对江夏郡族父子,可在九江任职,正好将梁习替换出来。

南郡董允董和父子,可在沛国、南阳等郡任职。

要知道,这些历史上蜀汉重臣的才能,皆不在梁习等人之下。

吴懿在历史上,还曾打赢郭淮,最终拜车骑将军。

费祎、董允更是先后做过季汉尚书令的大员。

在东汉及魏晋,尚书令是实际上的宰相。

法正是迎刘备入蜀的第一功臣。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建安十六年(西历211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耀兵西境的关键八年中,法正是其头号谋主。

诸葛亮曾言:“法孝直就是刘备的翅膀。”

亮答曰:“当斯之时,(先主)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

摘自《蜀书七》。

法正身死时,刘帮主险些哭晕在厕所,一如庞统故事。

法正被追谥翼侯,成为先主时代唯一一个有谥号的大臣。

注意:就连关羽、张飞都没有这等待遇。

明年(220)卒,(法正)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

摘自《蜀书七》。

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摘自《蜀书六》。

【作者题外话】:汉中之于益州,确实相当于魏郡之于冀州、东郡之于兖州。

兖州东郡是后世聊城、濮阳、鹤壁一带,是兖州北大门,冀州魏郡是后世安阳,以及除邯郸市区、西部县之外的邯郸大部分地区。

这两郡就隔着一条黄河。

邯郸市区及西部县,在两汉时期是赵国。

所以,太史公称,荀子是赵国人,意为荀子是邯郸人。

邯郸是我们华夏神州自古至今,唯一一个从未改名的地名。

注意:赵国,在两汉是与郡同级的王国,邯郸城,是赵国的一个邑,也就是县城。

您问两汉赵王姓啥?

当然姓刘!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刘邦子孙、刘氏藩王难道还能姓赵不成…

且慢!

这个还真有可能…

但是!刘邦又没被赵旻绿!

那么问题来了…

咱们是如何从汉中扯到赵王姓啥的?

言归正传。

前文曾提过,《孔雀东南飞》的女主角刘兰芝,极有可能是刘勋的千金。

刘勋…就是本书中被伏雅嘁哩喀喳的那个宗室,其人还曾是刘晔的故主,曾任庐江太守的那位。

庐江是后世安徽六安…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不能再扯了…越扯越远!

东州人,在原本历史上十余年后,都是季汉,也就是刘帮主的重臣。

其中,法正更是不逊于诸葛亮。

好了,云某终于又扯到刘帮主和孔明头上了。

继续为您说。

咱们来说一说,“结好孙权”与“跨有荆益”的深层冲突。

《隆中对》的关键一环便是“结好孙权”。

这是保障“出秦川”与“向宛洛”能够同时实现的必要条件;

这也是变“霸业”为“帝业”的现实基础。

遗憾的是,“出秦川”的前提是蜀汉占据益州;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向宛洛”的前提是蜀汉占据荆州。

益州在长江上游,荆州在长江中游,而孙权所据的扬州恰恰在长江下游。

这便意味着一旦刘备同时占据了荆、益二州,那孙刘联盟的均势便会遭到瓦解。

因为东吴君臣不可能长期容忍一个强势的军事集团在自己的上游横行。

可知“结好孙权”与“跨有荆益”注定无法同时实现。

虽然吕蒙袭杀关羽发生于建安二十四年(219)。

但时常被忽略的一条史料,便是孙权在建安二十年(215)便已派鲁肃、吕蒙发动过一次讨伐荆州的战役。

虽然此役以孙、刘平分荆州(即湘水之盟)而暂告一段落,但也充分显示出东吴方面高涨的战争意愿。www.

