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逆清1845> 第212章 保卫名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2章 保卫名教

有了贺长龄的加入,复汉军在湖南的行动变得顺遂了许多,虽然算不上王师一支箪食壶浆,但是原先湘南地区的隐隐抗拒已经不复存在,永州、桂阳、郴州以及衡州很快就安定了下来,且有许多湘南士绅子弟前来投靠。

对待这些士绅子弟,赵源的态度也很欢迎,一律十分欢迎,但是并不会贸然任用,而是让这帮人分别去就读黄埔军校和黄埔政务大学,只要将来能够顺利毕业,都将会进行重用。

这里面的确也有几个赵源前世熟悉的名字,比如谭钟麟、刘坤一、谭继洵、李续宾和李续宜,其中李续宾和李续宜原本应该在湘军中大展异彩,但是由于他们的老师是罗泽南,也使得这些人转投了复汉军。

赵源倒也不担心复汉军或者汉王府被这群湖南人完全占据,毕竟他起家于广东,目前在军政体系里面占据高位的普遍还是广东人,再加上越秀山上的广东士子都为赵源所用,即便再有一个湘湖集团,也不会彻底改色。

相对于广东而言,湖南士绅观望群体相对较多,或许只有等拿下了长沙后,三湘子弟才会大规模投入赵源麾下。

除此之外,汉王府在湘南的三大政策进行得也颇为顺利,赵源毫不客气地没收了那些死忠于满清的士绅土地,还有大片旗田和官田,使得汉王府手中可调配的土地又多了百万亩左右。

“此次太平军路过湖南,裹挟杀戮甚众,郴州府和衡阳府遭遇兵灾影响,不少百姓都逃向了湘北......剩下来的无地贫民倒也不至于完全无地可耕,若是王上愿意在湘南授田,将来进军湘北也会更加顺利几分。”

左宗棠微微叹了一口气,神情中有些愤然。

赵源倒也理解左宗棠等人的心思,他们虽然跟着复汉军反清,但是从骨子里还是自认理学的,对于太平军自然是看不过眼,如今复汉军的战略是用太平军之勇来打开北进的通道,有些合作也是正常,可不代表他们会认同太平军的理念。

说到底,太平军目前所行的这一套裹挟地方百姓,敌对理学名教,还是触犯了这帮读书人的忌讳——若是赵源也这般激进,上来就对理学喊打喊杀,那么也不会得到众人的支持和认可了。

这也再次给赵源提了一个醒,超越时代半步可谓是天才,但是完全超越了整个时代的思想,势必会为时代所不容。

赵源忽然一愣,他轻声道:“我总算是明白庵公的路子了。”

......

“我们跟复汉军不是绝对的生死大敌。”

长沙城,天守阁中,一众人围坐,其中居中的正是先前投敌的刘蓉,一旁则是林则徐、曾国藩与江忠源等人。

刘蓉脸色隐隐有些苍白,他高声道:“对于咱们来说,真正的敌人是破坏名教的太平军......”

对于这个结论,在场众人纷纷点头。

太平军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其根本在于前身的拜上帝教,而此教在凝聚

人心、组织队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此教并非本土宗教,而是变种的基督教,自然不为士林所容,再加上洪秀全多次科举失败,转而对儒家学说深恶痛绝,于是个人感情也被融入到拜上帝教中,于是全盘否定了儒家学说。

因此,从太平军起义开始,洪秀全就跟儒家划清了界限,凡是攻下一城,就令民众上交四书五经予以烧毁,同时砸孔碑,毁孔庙,甚至要求普通百姓无条件信仰拜上帝教,而这一点毫无疑问大大激怒了天下的读书人。

自从儒家大兴以来,天下读书人无不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而太平军则否定了这一切,上下皆以兄弟称之,尊卑关系被彻底否定,自然不会儒学所容。

林则徐皱起了眉头,道:“教匪固然需灭,可赵逆亦不能不剿。”

刘蓉微微一笑,道:“可是穆翁手上不过两万兵马,就算留在长沙防御复汉军,也无疑于以卵击石,穆翁愿意死在长沙,可是怎么不想想武昌呢?太平军此去岳州,其目的恐怕是攻入武昌,北上中原了。”

曾国藩脸色阴沉,道:“孟蓉今日前来,莫非是要说服我等让出长沙?”

