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钱,现房,房本本,是一气呵成。
这年代新房太靠谱了,后世新房你不等个三五年是没有的,你买新房买的只是期房而已。
那里像现在这种现房交易这么快。
张大浑和李恪也选好了房子,他们都对张高兴的投资眼光是十分崇拜的,老板说买了一定不会让他们后悔,他们未来一定不会后悔。
他们盲目,但是张高兴是非常明确地知道,再过二三十年后,这里的房价至少是十五万每平方米起,他们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将轻轻松松千万,他们能后悔了,只是后悔没多买几套而已!
接下来是别墅装修,张高兴用的是港岛装修公司,要现代化的风格,瓷砖啥的要明亮的……
“只要装修得好,钱不是问题。”
张高兴叮嘱装修公司道。
1990年,鹏城的街头满是一个股份公司打出的融资广告。
“春种一颗粟,秋收万担粮。”
该公司不是种粮食的,这句广告词的意思是,你现在买一股,以后会是万倍的收益。
看着这公司融资而吹的牛皮。
老李道:“老板,这公司太吹牛了吧?”
张高兴笑。
“你们可以不买它,但是买其他的公司的股票,我觉得一点也没吹牛。”
张高兴露出神秘一笑。
至于为啥不买这公司,这公司张高兴以前在报纸上屡次没见到,每次ST某家公司,那些股评家们,专栏作者都会拿这个神州第一ST股拿出来说事。
这个广告的公司是原鹏城纺织有限公司,如今更名为鹏城原野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记名式普通股票245万股,每股十元,该公司打出“春种一颗粟,秋收万担粮”的招股广告,这是开启了神州大地路演之先河。
这年代还没有成立鹏城交易所,这些都是通过证券公司挂牌上市的。
他们卖这种纸张的股票来进行融资,此时不仅是鹏城原野,还有鹏城其他一些股份公司也通过如此方式来进行融资。
这些就是后世所说的原始股,一般的股民是渴求而不可得,这时候出现在大街上摆摊一样地卖,但是买的人却很少。
甚至要靠动员干部带头认购股票。
因为股票这玩意那怕是现在的鹏城,这也绝对是个新鲜玩意,一些人们以为这玩意就跟当年的国库券一样,大家买是为给国家分担,是支持国家建设做一些贡献,所以不少老人买。
王石头也在街头吆喝。
就连鹏城发展银行都在街头摆摊卖自家地股票。
甚至一些企业是上门去鹏城的农村家家户户敲门卖原始股票。
这搁在后世真是奇闻,因为后世地新股都跟中彩票一般,中了一签都是发一笔小财绝对是。
九十年代绝对是神州大地是股市的时代,后来有人说这是最好地投机时代,买股票的都发财了,但是这年代许多神州大地建设需要融资。
股市神奇地,不用通过勤劳致富地,莫名其妙地,造就了大批量的第一代富裕起来的人。
却是充满戏剧性的。
因为人们刚开始买的股票那是谁也没当回事,有的人甚至是认为给国家做贡献的,但是这些第一批原始股票,让他们很短暂时间内就致富,一元的鹏城发展股票两个月内涨到24元,这是什么概念,1000元投资,两个月后就是两万四了,鹏城发展又经过复权配股拆细之类的,短短一两年时间里原来的一元原始股值380倍了,1000元的投资,38万收益。
这还用干活吗,这还用辛勤地劳作吗,大家都去炒股啊!
鹏城市掀起了第一次炒股热,先是从摆地摊式的买卖,再是随后沪深先后成立证券交易所,股民可以通过沪深两地,购买新股认购抽签表,获得申购新股的权利。
由于股票热,股票市场是供不应求,股民申购到的新股,等到二级市场挂牌,交易价格都是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增长,这种财富增值效应,吸引了神州大地各地人民加入到新股申购的大军中来。
1992年8月,鹏城交易所发型A股五亿股,预备发售500万张认购抽签表,中签比例10%,根据规定,股民每个身份证限购一张抽签表,每人限持十张,每张中签表可认购1000股,买到中签表,就意味着至少有上万元落入腰包。
8月初的鹏城,旅馆酒店的价格比以前上涨了近五成,邮政局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包裹,里面是数量不等的身份证,而银行里也不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转帐,数十亿元。
上百万怀揣着发财梦想的神州股民,带着不计其数借来的身份证,在8月份涌进鹏城。
遍布鹏城各地的300多个销售点,8号晚上都已经排起了长龙,即使是高温酷暑,排人的人们也是一个挨着一个,不给任何人插队的机会。
……
如此多的人带着数不清的身份证,还有港岛的人也都来买。
那时候买原始股根本买不上,买上都是靠运气。
至于这鹏城原野被张高兴否定的是前世他太有名了,做了神州大地第一骗子,虽然开始让股民赚了不少,但是这公司最终被其管理层给作死了。
“李恪,张大浑,你们要不要从我这预支些工资去买点那街头其他的股票,过段时间你们可就是想买也难咯。”
老板老三神秘地对着他们卖着关子。
可是老板自己不下手,这让这两个家伙很无语。
“老板,你怎么不买?”
“我啊,不赚神州股民的钱,我给自己定个规矩,美帝的岛国的股民的钱我拿起来不手软,咱自己人的钱我靠实业来。”
这刹那,张高兴感觉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
神州股市那对于他而言,那是一块超级大的奶酪,因为就是不炒股,谁不知道那些神州大地牛掰的公司,报纸上天天都是,他只要买,一买绝对是一个准,可是他给自己定下个这么个原则。
他希望这辈子建立的商业帝国,是实业兴邦,不是被别人指着发洋财,吞吃万千股民的吸血鬼资本家。
“你们买不买,最后问一次,我无息借给你俩,最后问一次了,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张高兴说道。
“买。”
“赚了最好,没赚也就是继续给老板打工……”李恪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