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逆流启明(大明世祖)> 第四十四章大受震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大受震撼

“而且,你们忽略掉一件事。”

张煌言目光炯炯地盯着三人,道:“如果在琉球,仅仅只能补充澹水,恐怕大部分的船只会离去,另寻一荒岛即可。”

“到时候,哪里还有过税可收?”

三个知县立马哑然。

诚然,在以前琉球作为中转站,是船只们最佳的补给场所。

但如今的琉球变成了朝廷一府,还有数千兵马在此吃喝,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供应不足,赶人走。

果然是知府,目光长远。

“此计乃是开中法的变种。”

“那赋税呢?”

“粮食来了,船只也就来了,到的时候他们必然会花钱购粮,补水,乃至于休整安顿。”

张煌言笑了:“只要他们用钱,咱们就能从商铺中收上商税,人越多,商铺的也就越多。”

“到时候何愁赋税?”

“只要粮食充足,驻军不缺粮,什么困难也就会没了。”

说白了,粮食危机解决了,才能考虑琉球府的下一件事。

果然,这件政策出炉后,大量的粮食涌入琉球府,物资瞬间就充沛起来。

军队有军饷能消费,商人水手也有钱消费,对于琉球府经济促进极大。

经济的繁荣,也促使着许多水手在此定居,再不济也安置个房屋歇脚。

许多农夫离开土地,来到港口帮工,缓解了土地紧张的局面,土地矛盾骤减。

二月底,一只来自于朝廷的使臣抵达琉球。

此次作为特使的,乃是上一回的副使朱静。

用的理由也很简单,熟悉嘛!

皇帝如此照顾,百官们自然没话讲。

朱静看着大半年不见的琉球,瞬间大吃一惊。

只见以前破旧的首里土城,此时竟然也开始架起了城墙,有模有样;荒凉破旧的港口,一座座栈桥大起,许多水手们络绎不绝。

若非是早就来过一趟,他竟以为这是沿海哪座港口呢!

不过,破旧的府衙,倒是真实的很。

“臣,琉球知府张煌言携地方官吏,恭请圣安——”

“圣躬安——”

朱静点点头,然后请出来圣旨。m.

一番四六骈文,只有寥寥百余字,端是简单,与往日大为不同。

内容就很简单,要求东海水师,琉球府上下必须配合天使出使日本。

张煌言虽然不清楚这出使目的是什么,但看到从东海水师带来的百艘大船,以及配合的琉球水师,这总归不是一个小事。

酒宴上,张煌言也是儒雅之人,转了几个圈,才问起琉球府一事。

何时从正四品升到从三品?

几个知县也伸长脖子巴望着,他们也听到了风声。

“此时朝廷已经在议论了。”

朱静饮了一杯酒,澹澹道:“阻力也是有的,但八九不离十。”

“如今所议的,乃是何等府才为从三品。”

“哦?”张煌言一喜,随即猜测道:“可是如琉球这般的?”

“没错。”朱静高看了其一眼,说道:“在洪武年间,纳粮20万石以上为上府,上府知府从三品;10万石以上20万石以下为中府,中府知府是正四品;10万石以下为下府,下府知府从四品。”

吞噬

“如今除却应天、顺天二府,余者皆是正四品,两余年还未变过。”

“朝廷中许多人言语,可以纳税百万块银圆为上府,官至从三品……”

“如此,岂不是被江南占据?”张煌言摇头:“据我所知,松江府,苏州府,常州,乃至于扬州府,怕是都会是上府吧!”

“是啊,北官们则认为这是江苏为己谋划,断然是不准的。”

朱静失笑道:“要知道内阁中可没有一个南人。”

这也是绍武朝的特色,中上层官员,内阁六部,都察院、小九卿,南方人寥寥无几。

而在中下层,则多为南方人。

张煌言闻言,心中一暗,没办法,南人都在南京投降了,流放到了广西教书育人去了。

“依我看,琉球必然是稳的,还得加上一个台湾府,以及辽东、绥远、甘肃几个府,越是穷乡僻壤之地,官阶越高。”

朱静毫不避讳地

说出来,让众人一愣。

不过人家出使日本,没几个月根本回不来,到时候尘埃落定,这番话根本就起不来波澜。

又聊了下琉球之事,对于张煌言两个月治理有效,朱静是毫不吝啬夸赞,然后谈到了一件趣事:m.

“前不久,内阁中书,因为脸上带疤痕的翰林,大胆的上书朝廷,直斥奏疏繁杂之事。”

“言语道,一篇题本有千言,翻越一看数十页,有用着不过一二,其余都是废话连篇。”

好家伙!

张煌言等彻底被惊到了。

要知道有资格上书给朝廷的,无不是地方的大员,知府都只能算是勉强了。

这一番进言,直接把中上层的文官都骂了进去,可谓是胆大包天。

“此人叫何名?”

“好像叫作王夫之。”

朱静啧啧道,直到这时他还有些敬佩:

“一番进言,满堂皆静。”

“当时阁老们看到这封谏言,立马跑下皇帝,就像是屁股后面着火一样,生怕耽误了。”

“后面呢?”

“后面,更离奇呢!”

朱静叹道:“陛下闻之,大受震撼。”

“你们想啊,以前的那些奏疏题本,都是阁老们过一遍,附纸一章,写清缘由,提出意见,皇帝对于奏疏字数并不在意。”

“如今被他一提醒,圣上立马去查阅,果真是不假。”

“100篇奏疏,千字以上七十余,七八百字的更不在少数,而这些只需百来字就能言语清楚的……”

“然后呢?”张煌言继续问道。

“然后?”朱静一笑,拍手道:“自此以后,所有的奏疏题本,不得逾越五百字。”

“就连圣旨,如今也不过是寥寥些许罢了,以往你们可是要跪上一刻钟都不止呢!”

张煌言等自然拱手向北,称赞皇帝英明。

朱静在琉球整顿两日,然后就携带大量的船舰,向着日本奔赴而去。

这一次,大明皇帝是为了给日本年幼的将军册封一事,顺便聊一聊日本国王的封号问题。

军威必然是要有的。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