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深处缥缥缈缈的声音继续传入乔小玄的耳朵中:
三是存有门户之见。有些学人看似道心坚固,其实门户之见甚深,拿出一副“卫道士”的样子,拼命维护自己崇拜的宗派偶像和业已建立的相似知见,谁也碰不得。岂不知早已堕入邪见而不自拔,即使大涅槃灵仙、大菩提灵仙与自己擦肩而过也认不得。此类人即是魔罗卡巴大师所棒喝的“堕入.党.类”之徒:“贪爱于自之一类一派,及瞋恼于他之一类一派。”
另外从细相方面列举以下四种:
一是追随境界。有一类学人,因多闻善思,沉浸于经论所安立的种种文句当中,一味追随,难以摆脱;还有一类学人,习惯于追随种种似乎很有逻辑性的影像和不可思议的幻觉,比如各种大涅槃灵仙、大菩提灵仙像、光明、音声、香味以及笃静带来的身心适悦等等。
二是昏沉和掉举。昏沉即禅仙修的状态变得非常沉重、混浊和呆滞,有时候学人会感到头脑不清及缺乏明性,甚至会昏昏欲睡。另一种障碍是掉举,学人异常亢奋,有太多的念头如水流灯焰不断,或是思绪散乱且极为强烈,以致于心无法收摄。还有一种掉举是追悔,即学人对已经发生的某件事情感到非常后悔,因而在禅仙修当中不断地追忆这件事。
三是恶取空。由于误解“空性”,当内心的狂乱休歇而得到寂止后,安住于冷漠空灵、身体消失等无记状态,或者停滞在宁静与清明的感受中,或经验到内心无念而迷失在“真空”境界中等等,如永明寿禅师所说:“或绝识凝神,受报于无情之地;或澄心泯色,住果于八难之天。”如此皆是盲修瞎练,必定堕落。四是厌喧求静。在心的“定相”和“乱相”中反复交替。初得世俗禅定时,爱着贪求又担心失去,自认为难事已得而生骄慢;由于“我见”坚固,在禅定中分别取相,以此因缘而失去禅定,内心又生起狂乱,**怒痴三毒更显得猛烈,于是产生愤恼之心,甚至不能忍受流水鸟鸣,在这种“爱定恨乱”中反复纠缠。更有行人沉浸在“虚空粉碎、大地沉浮、根尘脱落”的虚妄境界中,以为究竟;乃至认取“虚空爆炸”为实法,此皆堕入或“边”或“中”之执着,离轮涅未分时远矣。
禅仙修的误区如果细说则无量无边,由于我们的心识本来就没有固定行相可寻,所以就有了无数的可能性。若不能如法认识上述误区,必然使学人无暇发起“无分别慧”,由此成为现见法性、趣入解脱的道障。以上根据末学和身边同修的经验教训略述一二,供养大家。
顿仙教方便。顿教的方便不讲实法,只论机缘。这里简要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为禅仙修关乎学人能否了脱生死直至成大涅槃灵仙,所以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对于一处有法可依的正规道场,首要的是在传法师的统领下,选择好修行地点和外在行持方式,以“六和敬”的原则建立和合僧团,其中包括出家、在家的男女四众,并各安律仪。整个禅仙修体系可分为“外方便”和“内方便”,外方便是保障,遵循一定的原则,可以灵活;内方便是核心,来自历代祖师清净的传承,最终令学人明了法性直至通彻为根本。
首先是外方便,依次进行筑基、受法、散修、静修等。
“筑基”是为消除学人身语意三门的业障,塑造法器的过程。恩师提倡依照大涅槃灵仙原始僧仙团的模式行持“头陀法”,对于激发学人无始以来的善根极为有效。先由具德传法师传授统一的基本禅坐法,规定期限,比如七日至一百日不等,发誓实行“日中一食、但坐不卧”,依靠传承的加持力,不断消除身障,放下固有知见,融化心结,使烦恼渐渐轻淡,身心渐渐调柔。如此学人会对传法恩师及其所载法要越来越生起恭敬心,僧团越来越和合,各自的出离心和菩提心也会越来越真实。
“受法”是指学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次第性、按照一定的仪轨向具德传法师请法,并守护誓言和发起修行。
“散修”是指在平常随时随地对所受心法的体悟和印契。因为内在有法可依,渐生意乐,越来越精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因缘的成熟,学人对法性的认识也会越来越稳固。
