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寒门科举> 第426章 朝堂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6章 朝堂上

范阳。

开辟了海盐和玻璃。赵信本以为自己经济上能轻松一些了,可惜啊~

天不遂人愿。

手头上再次拮据起来。

最近的支出实在是太大了,龙安场船坞的造船厂就是一个吞金兽,金书文一直朝着自己要钱,要钱,要钱。

只要是金书文的书信,那只有一个字,要钱!

想到当初赵信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钱,小问题!绝对充裕。

没想到打脸来得这么快。

主要还是支出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赵二郎作为赵信的财政大臣,发量已经可见地减少了,咱老赵家可没有秃头的基因,也不知道赵二郎的脱发会不会遗传。

整个范阳,百姓是不交税的,是一种雇佣模式,这就少了一笔税收,然后就是商税,在范阳的生意几乎都是被赵家或者是和赵家有关的人把控着。

他们也要交税,但是体量还是少了一点。顶点小说

因为从头到尾都是他们在做,管理费用太高。

赵信已经在着手招商引资了。

现在燕山以南都已经被赵信拿下了,那么原本野羊部落那些肥沃的土地就是赵信的地盘了,而范阳就是后方阵地了。

范阳能够向世人公开了。

向北则是需要大力开拓。

范阳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只是有些单薄。

范阳在内的九个边镇,和草原人已经干过几仗了,总体上是输多赢少,输了自然要向老皇帝哭诉了。

可是军镇的军权、财权、政权已经给了他们,老皇帝看到这些奏折的时候,只有怒骂,没有丝毫的留情。

老子给你们那么大的权利,就是要你们和草原人作战的时候刚起来,结果还是这幅吊样。

“他们怎么不学学范阳?”朝堂上老皇帝焦头烂额,感觉所有的烂事都在今年发生了,先是旱灾,然后又有洪灾,接着就是瘟疫。

现在天下已经出现了流民,朝廷根基不稳,老皇帝觉得自己这天下会不会崩,现在九边又陆续传来不好的消息。

朝堂上的大臣,大气都不敢喘,老皇帝还在叫骂,

“看看人家赵爱卿,才上任不到一年,整顿军备,劝课农桑,在契丹来犯之际,打出了一场漂亮仗,九边是没人了吗?”

平时一副事不关己模样的何尚书,老神在在地想到,也就是你们这些人,看不到五郎在诸屯监做的那些事,所以把人家排挤出京,若是留在京城,那作用就更大了。

让何尚书疑惑的是,前两天五郎来了一封书信,大意就是他想要人充实范阳,话说的没头没尾,让何尚书也猜不到意图。

只听老皇帝喝道。

“吏部!”

熊正清出列,拱手缓声道,“臣在!”

“今年的考核,要认真细致,若是干得不好,那就告老回乡,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多提拔一些如赵爱卿一般的大才!”

熊正清像是吃了屎一样的表情,却不得不应诺。

赵信是被自己这些人搞出京城的,现在老皇帝你和我说他是人才,现在不是在打我吏部的脸?

“还有~”老皇帝拿着赵信的奏折,展颜说道,“赵爱卿在奏折中写明,虽然这次打契丹小胜一场,

但是却没有乘胜追击的有生力量,不仅是因为范阳一府之地人口本来就少,士兵征招不到,更因为范阳常年作战,民生经济大幅下滑,

所以赵爱卿请求把山东之地划入范阳,诸位爱卿,议吧~”

熊正清给刑部尚书一个眼神,后者立马出列。

“启禀陛下,九边早已划定,若是再增加管辖范围,那岂不是有朝令夕改之嫌,再者,和党项部落,我们当......”

何尚书在心里吐槽,这一位坚定的保守派啊,只求防守,不求进攻,只求不犯错,不求功劳。

......

“所以,增加管辖府县的建议,臣不敢苟同~!”

又有大臣出列表示,既然人家能打,当然要多给点人手了,大乾在面对异族的战争,可是好多年都没有好消息了,现在人家一点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岂不是寒了人家的心。

熊正清眼神一亮,心中已经有了思索。

吵的朝堂再次开启,熊正清心中的思路更加清晰。

他挺直腰板,发言的那位大臣知道老大有话说了,三两句结束自己发言。

只听熊正清出列说道,“赵节度使奏折中说的是需要人手,为什么要从山东划府县去范阳?咱们完全可以把山东以及河北境内的流民迁入范阳啊~!”

熊正清可不愿意把山东那么好的地方给划到范阳去,自己的门生在山东的可是少数,一旦山东的府县划到范阳,无形之中,熊正清的权利就会少一部分,这可是亏本买卖。

而只是把流民迁入呢?

流民就意味着需要支出大量的银钱粮食,还需要大量的人手来做这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那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现在直接扔给那位‘青年才俊’‘大才’赵信,不香吗?顶点小说

朝堂上的高官们,听到这个建议,纷纷眼前一亮高呼附议。

何尚书眼皮一抖,立马就要拒绝,流民迁入范阳,需要地方安置,需要粮食、需要......

赵五郎可是自己的女婿,虽然没办婚礼,让人有点不待见,但是女儿喜欢啊,那自己就要给他争取利益。

何尚书迈出步伐,张口就要针砭时弊,电光火石之间他想到前几天那封没头没尾的书信。

赵信想要人,大量的人!

但是,想要大量的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不好,就是谋反罪,现在这不就是机会吗?

“陛下~”何尚书已经出列,一瞬间从抵制建议到赞同建议,但是赞同又不能明目张胆,因为朝堂上的人都知道赵信是自己女婿,赞同一个不利于自己女婿的建议,这表明什么?

所以话到嘴边立马变了。

“赵信身为节度使,抵御契丹乃是应有之事,然......”

大段的内容就是,那些都是赵信该做的,他有功,咱们不能无视,朝廷决策流民迁入范阳,他作为户部尚书也不能违抗,但咱是不是要结合实际,再给赵信一点好处。

好处就是山东一带靠近范阳的府县,能不能给?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