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朱可夫的选择
这是朱可夫自从参军以来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无论他做出怎样的努力都是无用功,无论他有什么样的想法,斯大林都会制止,当然了,前提是他的想法不是关于进攻。
斯大林的考虑朱可夫也渐渐的猜到了,可对于朱可夫来说,这根本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是他无法改变的结局。
偌大的压力瞬间砸在朱可夫的身上,朱可夫又能怎样?虽然别人看起来有同情朱可夫的,也有拍手叫好的,更有不闻不问的,各种各样的压力都齐聚在朱可夫的身上,这一刻,朱可夫有些无法承受了。
他觉得自己身上背负着的压力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多到那根本就不属于他的压力也全都放在了他的身上,他只是一名将领,他的任务并不只是打胜仗,除了带领部队打胜仗以外,他还要在兵败的时候尽可能的让自己的部下存活下来,让自己祖国的军队不至于全军覆没。
“下令部队向列索西比尔斯克方向突围。”
忽然间,朱可夫猛然下令道。
现在的他已经频临崩溃的边缘,他已经无法再去听信斯大林的命令,他必须要下令部队撤退,否则的话对于苏联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灾难。朱可夫无法想象三百万大军被歼灭之后,中国人会怎样。
但是朱可夫想象到了当三百万大军被歼灭之后,苏联的未来将会是怎样,朱可夫很热爱自己的祖国。他不想看到自己的祖国就这样被中国给征服,他还记得年少时他的理想。
斯大林的决策并没有错,可是朱可夫的决定也没有错,在两个都没有错的决定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却发生了致命的错误。
一方要求全力进攻,打掉北集团军群的进攻锐气,力图保住苏联的国际地位,争取更多的援助,同时也要保住苏联中部地区的各种兵工厂,为日后的抵抗攒下资本。
从大局上来说,斯大林的这种决策并没有错误,若是斯大林同意朱可夫后撤,那才是天大的错误。
可是反之而言,朱可夫的决定也没有错。身在前线的他。深知道这仗在继续打下去会是怎样?他知道仅凭着这点兵力以及这点武器是根本没办法打败中国人的。与其全军覆灭,倒不如暂时撤退,给部队点喘息的时间。修整好了之后再以退为进,步步抵抗。
关于这件事情也是后代历史学家们最纠结,分歧最大的一点,无论是支持斯大林的,或者是支持朱可夫的,他们都无法去抨击对方的决策是错误的,因为谁都知道,他们两个的决定都是正确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关于这件事情在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历史学家们不跌不休的争论了近百年的时间。直至随着九十九年的档案封存期结束之后,中华帝国的军事档案慢慢的开始揭秘,历史学家们才知道了当时的真实情况。
无论是他们通过苏联老兵来了结当时的情况也好,或者是去询问中华帝国老兵在当时的情况,所有人都不知道当时伊尔库茨克战役的真实目的,更是有人抨击中华帝国当年的一把火,让数百万公顷的森林毁于一旦,从而导致这里在十多年的十年内寸草不生。
更是导致以伊尔库茨克为中心的绝佳生存地带成为了人烟稀少的无人区,其中的一些事情他们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当年那把火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是有人猜测当年中华帝国在围剿那一百万苏联红军的时候,因为耗费时间太长,加上部队弹药短缺,外围还有第二层被包围的苏军,于是他们便选择了用火烧死敌军,从而可以抽出兵力对付外围的苏军。
但是这一说法很快的便站不住脚了,因为当时负责围攻最里面被包围苏军的两个军的步兵,在放完火之后便神秘的消失掉了,剩下的战役基本上都是第五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的一个预备役军在进行。
这一点也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所有人都想不到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刘令在正是用兵的紧要关头,甚至不惜放走朱可夫剩余的一百余万部队也要把那两个军的部队给调走。
