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八万斤粮食,不知能救下多少人命。
为了信阳府的灾民。
无论冯永瑞是否情愿借给朝廷这些粮食,江俊彦心里都是颇为感激。
江俊彦站起身来,对冯永瑞施了一礼。
“本官代表信阳府的百姓,感谢冯员外的相助。”
冯永瑞赶忙站起来还礼。
“江大人,您实在是太客气了。”
“老夫祖居信阳府,为信阳府百姓做些事情,本来就是应有之义。”
“对于一些虚名,老夫并不会放到心上。”
“在这大灾的年月,能让信阳府的灾民有一碗粥喝,老夫已经倍感欣慰了。”
江俊彦闻言,不禁笑了笑。
他自然能听得出冯永瑞话里的含义,这是在提醒他城门大街石碑的事情。
我现在已经借给你粮食了。
你就不要再立碑宣扬冯家捐粮的“义举”了。
但此时此刻,冯永瑞竟然还会如此虚伪。
这让江俊彦心里也是一阵来气。
若不是我孙子整出一块石碑,用来宣扬你家的丑事,你会肯借粮?
如今却在我这里装模作样。
既然你愿意装,那我就成全你吧!
江俊彦故意装出没听懂的样子,笑道:“冯员外真是宅心仁厚,高风亮节。”
“做出如此利国利民之事,仍不求名利。”
“本官真是佩服至极。”
冯永瑞闻言,顿时就愣住了。
很显然,江俊彦把他的客套话当真了。顶点小说
冯永瑞也不知道江俊彦是不是故意的,便索性把话说开了。
“江大人,听闻江学士正在城门大街处立碑,宣扬捐粮之事。”
“以老夫看来,此事就大可不必了吧!”
江俊彦摇头道:“枫儿此举,本官是大力支持的。”
“如今马上就要入冬了。”
“但灾情依然严峻,朝廷也是缺粮。”
“你们捐的每一斤粮食,都有可能救下几条人命。”
“如此大的贡献,岂有不表彰的道理。”
“等有暇时,我还要上书陛下,让陛下也能知道各位的功德。”
冯永瑞闻言,脸色又是一变。
信阳府最大的家族,在灾情期间捐赠了八百
斤粮食。
若是让陛下知晓了,岂有不秋后算账的道理?
如今江枫与江俊彦双剑合璧。
这一招也太狠了……
冯永瑞开始呐呐不言。
屁股却像长了草一样,一直挪来挪去。
显而易见,城门口的石碑是必须要立的。
即使冯家借粮八万斤,也不能打消江俊彦的念头。
若是想挽回冯家的名声。
冯永瑞把只能把这八万斤粮食由借变成捐,才能铭刻在石碑上。
但一想到这八万斤粮食回不来了。
冯永瑞的心就感觉在滴血……
江俊彦看着冯永瑞犹豫的表情,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到了这时候,江枫的计策已经差不多成功了。
此前江俊彦忙前跑后的跑了许多天,也没有筹借到粮食。
本来此事他已经打算放弃了。
就在前日,江俊彦已经上书朝廷,号召京城周边的府县捐粮捐物,然后尽快送到信阳府来。
江俊彦却万万没想到。
如此困难的事情,竟然让江枫用一块石碑就解决了。
江俊彦饮了一口茶,内心充满了自豪。
冯永瑞满脸纠结,犹豫再三。
最终还是决定,这八万斤粮食不借了。
全捐。
用八万斤粮食换一个榜一大哥。
又能在陛下面前露一把脸,也算是值了。
冯永瑞捂着心口,用颤抖的声音道:“江大人,为了信阳府的灾民……”
“也为了大人爱民如子的仁心。”
“老夫决定……”
“八万斤粮食……冯家全捐了……”
江俊彦放下茶盏,大喜道:“来人,速速去城门大街通知江学士。”
“信阳冯家捐粮八万斤。”
“让江学士赶紧把冯家的捐赠数量改过来,然后读给宣化城的百姓听。”
“冯家扶危济急的仁爱之心,一定要让整个信阳府的百姓知道。”
江俊彦在心情大好之下,准备再给冯家一个甜枣。
“冯员外,等粮食入库后,本官会亲自写一块慈善人家的牌匾,送到府上……”
江枫在接到江俊彦的通知后,心里立刻乐开了花。
但只有一个冯家捐粮,怎能令他满足?
江枫趁热打铁,立刻派了很多大嗓门的士兵,开始宣扬冯家的捐粮之事。
“信阳冯家,捐粮八万斤。”
“为表彰冯家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义举,巡抚大人特赐慈善人家匾额一块……”
“信阳李家,捐粮六百斤。”
“信阳白家,捐粮五百斤。”
“信阳……”
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围观群众开始赞扬冯家,又对捐粮六百斤的李家开始破口大骂。
排名第二的李家家主得到消息,跳脚大骂了冯永瑞一通。
“这个老匹夫,出尔反尔。”
“说好的谁也不许捐粮,自己倒是先捐上了……”
李家家主发了一顿牢骚后,也直接去了巡抚别院。
半个时辰后,士兵的喊话内容就变了。
“信阳冯家,捐粮八万斤。”
“为表彰冯家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义举,巡抚大人特赐慈善人家匾额一块。”
“信阳李家,捐粮六万斤。”
“为表彰李家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义举,巡抚大人特赐慈善人家匾额一块。”
“信阳白家,捐粮五百斤。”
“信阳……”
几个时辰过后,宣化城内的世家大族,开始了一股捐粮热潮。
众所周知,这块石碑至少要矗立百年之久。
若是自己的家族没有被铭刻在石碑上,落一个刻薄寡恩的名头,子孙都没法抬头做人。
为了家族的名声。
宣化城稍有名望的家族,多多少少都捐赠了一些粮食。
不久后,石碑上便陆陆续续的刻上了捐赠人家的名字,以及捐粮的数量。
江枫派士兵每日大声宣扬。
嗓子喊哑一批,再换一批……
短短两日的功夫,在两人高的石碑上,捐赠家族的名字基本上便刻满了。
石碑上的位置开始不足,仅剩下几个名额。
几个小家族为了抢占这几个名额,差点因为此事打起来。
后来还是江枫居中协调。
让他们量力而行,一起商量出来一个统一的数目。
最后让石匠把他们家族名字并排铭刻在石碑上,才让此事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