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一百四十章 战前恐慌
从上海陆地和黄浦江面上传出轰隆隆的炮声之后,宣示着振国军和日军的战斗已经展开,上海地区的居民随后开始出现了恐慌状况,他们了解振国军的陆军战斗力并不弱于日军,但日本海军的强大舰队却使他们十分畏惧,日本舰队的火炮可以在长江口等地覆盖整个上海市区,日本人若是发起飙来,可以将上海立即化为一团火海。
在日本两艘炮艇被歼灭,和日本义勇团五百民民兵葬身火海和炮弹之中后,上海市民认为这次战争将会立即扩大升级,所以各大港口和码头、车站等地随后都出现了准备逃离上海的市民,民众的恐慌情绪逐渐在街头小巷蔓延,周围四处都是疾行奔走相告的行人,人们带着惊慌失措的神情,以讹传讹,认为日本人很快就要登陆上海了,纷纷组织亲朋好友,准备逃离上海,去内地避战,街头小巷一片混乱,生产生活暂时停滞下来,工人们从工厂返回家中,农民停止了田间作业,商户纷纷关门闭户,清点家中财物。
不过振国军的宣传人员早已分布在上海各地,这些短暂的混乱局面是他们早已预料到的,宣传人员随后便在街头小巷,拿着扬声器、宣传标语、公告告示等,向上海民众宣传此次战争将会局限于海上,日军没有能力轰炸上海和在上海登陆,振国军已向上海增兵一万人,上海是安全的,请大家都回到生产岗位上,继续生产作业,保证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
街头小巷随后也贴满了上海军政府刚刚发布的安民公告,示意民众无需过度恐慌,振国军有能力将战火控制在上海国土之外,各项宣传措施都做到位之后,上海当地百姓出行的恐慌情绪才渐渐得到了遏制,出现在码头、车站等地的人群也渐渐少了起来,但也有部分人不听劝告,还是携家带口地开始逃亡内地,不过总体局势没有出现大的恐慌,社会生产生活也基本正常,随后工厂的工人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劝说下,纷纷返回工业区,工厂的生产也渐渐恢复,特别是军工厂,此时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工人们都慌乱地跑回去之后,兵工厂暂时停工了半天,随后才听到轰隆隆的机器声再次响起。
“这次日本人动真格的了,不知道战端一起,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该不会像甲午战争那样,引起大规模战争,然后又要赔款割地,那可就惨了。”
茶馆、酒铺里,四处都是议论纷纷的群众,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暂时被搁置起来,人们此时只关心这场战争和它可能带来的后果。
老百姓对于这次战争都带有一些疑虑和紧张情绪,当年甲午败于日本人的记忆仍然深刻在他们心间,那一次耻辱的战败后接下来的赔款割地,最终倒霉的还是普通百姓,为了还款,朝廷不得不增加了多项税赋,这些税赋都分摊到了平民百姓头上,这一次对于南京军政府主动挑起中日战争,他们都还有些怀疑振国军是否有能力取得最终的胜利,各种不良情绪蔓延在上海的空气中,带给这座城市从未没有体验过的紧张和压抑。
“甲午一战败于日本之后,我国已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悲惨境地,此次战事,又不知结果如何,要是日本人再度取胜,那我们可都要遭殃了。”
“但愿振国军能打赢这一次战斗,洗刷甲午战败的耻辱,也好让我们这些国人扬眉吐气一下。”
“难啦,日本人的海军舰队仅次于英、法等列强,舰艇数量有几百艘之多,而我军舰队是以原清军老底子组建的弱旅,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对手,日本人就算是在陆上占不到什么便宜,他们在海上可以肆无忌惮地对沿海地区进行炮击,我们这些沿海城市可都要遭殃了。”
“照你们各位这么一说,我们还是早点做好逃离上海的打算吧,晚了那可就来不及了。”
“先看看再说吧,若是日本人真的开始炮轰上海,我们就必须要到内地去躲躲了,或许政府宣传员说的话也有几分可信,日本人也许根本没有能力在上海登陆,他们的舰炮也打不到上海市区内。”
“你们在四川、江苏还有亲戚可以投靠,但我要逃到内地只能去靠租房子过活,日子会越来越艰苦了。”
“哎,等等吧,看看再说,只能期待萨司令能够旗开得胜,给日本人一个下马威,说不定日本人会及时撤兵也没一定。”
