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吉的如此安排,满朝文武当中自也有认可的,同时也有不认可的。
可是,当种似锦这丫头,听完了赵吉的这般安排之后。
却一直都在其姐种繁花那里,连连为他们的父亲种师道鸣不公:
“咱们父亲为国征战那般久,到头来,却还未曾封王呢。”
“怎么那一草寇乱党的头子,刚刚接受招安,便被朝廷封了个王爷呢?”
“如此做法,当真有欠公允。”
而种繁花在听完了自家妹妹的这番话之后,虽然心中也感纳闷儿,可是却没有当即抱怨出来。
而是在那里,不停地安慰着自家妹妹。
却说那种似锦,对着自家姐姐抱怨了一会儿。
这件事,也就该过去了。
可巧就巧在,那后宫之主柳檀馨,今日却恰巧去了那里。
当看到种似锦面目之上的那般表情之后,顿时便猜出了那妮子的心中所想了:
“小锦妹妹呀,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怪官家。”
“毕竟这般主意从开始到现在,几乎都是姐姐为官家出的。”
当种氏两姐妹,听完了柳檀馨的这番话之后,不由得也纷纷皱起了秀眉。
看那样子,也根本不太理解柳檀馨这般做法,到底是为了什么。
可柳檀馨那里,却也不急。
而是慢条斯理的,便把这件事的所有利害关系,对那种氏两姐妹解释了起来:
“二位妹妹呀,莫看王庆此人,当下已然被官家封王了。”
“可他那个王爷,却连一点儿实权都没有的。”
“其本质,根本就是一个难管任何事的闲散王爷罢了。”
“虽然每月所能拿去的俸禄不少,可手中的实权,甚至都比不了种老将军麾下的一员偏将。”
“再看你们姐妹二人的父亲种老将军呢?”
“其手上握着的,可是咱们大宋朝廷十之八九的兵权呢。”
“真真正正的实权人物。”
“二位妹妹且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一个统兵百万的实权将军好呢,还是一个职权甚至都没有开封府尹大的闲散王爷好呢?
”
种似锦姐妹二人忽地对望了一眼,随即方才对着柳檀馨缓缓点了点头:
“那自然是统军百万的将军好了。”
“可是,可即便是一个闲散王爷,那王庆又何德何能呀?”
“在此之前,王庆那厮,只不过就是盘踞于咱们大宋地界上的一个,强人头子罢了。”
“无论出身还是能耐,又怎比得上小妹父亲麾下的任意一员将军?”
“可既是如此,王庆那厮此次被招安,却仍要被封一个异姓王爷。”
“这般封赏,是不是太大了些?”
柳檀馨咧嘴一笑:
“二位妹妹,仅仅只看到了披在王庆身上的这一层光环而已,可却并没有看到在那王庆背后,所蕴含的其他东西。”
“当下,在咱们大宋境内,除了方腊那支贼寇实力之外,却还存在着十余个,实力规模小一些的强人头子呢。”
“倘若把那十余伙强人头子的兵马,尽数加在一起呢?”
“其总数,却也快百万了。”
“若按照常理来说,咱们大宋朝廷若想对付那些叛军乱党的话,是必然要出兵剿灭的。”
“可无论怎么出兵,都会劳民伤财。”
“而且说不好,还会造成较多兵士的伤亡。”
“可是,如果咱们能引得那些乱党势力,纷纷接受朝廷招安,纷纷接受朝廷改编,进而将麾下队伍尽数融入咱们禁军队伍里面呢?”
“如此一来,非但不用咱们大宋朝廷再行派兵,去剿灭他们了。”
“而且还能让这支势力为我们所用,为天下百姓换取更多和平。”
“如此一来,岂不两全其美?”
“可这般的招安大事,却还要有一个先决条件才行。”
“有一个,足够吸引那些强人草寇头子的资本才行。”
“而当下呢?”
“那所谓的资本,便是王庆这伙势力。”
“试想一下,当咱们大宋境内的其他十余支小股反叛势力,听闻了王庆所部在被朝廷招安之后,进而各有封赏的时候呢?”
“难道那十余支小股反叛势力的心
顶点小说
中,就不会心动吗?”
“毕竟,但凡能过上好日子,那些反叛势力当中的十之八九,想必都不会做那种,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儿吧?”
“如果那些反派势力纷纷心动了,进而纷纷提出想要接受朝廷招安的话。”
“那么,不但咱们大宋境内少了十余处危险因素,同时也能令咱们禁军骤然扩充至百万之兵。”
“如此一来,岂不又是一种两全其美之法?”
“古人有云,上兵伐谋。”
“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才是智者所为。”
“二位妹妹,你们说呢?”
柳檀馨这番话一出口,种似锦的那张小嘴儿顿时就闭上了。
面目之上,更是布满了惭愧之色。
而柳檀馨见这般情景,却伸出手来轻轻将之拉到了自己身旁。
一脸温柔的看着身边这个,足足矮了她一头的小丫头:
“似锦妹妹呀,凡是那国家大事,都不能仅从表像看问题的,而是要想的更深入一些,想的更多一些,想得更广一些。”
“毕竟,但凡是涉及到国家大事,那都会波及到许许多多的官员、百姓们。”
“倘若思虑得不周全了,不成熟了,那背后必会有许许多多的人遭殃的。”
“若今后,二位妹妹还遇到哪些有关朝政的问题,完全可以去姐姐那里跟姐姐商量呀。”
“到时候,姐姐肯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虽然种似锦跟柳檀馨也相识不久,可对方无论是在气度方面还是在睿智方面,却远非她这般年岁的女人可比的。
故而在整个皇宫当中,种似锦除了信任自家姐姐之外,最为信任的,便是身旁的这位后宫之主了。
……
果不其然,在王庆被赵吉封为异姓王爷之后不久,盘踞于大宋境内数年之久的十余股小规模势力,便先后有十之七八,都向大宋朝廷发出了求招安的意图。m.
而大宋朝廷这里呢?
对那些小股势力的招安请求,却也没有当即回绝。
而是十分严谨地与他们,谈起了招安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