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蛟龙入海 第一百八十二章 风波平息
当肖天健回到住处的时候,范雨彤坐在了他的身边,微笑着对他问道:“难道你真的不打算接受招安了吗?”
肖天健脸色一沉道:“我肖某平生最恨出尔反尔之辈,又岂能自己当这样的人呢?此事恐怕是让你爹失望了!大不了以后他不跟我做生意罢了!但是想要我投顺官府,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范雨彤并没有因为肖天健的不喜而变脸,继续笑道:“我正是欣赏你这一点!堂堂大丈夫岂能见利忘义!至于我爹爹那里,我自会去信跟他说的,但是你也要未雨绸缪了,此次你如此对待前来招安的官员,官府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恐怕只要抽出手之后,便会兴兵来伐!你要早做准备才是!”
肖天健看到范雨彤并不为此生气,这才缓和下了脸色,对范雨彤说道:“那就辛苦你了!至于朝廷那边会怎么办,我早已想好了,不管我如何对待来的官员,朝廷都不会坐视我不管的!只要我不接受招安,他们迟早回再派重兵前来这里的,倒也不在乎我做什么!
现在夏收之后,我们粮秣已经相当充足了,而官府眼下还腾不出手调集大军来这里进剿我们,趁着这个机会,我会加紧练兵,只要他们敢来,到时候我定还要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呵呵!只是你手头上的事情,你也不要太累了,该放手让下面的人做的,你便只管放手给下面的人做,唯有如此,才能锻炼下面的人才!否则的话,你一个人万万是扛不下来的!”
范雨彤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不过当她回到自己屋中的时候,还是微微的叹了口气,在这件事上,范耀山是很希望肖天健接受招安的,那么一来,只要肖天健洗白成了官方的人之后,手中握有重兵,驻扎在山西境内,那么对他们范家以后便会有很大的好处,现在肖天健果断的回绝了朝廷的招安,她爹爹范耀山那边肯定是会不高兴的,如此一来,一旦因此和肖天健闹翻的话,不管是对刑天军还是对他们范家来说都不是好事。
坐在桌案后面范雨彤蹙眉考虑了一阵之后,范雨彤令两个贴身小丫鬟取来笔墨纸砚,挽起袖子,开始伏案写起了一封信,写完之后,封上信封,让小丫鬟请来了铁头,将这封信交给了铁头,对铁头说道:“烦劳铁护卫将此信转交给范喜,令其速速送回太原府呈交给我的爹爹!”
现在铁头被人都尊称为铁护卫,连他的本姓几乎都没有人再提及了,对于这个称呼,铁头欣然受之,而且觉得很是光彩。
对于范雨彤和肖天健的关系,他比谁都清楚二人之间的那种情意,所以接过了这封信之后,立即便安排人暗中转送到冯狗子手中,通过冯狗子转交给范喜,然后再转到太原府交给范耀山。
对于肖天健割掉招降官员的耳朵,将其逐出其辖地的事情,立即在太原府便再次掀起了轩然大波,消息也飞快的传开,当即不少官员便立即找到吴甡,要求吴甡调集大军前往阳城,对刑天军进行围剿,誓要将刑天军给彻底剿灭才行,毕竟这种割耳之举,乃是对官府和朝廷最大的侮辱,不解决刑天军的话,就不足以震慑其它乱匪。
但是这些义愤填膺的官员士子们却不知道吴甡的苦处,吴甡虽然也对此感到异常气愤,但是何乃他手头现在实在是没有精兵强将可调用,他虽然有心想要通过一战,将这伙该死的刑天军彻底抹杀,但是两次对阳城的进剿失利,已经让他了解到了这伙刑天军的可怕之处。
虽说这伙贼人们兵力不算太多,比起高迎祥、李自成等那些乱贼们动辄数万,甚至十几万的乱军,他们的兵力算不得什么,但是从败逃回来的兵将那里,他却了解到了这伙刑天军基本上都是十分善战的精锐兵将,绝非是什么乌合之众,不管是装备上还是士气上,都丝毫不比官军差,而且在火器应用上,甚至还全面压倒了正规的官军,更有这些贼众们打起仗悍不畏死,军纪极其严明,放眼现在山西境内的各路官军,吴甡还真就找不出一支兵马,能对付得了这刑天军的。
如果真是要调兵再剿的话,不做足充分的准备,这一次吴甡是不会再轻易动手了,而且这一次因为进剿失利,对于吴甡来说,等于是在鬼门关前面转了一圈,朝中那些该死的言官们闻风而奏,差一点就让他丢官罢职,如果再不接受教训的话,他吴甡就白在官场混这么长时间了。
想来想去,吴甡也想不出太好的对付刑天军的办法,只能把这些要求他出兵进剿的人的意见给压了下去,不敢再轻举妄动,如果非要剿的话,那么他也唯有等洪承畴那边抽出手,调集重兵再对刑天军进行围剿了,如果洪承畴那边没空的话,那么他也只有暂时隐忍下来,看看情况再说了。
于是吴甡下令阳城周边的那些州府县城,暂时先盯住刑天军的动静,尽量将刑天军还限制在阳城一带,不要扩张的太厉害了,至于剿抚之事,稍等一下再说。
而消息自然也传到了范耀山耳中,本来范耀山是非常希望肖天健能趁着这个大好的机会,投降官府的,这样一来,朝廷起码也要给肖天健个官当当,安抚一下肖天健,那么以肖天健的实力,起码也能当个游击之类的军官。
如此一来,肖天健便成了官身,手下还拥有精锐的重兵,放眼山西,谁不要给肖天健点面子,而他到时候也能公开他和刑天军的关系,堂而皇之的以刑天军为靠山,以后做起买卖来,谁还敢对他范家不敬呀!