虽然政府在安抚民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次战事还是在各地引起了很大的紧张情绪,战争的阴云已笼罩到了国人头上,尤其是振国军统治区内的几个省份,人们更是陷入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之中。
大概是因为近代中国历次战争都以失败告终,每次失败都会向外国赔款割地,造成国家财富的巨大流失,和人民生活的极度恶化,所以这一次战争同样使得国人产生了极大的担忧,担心承受战败的恶果,这一点是自然不可避免的。
李天成发现,现在的国人一提到战争二字,他们心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战败”,如今的国人早已失去了当年汉唐时期的那份自信和底气,完全将自己摆在了一个弱国平民的位置上,在日本这样国土和人口大大少于中国的小国面前,已完全失去了自信心,不敢轻易言战。
自鸦片战争以来,万人敬仰的天朝大国便从此跌入了史无前例的低谷,国人似乎已习惯了低头做人,形成了胆小怕事的懦弱性格,逢事都希望低调一些,遇到战事都主张逃避,而日本等国嚣张跋扈的气焰则日渐高涨,遇到两国产生纷争时,国内当权者和普通百姓高调地都主张以武力解决。
日本不但对积弱的大清频频动武,而且对于欧洲列强的俄国,也不惧以武力相抗衡,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这与日本近代历次战争的完胜后形成的自信心是大有关联的,日本人自甲午以来,屡战屡胜,获得了大量战争赔款和海外利益,使得他们的信心和胆量越来越强,不惧怕任何人的挑战。
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敢于挑战美国,主动发起珍珠港之战,也是基于这种心态产生的过渡膨胀的自信心,因为日本对比自己大很多倍的中国,国力比它强的俄国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对于美国他们也产生了同样的心理,认为美国也会像中俄那样被日本打败,但历史不会永远按照一个模式延续下去,日本人最后栽了,因为他们真的碰到对手了,又或许是因果报应,他们最终尝到了失败和沦为别国操控的恶果。
所以现在国人缺乏的已不是战争所需的武器装备和财力物力支持,而是与日本开战的勇气和决心,胆怯而缺乏自信在这次开战之后不久,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多数人期盼战争尽快结束,而鼓足勇气决心要与日本人死战的人少之又少。
李天成意识到自己的到来,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振奋民族精神,解决人们心中失去已久的那份自信心,让他们重新回归到一个大国臣民应该有的敢于应对挑战、敢于面对艰难险阻的心态上来。
所以对日本一战是李天成毫不犹豫地做出的决定,他此时就是要依靠此战开始渐渐恢复国人的自信心,让他们了解日本人和列强不是不可战胜的。
李天成和军政府高层详细分析过日本目前的国力,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实力,认为日本陆军想要全面对中国开战,他们还不具备相适应的工业生产能力和财力,一旦进入旷日持久的僵持战,他们必当会被拖垮而战败。
而日本的海军只能取得制海权,对于陆上战争帮助不大,所以日本人此时也根本没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能力,而只是想在盘踞中国东北的同时,将魔爪渐渐伸向华北地区,然后慢慢一点一点地蚕食中国的领土。
他们的做法是温水煮青蛙的办法,而不是一口吃一个胖子,日本人也知道他们一口吃不下中国这块大蛋糕,要慢慢地吞食才行,要是动作过大,将水烧得过热,那只青蛙会很快跳出锅子外面去,逃离自己的魔爪之外。
综合分析之后,李天成认为日本不会派兵在上海沿线登陆,那样等待他们的将是中国军队把他们拖入的持久战,他们占不到便宜,最后只能败退收场,还会导致耗费财力过大,而使得国力逐渐衰竭的后果,日本人不敢冒这个险,他们追求的是稳步推进的大陆政策,一步一步地使日本壮大起来。
另外南方大片地区还有列强各国势力存在,日本想要在这些地区用兵,一定会引起这些国家的强烈反对,甚至是出兵干涉,所以日本必定不敢将战争扩大到广大中国内地地区,树敌过多,也是日本要避免出现的局面。。.。
更多到,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