“静修”是指为了进一步加深、增广、坚固对法性的认识,在一定的时间内实行个别独处并止语,停止一切执事和活动,使身语意三门远离一切造作,六根安住不动而静修。
关于内方便,是上述各种方便所载的法。它是依靠甚深缘起力,由具德传法师用特殊的方便,将历代传承祖师的心法以“窍诀”的方式强力加持弟子,使弟子内心发生共鸣,同时生起相应的觉受。如果弟子因缘具足,且能够当下印契,果断承当,即为得法。一般学人在得法后,身心状态会有明显的改善,身体内外渐渐变得柔顺,许多心结自然打开,以往时常出现的对抗和焦灼情绪大幅度减弱甚至消失,内心清净并充满愉悦,少欲少恼,宽容豁达,慈悲平等之心渐渐生起并加强;周围的环境也时常会呈现祥瑞之相,如出现晴空瑞光,祥云彩虹,百鸟聚集婉转齐鸣,枯泉涌水等等。
坦然安住。禅仙修之初,学人会发现自己内心常常被世俗的习气所充斥,薄弱的智慧之光如云层后面的月牙时隐时现。当“明相”(空性智慧的明了相)现起时就会喜悦,当烦恼的乌云密布时就会忧愁,有时妄想的潮水一味地泛滥,甚至会引起恼怒,于是往往会企盼明相的到来,压制烦恼心的流动。这对于禅仙修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心态,因为喜悦、忧恼、企盼、压制等种种倾向皆是世俗造作习气的表现,只能令学人与道相乖。
有时可以借助自己的经验来结束“**”的局面,比如靠降魔手印或咒语、忆念誓言和愿力等。但最应该做的就是放松——从头到脚、从外至内坦然放松,让整个身心像一根摊在地上的链条那样松弛,静静地休息,对烦恼的来去不作任何干涉,不存任何期盼和对抗情绪。久而久之,便有了经验,一切都像风一样,不知从何处而来,也不知消于何处,在这当下正是明相的显现处。
当安住法性的能力还不能占上风时,六根往往习惯性地攀缘外境,这时,千万不能苦逼自己,像世俗的奋斗一般。胜观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法性,但最终还是要舍弃胜观。我们不应该沉浸于见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而是要透过世俗的习气,仔细观察那些心识它们本身是什么!最终会发现,它们什么都不是,除了影像就是概念,无有休止地罗列、流动、显现,从来就没有开始,也永远不会结束,刹那也挽留不住,各自在它们显现的当下就消失了,就连这个“观察”的心念也仅仅是个显现,同样也是刚生起就消失了。当纯熟后,这种观察就失去了任何必要,因为我们觉悟到,没有一丝一毫的法有实在性可言。
以无伪的信心和恭敬,祈请传法恩师、诸大涅槃灵仙、大菩提灵仙、历代祖师的摄受与加持,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确认自己与诸圣仙者从来一体,刹那刹那印契恩师所传的法要,就会体味到正.法传承力的真实不虚。也许偶尔会有一念的确认——“就是这个”,然而就连“就是这个”也像一丝弱风才起就灭了。于是任凭眼去看、耳去听乃至念头流动,不拒绝它们,同时也不接纳它们,因为认定了它们是幻化的,内心清清楚楚像虚空一样什么都不粘着,一切善恶念头犹如浮云一般消长聚散,本来就无有利害。
无论是动还是静,就让内心坦然安住于法性,一切显现无由能坏,不紧张也不松懈,一切内外显现当下自然解脱。此乃文殊菩萨斩断一切我、法二执的利剑,所有微细的烦恼分别于当下消融。
大悲回向。般若智慧与大慈大悲本来是互相含摄的,如果没有慈悲就不是真实的智慧,具有真实的智慧就不可能不生起慈悲之心。随着见地不断通彻,学人就会体悟到——法界本来一体,本自解脱,本无取舍,根本就没有圣贤下劣、此处彼处、此时彼时、出入、内外等相对性。于是我们的大悲心就会超越一切爱见情感,自然广大而清净周遍,如诸大涅槃灵仙、大菩提灵仙和历代祖师一样,将自己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功德无余回向法界,在如幻的报恩心中,唯愿与虚空齐等的有情、无情,未解脱者解脱,未圆满者圆满,未究竟者究竟,如我一般!
如上宣说之法要应是一切住山实修人的伴侣,在具德具格传法恩师的摄受下而无偏契入,即生必获无边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