(建安)二十年……(孙)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与(孙)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

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蜀书先主传》

如果注意到刘备攻占成都的时间节点是建安十九年(214),便会发现刘备占据蜀中仅一年(215),孙权便寝食难安,不宣而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而临时敲定的“湘水之盟”并不能减少孙权的恐惧。

因此四年之后(219),孙权再度出兵,袭杀关羽,且封锁巫峡,截断了荆、益的水陆通道,与刘备集团彻底决裂。

(建安)十九年夏,雒城破,(刘备)进围成都数十日,(刘)璋出降。--《蜀书先主传》

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吴书吴主传》

东吴君臣对荆州的战略地位是有充分认识的。

就连受学较晚的吕蒙,都知道“(关)羽骁雄,有并兼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

吕蒙作出如此判断的核心依据,即在于刘备集团在地理位置上居于东吴的“上流”,因此双方的和平态势注定“难久”。

在吕蒙的设想中,东吴的战略目标是“征虏(孙皎)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

其本人则“为国家前据襄阳”,这样方可保障东吴的领土安全。

(吕)蒙乃密陈计策曰:“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曹)操,何赖于(关)羽!”--《吴书吕蒙传》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其中,襄阳在江北,为曹操所据;

白帝城在巴东,隶属益州,可知东吴不仅想要吞并荆州全境,还要彻底封锁出川的水陆关口。

事实上关羽死后,孙权曾遥署周泰为汉中太守。

可知吞并益州、“竟长江所极”,一度被纳入东吴的战略考量,但因曹魏的潜在威胁而未能成行。

(孙)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周)泰汉中太守。--《吴书周泰传》

在此环境下,谈论“出秦川”、“向宛洛”的宏伟构想,便不免显得书生意气。

因为在刘备占据益州的一刻起,便注定了孙刘决裂进入倒计时。

若要“出秦川”,便不可能“向宛洛”!

刘备在荆、益二州中只能取其一!

对刘备而言,这是一道单选题;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对孙权而言,这是一个根本没有选项的死局。

孙权是个富有权欲的野心家,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刚愎、猜忍的特质愈发明显。

早在建安十三年(208),孙权面对极端不利的战争环境,便敢于发动军事冒险,阻击曹操,目的便是维护其“南面称孤”的权势。

其贪狠、果决的秉性足见一斑。

(若)与(曹操)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极不过一侯印,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江表传》

在此背景下,刘备占据荆、益二州,便意味着东吴的上游安全不复存在。

刘备也从东吴的盟友迅速转变为一个比曹操更加可憎的强敌。

这是东吴君臣、举国上下的共识,东吴方面参战将领的名单便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吕)蒙据江陵……陆逊别取宜都……(孙)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吴书吴主传》

(陆)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吴书陆逊传》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注意:孙吴是授兵制,所以有将必有兵!

因此,虽然《隆中对》中不吝笔墨,先后提到“可以为援”、“东连吴会”、“结好孙权”的政治主张,显示出诸葛亮对东吴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

但这一设想却注定无法实现。

因为维护个人的生命、财产、地位安全,是写在人类基因之中的代码,是无法被外力所左右的。

尤其是,孙权早已怀有“南面称孤”之野心。

刘备想要成就“霸业”,想要兴复“汉室”;

孙权也想要“南面称孤”,想要“永终天禄”;

甚至就连周瑜、鲁肃等人也希冀通过辅佐孙权,实现“攀龙附凤”的政治抱负。

事无对错,立场使然。

所以说,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人也不是非善即恶,有的,只是屁股决定脑袋、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

首发&:塔>-读小说

逼急了以后的,上马提枪,去干他娘的勇气和决绝。

所以,有了长坂坡之战,有了赤壁之战,有了逍遥津之战。

当关公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时,吕蒙不亦甘冒奇险,白衣渡江了吗?

(周)瑜谓(鲁)肃曰:“……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指孙权),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吴书鲁肃传》

退一步而言,即使孙权能够矫情忍性,坐视刘备集团“跨有荆益”,乃至“出秦川”、“向宛洛”…

然则,在刘备统一江北大地之后,东吴又将何以自处呢?

孙权能否避免遭到刘备吞并的下场呢?

答案是显见的。

对孙权而言,他没有选择,唯有背盟一战。

此事同样无关对错,立场使然焉!

塔读@^>

云某窃以为,这,大概才是三国虽满是诡谲、黑暗与血腥,却犹让人欲罢不能、直至品读出其中那股浩然之气的原因吧!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