因为当时在苏联远东地区,也就是现在中华帝国的北区,除了伊尔库茨克周围以外并没有发生其他的什么战斗,而这两个军也神秘的消失了长达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时回到眼前,当朱可夫下令部队撤退的时候,朱可夫的司令部内,哪怕是他的心腹爱将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个个惊讶的瞪大了眼睛的看着朱可夫。
杂乱的头发,不知道有几个礼拜都没刮过的胡子已经有将近一厘米的长度,整个人看上去没有一丝的精神头,一副颓败的样子。
“朱可夫同志,我们这样做会让斯大林同志很不满意的,这不符合斯大林同志的指导思想。”
一名朱可夫的心腹爱将急忙跳出来制止道。
虽然他是站在斯大林的立场来制止朱可夫的,可他是朱可夫的人,这一点谁也无法否定,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个司令部内也有斯大林的人,他怕万一到时候那家伙把这里的情况汇报给斯大林,而他们这些人又没有制止朱可夫的话。
那么最终倒霉的将不只是朱可夫一个人,他们一圈人都要跟着倒霉,而且还是那种想不到的结果,如果枪毙就是最严重的极刑的话,那么他们将有可能要牵连到家属。
所以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他必须要站出来劝一下朱可夫,这已经关系到立场问题,说句不好听的,这已经涉及到了政治问题。
“朱可夫同志,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也很理解你的作法,可是你觉得我们从列索西比尔斯克撤退能成功的突围出去吗?要知道我们面临着的可是全副武装的敌第五集团军,他们基本没怎么参加战斗,而我们的士兵又没有很好的武器装备。”
朱可夫刚想反驳自己手下,不曾想到副政委却忽然站出来开口道。
朱可夫等人很是疑惑的看着副政委,有些摸不着头脑,远东军区司令和政委都是朱可夫,这也是当初斯大林为了把权力都交给朱可夫,可以让他放心抵抗的作法,但是那个副政委却是斯大林派来的人。
虽然名义上这个副政委归朱可夫管,但是实际上呢?政委系统的人跟军事系统的人向来不和,虽然名义上听令朱可夫,可暗地里他却再向斯大林汇报情况,真有什么异常的话,他这个副政委甚至可以先把朱可夫拿下,然后再去临时任命一个司令。
现在副政委说出这样的话,朱可夫等人怎能不惊讶?敌人竟然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况且别人还能反驳一下斯大林的指导思想,可是这个政委却不能,因为他们的工作就是做思想工作,让全军的思想朝着斯大林靠拢,消除异己。
“朱可夫同志,请你不要疑惑,我也身在战场,我很清楚你现在的感受,也很明白现在的局势,继续呆在这里的确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斯大林同志的指示的确是让我们打掉敌人的进攻锐气,并且不允许我们后撤。
但是我想之前我们都应该进入了一个误区,不允许后撤并不是只能一味的进攻,现在部队难保,我们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先把部队给带出去,然后在我们防御的底线之前重新布置,然后重新对敌人发起攻击。”
副政委同志看着迷茫的众人,心里很明白他们的想法,也不去理会什么,直接开口解释道。
“副政委同志,很感谢你可以理解我的想法,并且支持我的作法,但是我们目前只能向列索西比尔斯克方向撤退。”
朱可夫明白了副政委的意思之后也不由的松了口气,这家伙估计也是怕死的要命,不过却不好意思说出来,所以才告诉朱可夫,只要不退出防御底线都是可以的。
不管怎样,只要副政委支持了他的作法,那么朱可夫在接下来的指挥中将不会遇到什么问题,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符合朱可夫的想法的,况且他本来就是打算将部队带出去之后重新发起进攻的。
“为什么?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蒙古境内转移到新西伯利亚附近,然后绕到敌军的身后进行偷袭。”
副政委同志继续说道。
“副政委同志,据我所知,中国人的空降兵已经在蒙古等着我们了,而且中华民国的一百二十万军队也已经在抵达边境的路上,估计等我们赶到蒙古的时候,正好与他们撞见,列索西比尔斯克周边虽然大山环绕,不利于通行,可是也不利于敌军的机械化行军,对于我们还是有利的。”
朱可夫拒绝了副政委同志的建议,并且告诉了他之所以不选择蒙古的原因。
其实他们若是非要从蒙古突围的话,朱可夫也不是没有办法成功的跑出去,只是这样的话伤亡实在是太大了,即便跑出去了也没有再战的能力,所以才只能选择一个稳妥一点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