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玄幻>家里养个狐狸精> 第726章 相见时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6章 相见时难

苏蝉不可置信的看着胤空,似乎不能理解为什么他竟然会在王远山认怂的情况下反而退缩。?w?w?w?.?b?i?q?u?ge.cn

李云东却笑了起来,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笑道:“这个叫胤空的倒有几分决断力,这时候果断放弃才是明智之举。”

苏蝉奇道:“这话怎么说?”

李云东笑道:“不放弃还怎么办?还能逼王远山入阵么?天下第一人跟你认怂,你如果以为人家是真的怂得没有真本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不管怎么样,逼得传说已经死去的王远山现身,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收获了,虽然没有试探出他真正的实力,但是逼得王远山不敢入阵,这回去他也能交代了。”

苏蝉呀的一声,点头道:“我明白了,跟丁楠之前的见好就收是一个道理!”

李云东呵呵笑了笑:“没错,是这个道理。”

两人在山崖上嘀咕着,玄天派的弟子们见胤空被王远山郁闷得不行,只好回到人群中,胤空一脸怨恨的看了一眼王远山,暗自咬牙切齿,他的如意算盘全部都被这个横空杀出的家伙给搅乱了。

但诚然如同李云东所说,他自己也并不是一无所获,反正这一次来只算是一次投石问路的“拜山”,说来自己这一次也算是有功无罪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胤空果断不再跟王远山继续纠缠,他怒哼了一声,对张灵拱了拱手,说道:“张灵真人,我们想祭拜先祖,还请带路!”

张灵也松了一口气,对方既然提出要公然祭拜先祖,就说明眼下不会有“造反”的行为了,而且对方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去路在哪里,但让他们带路,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妥协。

当一个门派表现出足够强大的实力时,自然对方就会客客气气,规规矩矩的按照礼节来办,可如果此时王远山不冒头,那对不起,先打得你服帖,然后再让你带路,那样的话,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管怎么样,眼下这一关算是过了,张灵心里面很清楚,自家掌门现在正在闭关最紧要的时期,虽然偶尔阳神出游一下,四处关注一下天下大事,但是他这个时候绝对不会出关来插手这些事情,哪怕山下打得翻了天,他也不会出来,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还在,正一教就不会倒,可如果自己贸然现身,而实力又不够的话,那一旦自己被击倒,那才是万劫不复的滔天大祸。

有时候,认怂是一种境界,大丈夫能屈能伸,龙可潜匿于九地之下,也可翱翔于九天之中!

张灵眼下掰着指头算都能算得出,还有一些日子就要到春节了,过了春节,就已经正式立春了,立春之后便是雨水。

天地宇宙之中,雷始于水,雨水一落,万物滋润,生机盎然,天雷乃生,随后天雷一降,惊蛰立起,万物生长,蛇虫触动,地气上升,天气下降,正是渡雷劫最好的黄金时间。

稍微有点经验的大修行人都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当中修行最黄金的时间便是早上清晨那几个小时,而一年之中最好的修行时间就是惊蛰开始,春分随后的这两个节气。

过了惊蛰,便是春分,春分之后便是清明,自古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由此可见清明时期雨水过剩,空气中湿气极重,而修行人是最忌惮湿气入体的,在这个季节渡雷劫,无疑是很傻很天真的行为。

而清明过后便是谷雨,顾名思义便知道雨下得更大了,而谷雨之后便是立夏了,天下修行人没有哪个会闲得蛋疼等到夏天去渡雷劫。原因很简单,因为夏天虽然是生机最旺盛的季节,但一旦打雷,威力太大,这时候渡雷劫风险倍增,而回报却不见得也是倍增。

至于到了秋季和冬季,那真是傻子才会在这两个季节去渡雷劫,秋季是万物凋零的季节,生机衰弱,这时候渡雷劫,事倍功半。而冬季就更不用说了,一丁点儿生机也无,被雷劈了也是白劈。

因此,此时修行界顶尖的金身修行人眼睛早就已经瞄准了“春分”和“惊蛰”这两个时间段,都在摩拳擦掌,养精蓄锐准备渡雷劫。

在他们看来,只要雷劫一渡,那他们的修为就会大大提升,甚至是成倍增加,甚至如果渡完九重雷劫,那就直接跃入到飞仙的第九重天境界了,哪怕最低都能当个人仙!

一旦成了在世人仙,那真是“九转逍遥道果全,三千功成做神仙。金丹玉简宣清诏,鹤驾云车赴洞天”了,在人世中玩得还不够尽兴,那就继续玩,哪一天要是玩腻了,随时都能飞升进入九重神宵天,到仙界去看个热闹,凑个新鲜,从此与这人世间便再无瓜葛了。

对于张天师这样在娘胎里面就开始修行的内室子弟,他们修行的唯一目的就是飞升成仙,去往仙界,因此在他们看来这种玄天派与龙虎宗的争权夺利只不过是世间小事,远远比不上自己渡雷劫来得重要,因此他们这样的修行人要准备渡雷劫的话,早早的就会提前做好准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渡天雷劫。

只有像李云东这样的修行界“新丁”才会跑动跑西,打生打死,一点儿也不为渡雷劫做提前准备。

因此张灵也知道,王远山这次如果硬是记仇不冒头的话,那他们就惨得不能再惨了,龙虎山只怕甚至有可能要易主,就算不易主,万一惊动了张天师,耽误了他渡雷劫,那也是伤不起的。

张灵此时见对方服软,她也很快借坡打滚,趁势下台,倒是不失礼节的带着胤空往山下走,她在经过丁楠身边的时候,颇为赞赏的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礼,说道:“丁真人,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前往我们祖庭一观?”

