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天理教暴动
根据历史考证,在古代中国,摩尼教的发展混合有道教、佛教、白莲教、伊斯兰教等成分。五代十国、宋、元、明农民起义常利用为组织的工具。往往尊张角为教祖。
张角是谁?
黄巾起义的领导人,真真正正的道家中人。
所以,即使是方腊起义与元末农民起义同样也是有着道家自由主义的因素。
至于天理教暴动背后更加离不开道家的因素。
天理教暴动就是天理教武装暴动。
天理教武装暴动虽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暴动,但因以“杀害官兵,以应劫数”及“若要吃白面,除非林清坐了殿”等口号来作动员,群众基础不广泛,不牢固,缺乏斗争准备,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加以交战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失败在所难免。此次暴动以不足百人之京畿低层劳动群众,竟敢冒险“直犯禁阙”,试图夺权,确如嘉庆帝在《遇变罪己诏》中所说,为“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对封建统治者是一次沉重打击。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至十二月,林清、李文成领导豫东、京畿天理教的武装暴动。
天理教系白莲教之一支,原名荣华会、龙华会,又名八卦教、白阳教,是直、鲁、豫众多民间秘密宗教组织中最大的一个。支派甚多,因师承不同,各成系统,互不相属。嘉庆十三年,荣华会以邪教罪被查禁,教首宋进耀等被判刑。林清接任教首,改称天理教。经过3年的传教、组织活动,至十六年,各地林立的八卦教分支,均为林清及九宫卦首李文成组织起来,共有教众数万人。李文成“统领八卦”、“兼理九宫”,林清则任最高教主。十七年正月,林清、李文成等各重要卦首,在河南滑县(今滑县东)道口镇(今滑县)开会,做武装暴动的组织准备:分封了“三皇”、“八宫王”及“六十四卦伯”,使宗教组织与军事组织统一;议定了旗帜、服色及口令,规定暴动部队共举白旗,白巾裹头、系腰,以“得胜”为口令,并讨论了暴动计划,预定十八年九月十五日三省教众同时暴动。届时由林清率直隶教众袭击北京皇宫,推翻清王朝;李文成、冯克善分别在豫东、鲁西攻打官府。十七年十二月,李文成至黄村又与林清议定,从河南选派精兵1000,伪装商贩,暴动时来京支援林清。此后即开始行动准备:动员教众,分发旗帜及打造兵器等。
李文成命军师牛亮臣在大任山(今浚县东)打制兵器,泄露机密。十八年九月初五日,滑县知县强克捷逮捕李文成,并用刑断其双足。滑县天理教众遂在李文成之妻张氏等率领下,提前暴动,聚众3000人于初七日攻破滑县城,救出李文成,杀知县强克捷等官吏。山东曹县、定陶、金乡等地教众群起响应,亦提前暴动。当年恰逢大旱,大批饥民因无法生活,多参加暴动,杀官围城,攻占曹县及定陶二城。清朝命直隶总督温水惠、河南巡抚高杞及山东巡抚同兴,率军会攻暴动队伍。李文成为应付清军合击,未能按预定方案出兵支援林清。林清不了解李文成被捕及豫东提前暴动事,仍按原计划于九月十四日派陈爽、陈文魁各率一队数十人,化装进北京。十五日午,在太监刘得财、张泰等接应下,分别由东华门及西华门进攻皇宫。陈文魁一路攻入西华门内,曾在隆中门、中正殿、养心殿与清军战斗,但众寡悬殊,河南援军又未能如期来京,故大部被歼。仅进攻东华门的一队受挫后撤回黄村。清军由俘虏口供中知林清在黄村,于十七日逮捕了林清,二十三日将其杀害。嘉庆帝因温承惠等作战不力,改以陕甘总督那彦成为钦差大臣,陕西提督杨遇春副之,指挥陕、豫、鲁三省清军及八旗健锐、火器二营,会攻李文成;清军采用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两手并用方针,一面集中兵力进攻,一面宣布“但诛叛匪,不诛邪教”,并严令“地方官不得以教匪滋事概予株连”(《那文毅公奏议》卷28)。十月二十七日,清军攻破滑县外围重要据点道口镇,并进而包围滑县城。此时山东、直隶境内暴动部队已被击败,清军收复曹县、定陶,并在雄县(今属河北)俘获冯克善。清军对滑县城“围三缺一”,留出北门。李文成乘车潜出,收集溃散教众4000余人,攻占辉县司寨(县西太行山口要隘巡检司寨),企图向山区发展及与滑县互为声援。清宁陕镇总兵杨芳,协同尚书托津所率吉林、索伦兵,以佯败诱敌战术,设伏歼灭了由司寨进攻卫县(浚县西北50里,废卫县旧城)的2000余人暴动部队,并乘势攻占司寨。李文成自焚。清军集中兵力日夜环攻滑县城。十二月初十拂晓,清军以火药爆破城墙,打开突破口,冲入城中。
激烈巷战至夜,暴动部队余部3000人突围未成,被清军全歼,暴动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