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奉天殿。
雄鸡尚眠,东方未白之际,朱棣就已经起身前来处理政务。
朱棣身穿盘领窄袖袍,以透犀束带,在堆积如山的案牍后面,正有条不紊地批阅着各地送上来的奏折。
这位永乐大帝,在经过堪称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四年靖难之役,成功接手了这个偌大的帝国之后,已经开始渐渐熟悉了皇帝这份工作。
正值春秋鼎盛之际的朱棣,迫切地希望以勤政的方式,来让臣子们看到他这个皇帝并非只是一位当世名将,而是有些丰富且老练的执政能力。
但即便是永乐大帝以他爹朱元璋的作息标准来处理政务,经过了一段时间,他也不得不承认,像朱元璋那样平均一天批二百多份奏折,处理四百多件国事,对皇帝的耐心和健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爹,您乏了吧?”顶点小说
眼看着朱棣像是握着刀枪一样握着毛笔的手,动的越来越慢,在金柱阴影中的三皇子朱高燧,捧着等了好半晌的食盘走了出来。
朱高燧没有穿皇子应穿的燕弁冠服,反而是一身飞鱼服,腰间也只系了个金瓜小锤,显然相比于皇子的身份,他更重视自己军队情报总管兼事实上的锦衣卫指挥使差事。
他脚步轻快地走上玉阶,将食盘放在了朱棣的书案上,里面是一碗大米粥、一碟咸菜。
朱棣放下了奏折,头也不抬地说道。
“粥留下,人斩了。”
听了这话,朱高燧丝毫没有惊慌,反而嬉皮笑脸地说道。
“爹,我是关心您,您可别学爷爷把自己累坏了。”
这里面却是个有典故的,大约跟明太祖勤政是分不开关系,三皇子朱高燧这般说,显然是摸准了朱棣的脾性。
“少在朕这献殷勤。”
朱棣把咸菜直接倒进大米粥里,囫囵喝了几口便放在边上,抬头正色问道。
“老三,朕问你,你大哥昨晚去诏狱到底有没有收获?卓公可愿归降?”
“正要跟爹说这件事。”三皇子朱高燧眯起了有些森然的细长眼,亦是正
色汇报。“爹,您看看这个奏折,是跟着大哥的锦衣卫暗桩递上来的。”
说罢,三皇子朱高燧弯腰从靴页中摸出一份奏折,递给朱棣。
朱棣没有接过来,反而严肃地警告了一句。
“那是你大哥,对大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己心里把持清楚,明白吗?”
“儿子明白!”
听到三皇子朱高燧短促而坚决的回答,朱棣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翻开了奏折。
然而随着对奏折的不断阅读,朱棣的眉头却紧紧地皱了起来。
读到最后,更是愤怒地将奏折掼在了书案上,力道之大,一小堆边缘的奏折小山几乎山体滑坡。
“荒唐!”
“让百姓人人温饱!让汉家永拒外辱!让大明续命千年!”
“这个叫姜星火的狂儒,好大的口气!”
“有这般能耐,朕干脆拜你当老师好了!把你当圣人供起来好了!”
“要这么多大臣治理国家干嘛?要朕大早晨就起来批奏折干嘛?”
“可叹世人拜仙佛,不曾识你姜星火?”
“朕今天就让你去菜市口给人拜!”
旁边三皇子朱高燧急忙跪下来说道。
“父皇息怒,一介狂儒而已,既然是方孝孺的十族,便如方孝孺之流一般嘴硬罢了,父皇何必被他气到,岂不是趁了他的意?只需父皇一句话,锦衣卫就让他消失的无影无踪。”
朱棣仍不解气,连灌了好几口大米粥,方才抹了抹嘴问道:“那狂儒跟你大哥说了他的法子了吗?”
“没有,只说若是想听,便让大哥明日正午再来,他还要睡一觉养足了精神。”
朱棣余怒未消:“你大哥人呢?”
三皇子朱高燧心头暗喜,表面上却是小心翼翼地陪着说道:“大哥或许是为人心善失了小心,便被人诓骗了...大哥心是好的,毕竟是为父皇办事,或许昨夜未睡回去少歇了片刻,整肃仪容再入宫见父皇?”
朱棣喝完粥终于冷静了下来,他看了三皇子朱高燧一眼,冷哼了一声。
朱高燧的小把戏被轻易看
穿,也只能按捺着不安强自镇定。
朱棣踱步片刻,反而话锋一转。
“朕想了想,你大哥倒是为人心善,可卓敬这老头到底是个学问高、骨头硬的,既然卓敬拜这什么姜星火为师,想必人家委实也是有些真本事的......这样,你去大龙翔集庆寺,寻道衍大师来,到时随你大哥一并去诏狱听,若道衍大师觉得是个装腔作势的,直接斩了罢了。”
听了这话,三皇子朱高燧面色有些尴尬。
道衍,“黑衣宰相”姚广孝。
自洪武十五年姚广孝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后,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姚广孝协助朱棣谋划发动靖难之役,并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做到了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这种在大一统时期的藩王成功造反,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姚广孝本人也堪称绝代谋士。
朱棣派道衍去跟着大皇子朱高炽一起听,不仅仅是让道衍代表自己旁听,而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表明了朱棣的态度。
朱棣对于大儿子的礼贤下士或者说颇有耐心的举动,保持了宽容。
眼看着三皇子朱高燧领命而去,朱棣却俯身捡起了那份奏折,重读了一遍。m.
“荧惑守心是普通天文现象,跟天人感应无关......”
殿内空无一人,朱棣反而莞尔一笑。
“靖难起兵之时,突有暴风雨来临,将燕王府的檐瓦都吹落在地。‘风吹落瓦’还被视为不祥之兆呢...道衍一张嘴,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从,王府的青瓦堕地,便是要用上皇宫的黄瓦了。”
“所以说别的不论,姜星火说的这句话倒是有道理,比那些只会读死书的腐儒强了万倍
!”
朱棣看着空旷庄严的封天殿内挂着的明太祖朱元璋画像,喃喃自语道。
“狗屁天人感应,天下万般事其实都在一个‘事在人为’,是吧,爹?”
微醺的暖风穿殿而过,明太祖朱元璋画像轻轻飘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