丁楠闻言大喜,她是一个功利心极强的女子,无时无刻不想着壮大自己的实力和势力,在她看来只有自己不断壮大,才能确保眼下这种幸福日子才不会离自己而去,因此她眼巴巴的跑到龙虎山来,就是想在天下群雄面前露个脸,可没想到一路上耽搁了以后,竟然阴差阳错反而让正一教落了自己一个好!

丁楠连忙点头,一时间甚至顾不得矜持的笑道:“天下道法出正一,我正想参拜一下三清大帝呢!”

丁楠这个马屁拍得一时间场上无人不面露得色,便是与丁楠有过节的玄天派弟子也都多看了丁楠几眼,似乎觉得这个女子此时看起来仿佛顺眼了许多。

山顶上的苏蝉听见丁楠这话,忍不住皱了皱鼻子,说道:“丁楠真是的,这么肉麻的马屁都能拍得出来,受不了!”

李云东却微微笑道:“这也不算是马屁,天下道法出正一,这句话虽然有溢美之嫌,但是也是有几分道理的。毕竟现在的正一教已经融合了古往今来许多的修行门派,而且从中华道教的历史上来看,也没有比正一教更早的道教门派了,若论影响力,正一教当得起这一句话。”

苏蝉奇道:“是么?我记得看电视的时候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呢,倒是没听说过天下道法出正一的说法。”

李云东呵呵笑道:“你的东西都是你师父教给你的,你师父恨正一教恨得要死,能跟你说这种话么?再说了,电视里面能当真么?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话才是真正的以讹传讹。这是金庸杜撰出来的一句话,没有金庸的小说,没有《少林寺》这部电影,少林寺绝对达不到现在这样的境界和规模。在金庸看来,中华武术是古代厉害,越往近代便越不行,可实际上恰恰相反。”

“我们中华武术最巅峰的时期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这个千年不遇的大乱世是中华武术的巅峰,出了神枪李书文、神拳李洛能、半步崩拳打天下的郭云深、太监高手董海川、八卦宗师程廷华以及七十岁以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国术大宗师李存义,更不用提天下第一手的孙禄堂、以及与孙禄堂齐名的尚云祥、薛巅等人了。而这个时候少林寺在干嘛?这帮秃驴的少林寺都被人烧了!你听说近代哪个少林寺有闻名天下的武僧么?往前看一百年,佛家最赫赫有名的武僧就是海灯法师,可惜人家跟少林寺八竿子打不着边!”

苏蝉呀的一拍巴掌,气呼呼的说道:“原来电视上都是骗人的呀,以后我不看了!”

李云东笑了起来:“你忍得住?”

苏蝉对李云东扮了一个鬼脸:“电视欺骗了我的感情,我嫌弃它了,不要它了!”

李云东哈哈一笑,他实在是爱煞了苏蝉的这份娇憨,她这副做派要放在其他人身上,那当真是让人毛骨悚然的做作,可偏偏在她身上却有着说不出的纯真和妩媚,这两种气质糅合在一起,让李云东对她痴迷爱恋得无法自拔。

李云东笑吟吟的拍了拍小丫头的脸颊:“好好,记住你说的话啊,回去以后要是让我现你偷看电视,哼哼,家法伺候!”

苏蝉吐了吐小香舌,心中忽然有些后悔起来,她怯怯的看了李云东一眼:“我,我在电脑上看不行么?”

李云东哑然失笑,正要与她说话,却见场中原本剑拔弩张的玄天派和正一教的弟子都纷纷下山,丁楠也跟在队伍后面,她门下的弟子们倒也识趣,此时终于没有再喊那厚颜无耻的口号,倒是宋国华实在是有几分急智,临时编了一歪诗,让弟子们大声喊了起来:“天下道法出正一,修行功成在五华。五湖四海皆大道,天下真人是一家。”

他这诗虽然平仄不通,但是两派弟子无论老幼都听了面露微笑,心中满意,之前的火气都消散了许多,胤空更是笑吟吟的与张灵交谈了起来,常人看了根本看不出两边刚才还险些恨不得杀得对方形神俱灭。

李云东看着他们这一副表面上一团和气,可实际上却口蜜腹剑的样子,暗自摇头,一旁的苏蝉却没有注意这些,她拉扯着李云东的衣袖,一指这群人当中奇道:“呀,我好像看见约翰了?”

李云东之前与日本人斗法的时候,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对手身上,而且场边上千人,他哪里注意得到藏在人群中的约翰。便是刚才,他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丁楠和王远山等人的身上,谁会去注意场边的人呢?

“嗯?约翰?”李云东一愣“他怎么会在这里?在哪儿?”

可这时一群人已经下了山,走得远了,哪里还能看清楚一个藏在人群和树林中的人是谁?

苏蝉犹豫了一下,说道:“已经看不见了,也许是我看错了吧?不过,当时看背影挺像呢!”

李云东笑了笑:“我倒是看到奥尔芭了,好像她在丁楠那里混得还不错,总算丁楠还有点人性,没有对她下手。”

苏蝉眼珠一转,目光一动,再次向场中看去,她却忽然间现场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多出了一个人。

这个人衣裙飘飘,长如瀑,眉心一点朱红的美人痣,一张小巧的瓜子脸容貌惊艳绝伦,这个美人儿定定的站在原地,双眼死死的盯着场上的王远山,目光幽怨痴情,仿佛一潭秋水。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傲无霜!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