“正是如此,但并非让出长沙,而是进行一桩交易。”

刘蓉光明正大地说道:“穆翁虽然不是湘湖理学一员,但也是读圣贤书的,自然有保卫名教之心......而涤生兄,你我却不一样,如今湘湖理学已成分裂之势,可也是乱世存身之道,将来若是大清胜利,我等自然束手就擒,待死而已,总少不了涤生兄的出头。可如果跟着清廷一条道走到黑,真要让我家王上胜了江山,到时候湘湖理学如何自处?你我后辈如何自处?”

曾国藩轻轻叹了一口气,陷入了沉默。

刘蓉这一番话说得很透彻,他站在理学的高度去阐述这件事,自然不会有任何问题——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没有学会存身之道的学派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即便是孔家,面对入关后的八旗,也只能剃辫称臣。

“庵公所为,我也就不多说了,就算是孟蓉,你走你的路便是,可想让我们让出长沙......天底下没有这个道理。”

曾国藩皱起了眉头,言辞激烈。

刘蓉轻声笑了笑,道:“在下今日前来劝谏穆翁让出长沙,并非只是为了我家王上考虑,更多是为了名教所忧......要知道太平军已经北上,可湖北还有兵力抵御吗?穆翁与其白白死在长沙,不如死在武昌,亦或者是江宁,总是为了名教而死。”

“若是太平军取了湖北,届时顺着长江而下,江南或许也保不住了。”

面对侃侃而谈的刘蓉,林则徐眉头则是紧紧皱起,只因对方所说的这番话并非虚言——太平军能从广西桂平一路杀到长沙来,几乎没有能够阻挡的敌人,倘若真要攻下了武昌,也就意味着清廷在湖广的局势彻底

崩盘,到时候太平军也好,复汉军也罢,真要去攻江南,又该怎么抵挡?

除此之外,朝廷对汉人的忌惮已经上升到极点,也反过来导致汉人离心离德,就算是林则徐自己,在经过了昔日鸦片战争之后,对大清朝的忠诚也多多少少打了个问号——他若是真愿意不顾一切为了大清而死,也就不会去面见刘蓉了。

刘蓉意味深长地望向林则徐,掏出了撒手锏,“穆翁,当今天下亦非昔日,朝廷对汉臣既用且防,穆翁所想无非就是生前身后名,可如果没了兵权,只怕穆翁就算是死,也难以摆脱污名了。”

不愧是湖南‘三亮’!

曾国藩心中顿时升腾起了这个想法,先不说对方口舌如何,光是这其中的利弊,就已经分析得明明白白——想当千古流芳的名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些只会一死谢君王的家伙无论如何也没这般手腕。

林则徐沉默片刻,道:“复汉军可曾已经北进了?”

刘蓉点了点头,道:“汉王殿下有足够的时间去拿下长沙,可是穆翁你却没有多少时间,须知武昌已经危险了。”

林则徐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我不能就这么北上,天下人该如何看我?”

“穆翁北上保卫名教,天下人只会称赞,朝廷亦会嘉奖,至于我家王上也曾说过,大人不妨将团练都带走,他绝不会阻拦。”

林则徐点了点头,刘蓉所说的这一切都没问题,即便他丢掉了长沙,朝廷也不会说出半个不字——因为武昌更加重要,倘若武昌再丢失,他手中还有几万兵力,朝廷同样不会拿他如何,说不定还会进一步来拉拢他。

一想到这里,林则徐下意识苦笑不已,他一心想要做个忠臣,却不为朝廷和皇帝所容,如今他要做一个不听调度的军阀,反而会得到朝廷的拉拢......

林则徐下意识看向身边的这个曾涤生,别看此人今日忠心耿耿,可一旦等湘军势大,他又何尝不是朝廷的眼中钉?

在场都是聪明人,因此不等林则徐主动开口,曾国藩便率先反应过来,艰难地说道:“穆翁,或许这也是一条出路.....长沙重要,可武昌更加重要,若是让教匪取了武昌,你我便都是名教的罪人!”

江忠源顿时一愣,开口道:“可是不得朝廷圣旨,这与造反何异?”

“哼,穆翁也是迫于无奈,只要能保住武昌,进而保住两江,穆翁便是大清朝的头一号功臣......可若是丢了武昌,就算战死长沙又如何?”

曾国藩已经完全想清楚其中的利弊,他反过头来劝江忠源,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如今赵逆势大难制,已非我等能敌,还是让朝廷中的大人们来解决吧。”顶点小说

林则徐悠悠叹了一口气,道:“涤生所言有理,纵使朝廷误解于我,可只要有功于天下,又有何妨?”

说完话,他站起身子站在天守阁旁,一如数年前鸦片战争前夕,身影中透着几分萧瑟意味。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