于是他才会写信给肖天健力劝肖天健接受朝廷的招安,但是没成想肖天健根本就没吃朝廷的这一套,不但不接受招抚,给官府了一个下马威,割了前去的官员的耳朵,将其羞辱了一番之后赶回了太原府。
为此范耀山大为失望,当即便大怒了起来,觉得肖天健这个年轻后生实在不知天高地厚,虽说现在大明王朝已经出现渐乱之像,但是毕竟饿死的骆驼比马大,他还真的要想以他刑天军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大明王朝,这样做简直就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之举。
所以范耀山觉得肖天健此次之后,肯定会招致朝廷的大举报复,那么以刑天军的实力,恐怕是挡不住朝廷这一次雷霆进剿了,所以便顿生于刑天军断交的想法。
反正现在他也已经通过范喜,知道了这个刑天军的当家的肖天健对他女儿非常好,即便是他断绝和刑天军的来往,以肖天健也不会就此迁怒于他女儿范雨彤的,所以大不了少在刑天军哪儿赚点银子,也好过回头刑天军被灭了再牵连到他。
正在范耀山举棋不定,考虑到底下一步该和刑天军之间保持什么关系的时候,却收到了范雨彤的一封信,范耀山打开信之后,从头至尾看罢了信中范雨彤所写,于是收起了这封信,对下人吩咐被车,他要亲自前往阳城地界走一趟。
而肖天健这边,在经过了招安事件之后,军心也再一次稳定了下来,再也没人琢磨着招安的事情了,反正现在肖天健已经彻底和官府决裂了,他们要么选择离开,要么便只能老实留在这里做事。
离开的话没人知道他们前途何在,可是留下来却是实实在在的可以享受到刑天军给予他们的生活。
特别是那些起初心思最活泛的读书人,现在绝了这个念想之后,也便都老实了下来,开始踏踏实实的在付德明的手下做起了事。
而付德明这一次在招安事件之中却表现出了异常的坚定,不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动摇,反倒是在这件事出现苗头的时候,第一个亲自找到肖天健,告知肖天健要当机立断,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建议肖天健要恨刹一下这种风头,以免使得事态扩大,如此一来肖天健也更加对付德明信任了许多。
在招安事件结束之后,肖天健干脆便将手头上的民务之事,尽数交给了付德明全权处理,除非在一些关键的方向上和他沟通并取得他的同意之外,其余的有关他手下的人士任免之事也都交给了付德明处理。
而阳城本地虽然四面环山,但是这里早年却经济却因为此地产铁很是发达,所以当地富户不少,读书人也相当多。
只是这些年来,阳城当地匪患日重,使得当地的产铁业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加上崇祯三年这里遭遇百年不见的大旱,崇祯四年又遭遇大批变民军过境,使得此地便衰败了下来,以至于当地许多书香门第家庭也彻底衰败下去,破产的中产阶层非常之多,许多读书人都沦落到了讨饭为生的程度。
但是在刑天军控制了整个阳城地界之后,这些读书人只好放下了最后的一丝脸面,腆着脸到刑天军这里谋生,其中不少人便被付德明招录到了麾下,帮着付德明处理民务,大大缓解了付德明这边的压力。
虽然招安事件使得一些人发生了动摇,但是在肖天健雷霆般的处置之下,这种想要招安的思潮很快便被扼杀,为此还揪出了一批暗通官府的人员以及官府派入刑天军控制区的细作,而肖天健也没客气,几天之中,杀了数十人之多,大大的震慑了这种思潮的产生,也通过那次集结训话,当场掐断了所有人的后路,让其麾下的人员断了这个念想,只能老老实实的接着干下去。
而且在六月的大战之后,肖天健还拿出了近万两银子,分赏有功之士,也大获人心,包括支援主力作战的那些乡兵们,也各有分赏,阵亡家属也获得了很丰厚的抚恤,连乡兵中阵亡者的名录也得以进入到了莲花寨英烈祠之中,得到香火供奉。
如此一来,在大整编之后,刑天军内部也基本上安定了下来,所有战兵被集结到了莲花寨大营之中,进行了为期两个月时间的整训,除了整编之外,还再一次强调了兵将们集体作战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