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紧急召开会议,商议淮安世家叛乱之事。
消息一出,金陵动荡。
对于大部分金陵土著来说,淮安之乱算不上大事,毕竟比起张士诚和陈友谅来说,这点儿事儿确实不算大事儿,金陵的对手还少吗?
可若是听之任之,这祸乱是否会成为绵延之势,最终影响到金陵呢?
自从朱元璋入主金陵以来,周遭四邻反复叛乱,虽然应天每一次都派出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大将,及时将其击溃,然而余孽横生,即便是以金陵之强,也为之奈何。
毕竟金陵的主力不仅仅要对付张士诚、陈友谅,还要防备更北方的北元。
反叛,铁血镇压,休养生息,从外地来的叛乱,内乱,生生不息。
这就是大明目前的处境,天天打仗,烦不胜烦。
那些说朱元璋日子过得美美的,高筑墙、缓称王一下子称王的人,纯属不懂历史的。
单单坐镇金陵这几年,战死的猛将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堂堂大宋帝国皇帝陛下敕封的伯爵,淮安平章竟然被当地的世家豪强围困在霍山,麾下只有卫队傍身,外无援手,眼看淮安局势岌岌可危。
淮安的世族豪强如此嚣张,你淮安的官府就眼睁睁的看着。
你到底是咱金陵的官府,还是豪强的官府?
你们就心甘情愿的做了豪强的走狗了?
金陵议事堂,大臣们搞清楚事情的缘由后,将目光看向了半仙刘伯温。
你不是江南文人魁首吗?
你不是在江南文人圈里有影响力吗?
朱振跟你关系不是相交莫逆吗?
你就这样看着朱振被人围杀?
国公可是去接陛下了,回头出了这档子事情,让局势弥乱,你这刘伯温可别吹自己是半仙了。
还是说,这其中就有你刘伯温的影子,要知道之前吹捧你的,这些世家豪强可是出了不少力的。
刘伯温如坐针毡,抬头瞄了一眼坐在上首的马夫人,看着马夫人那张阴云密布的脸,对于马夫人现在这表情,一点儿都不奇怪。
朱振可是马夫人实打实的女婿。
这事儿其实跟咱老刘没啥关系,我这样说你们信不?
咱是青田世家。
离着淮安十万八千里呢。
当初咱扬名北元的时候,他们跟着吹捧两句,咱相应的,赞美赞美他们,那是互帮互助。
可这事儿,也只有自己去办。
这个时候,大家都挺忙的,都有一档子属于自己的事情去做。
貌似只有自己,每天闲的很。
而且朱振跟自己关系确实不错。
而坐在一旁的世子朱标似乎也刚知道情况,看似面无表情,并不在乎弟兄伙的死活,但是微微颤抖的长袍,却表现出了内心的愤慨。
见众人沉默不语,朱标站起身来,“密报上说,朱振被世家数万人包围,朱振却能抵住压力,想来现在去营救还是来得及的。
我建议,调集淮安附近的兵马,前往救援。”
诸位大佬看着朱标年轻的身躯上,表现出来的愤慨神色,不由自主的明白了,这位伯爷在世子心里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
诚然,在场的大佬大部分嫉妒朱振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年纪轻轻,就已经裂土分疆,成为一方节度使,大家起先难免有幸灾乐祸之意。
但是想到小伯爷孤身出使姑苏,救援世子,后来又屡立战功,又感觉他有今天的身份和荣耀,那都是他应该得到的。
虽然,朱振那点儿人被世家包围,结局已经注定了,大佬们都闭上嘴,没人说救援已经来不及的话。
起码要给世子殿下留下点希望。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幸灾乐祸之人,比如特务头子杨宪,再比如同样年纪轻轻,渴望高位的胡惟庸。
尤其是杨宪,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你这个混账东西,不是杀我私生子吗?
如今怎么样?
被万军包围,连命都保不住了吧?
怕事最后不被乱刃分尸就不错了。
马夫人看了眼眼下众臣,感觉自己终究是个女儿家,若是千万大军包围金陵,自己领着大家去抗争,去战斗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说起主持大局,终究是差了些。
淮安就是瞅准了宋帝命悬一线,国公要去营救,金陵拿不出多余的兵马的这个时机。
着实可恶。
咬了咬牙,马夫人没有去回应朱标,而是看向了刘伯温,虽然是女性,但是眸子里却闪烁着利刃一般的锋芒,刘伯温心里感慨,“夫人若是从军,必是花木兰一样的豪杰人物。”
“刘先生,众人之中,你最有谋略,你说此事该怎么办?”
刘伯温赶忙起身,心里其实已经断定了张雪年的命运,但是嘴里却依然涩声说道:“回禀夫人,以在下之见,应该抽调淮安附近水师精锐,赶忙淮安,务必将朱振救出来,稳住淮安局势,不然不仅仅淮安危急,便是国公都有被彻底截断在应天之外的危险。”
刘伯温比所有人都看的远,如果淮安乱了,那么朱元璋怎么回来?
朱元璋若是被耽搁一段时间,那么陈友谅和张士诚双线夹击,应天就彻底完蛋了。
谁曾想到,一个小小的淮安,会成为华夏大地的焦点,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应天的命运呢?
说完这一席话之后,刘伯温能感受到,眼前这位夫人的怒气似乎要爆发出来,他明白,若是朱振出事儿,淮安不稳,这位夫人就算是拼死,也不会饶恕淮安的世家。
淮安的世家到底怎么回事儿?
怎么一点儿都不看时局?
你以为眼下是隋唐时期吗?
你们世家要是真的有这能力,当初元灭宋的时候你们去哪里了?
趁着这个节骨眼想要浑水摸鱼吗?
这真的是刘伯温见过最愚蠢的行径。
马夫人虽然愤怒,却知道刘先生是眼前最为清醒的人,所以他希望刘伯温站出来。
刘伯温也知晓,自己不能再等了。
“夫人,淮安叛乱,动摇我应天根基,某请夫人替国公下一支令箭,某愿意率军发兵淮安,营救伯爷。
若是淮安之世家,不堪劝阻,某必让他们血染神州,寸草不生。”
刘伯温还未战出来,却站出来一员年轻俊秀的将领,郭英。
郭英身负重伤,一直在应天养伤。
此时说出这番话来,确实给人一种悲戚的感觉。
随着郭英站出来,应天不少正在养伤的将领纷纷起身,皆愿意领兵去救援朱振。
刘伯温闻言却摇摇头,对着众人作揖道:“诸位将军,万万不可,你们乃是应天的根基,淮安虽然动荡,但是这是影响根基,若是你们领兵出动,使得应天空虚,便得不偿失。”
郭英瞪着眼睛说道:“我与朱振共事过,他虽然年轻,却是世间难得的英豪,若是任由他战死在霍山,我等如何与国公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