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当然知道,赵信想要干什么,之前赵信就简单的跟他提了一下的,要给仁宗一部分的利润,他当时还在劝说,仁宗归为皇帝,怎么可能缺钱。
可是赵信笑笑不说话的,王松突然想起来什么,也住嘴了。
实际上,不缺钱,看跟谁相比了,之前,带着大队人马,离开京师,也不过是携带了千贯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的大头,还是苗家给,贵为一国皇帝的仁宗,不过是拿出了几百贯。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连一个宰辅都不如。
参知政事,基本上每月的薪水在300贯以上,如果有制司的,比如说,开封府尹,这个负责开封府的全部事物的,甚至还有额外的资金。
传闻包拯一年收入数十万贯,其实,并不是他的真实收入,真实收入,可能每年四五千贯,之所以有百倍的差距,原因非常的简单,那是把他掌握的资金,也算在内了。
打个比方吧,一个城市,市长的薪水是多少,一年最多也就是十来万,可是把一个市长掌控的所有的拨款都算在内,哪怕是再怎么低级的城市,也有几千万,甚至是上亿。
赵信不可能把全部的利润都给出去,这是拿出一部分而已。
比如说,铁料,从朝廷获得的所有铁料的订单,可以每一斤拿出来2文来,保守估计,整个朝廷,会定下4亿斤左右的铁料,单纯这一个的,就是80万贯。
虽然说80万贯,对于整个北宋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来说,不算很多,可是单纯针对仁宗来说,已经不少了。
更别说,赵信并不准备只是这么多,纯碱和肥皂的生意,一年会固定的抽取30万贯,这对于这么庞大的生意来说,根本就不多,至于民品,这个生意太赚钱了,赵信会给出60万贯。
这样算下来,单纯这些生意,一年下来,就可以支持仁宗200万贯,这笔钱,别说是直接给仁宗,就算是直接给叶清臣,也相当的可怕了。
叶清臣第二天,一大早,就找到了赵信,赵信找他干什么,他心中有数,应该是给钱,至于给多少,暂时,他心中没底。
不过,铁料的生意,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是给北宋的朝政减负,可是从另外一个意义上面说,何尝不是给赵信增加收入,从这一点,于情于理,都应该给一点好处。
他当然立足的是政府订单,至于民品,虽然声势浩大,可是总量一直都没有怎么的宣传,他也不知道会是那么的可怕的,也就没想。
很简单的一次会面,当叶清臣出来的时候,他几乎无法呼吸。
200万贯,叶清臣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经手三司,每年2000万贯,甚至是3000万贯,他都经手过,可是,一个朝臣,一个才四五岁的孩子,一次性拿出来这么多,还是让他出乎意料的。
哪怕这一笔钱,是直接给仁宗的,可是在叶清臣的眼里,给了仁宗的跟给三司,没有多少区别,以前是仁宗的内库之中,没钱,现在有钱了,当然能够一点的弄出来。
赵信还不知道,叶清臣实际上是在打这个主意,如果知道,早就把他踢出去了。
不过,就算知道,再加上了解仁宗的一些态度,也是在所难免的,真的只是为改善仁宗的生活条件,给仁宗的钱的话,几万贯就够了,根本不用200万贯。
现在,在大名府的收入,可能一年超过了2000万贯,拿出十分之一补贴,应该是不错的,毕竟,在目前来说,定海军还没有成长为一个的参天的大腿,现在很多方面,还要依靠大宋的。
以仁宗和叶清臣,还有辅佐朝政的这些名臣,这些钱或许不如定海军这样,用到更加关键的地方,也不会乱用,只要北宋能够平稳的发展10年,对于的赵信来说,一切就解决了。
叶清臣回去的时候,一脸的笑容,韩琦等人很奇怪,问完了之后,才吃一惊,特别是韩琦的。
之前就知道,赵信的本事一流,当年在保州城的时候,馒头包子的生意卖的飞起来,可是那个最多就是跟几万贯挂钩的,北宋的钱币购买力很强,万贯,已经可以被称之为的巨富了。
可是谁曾想到,一次性就是200万贯,这可是一笔可怕的财富。
赵信此时,却为钱发愁,不是没钱,而是钱太多了。
北宋的铜钱数量惊人,可是计算起来,就不太方便,太过于沉重了。
后世有一个新闻,一个村民,在挖掘宅基地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4000公斤的宋朝的铜钱,下面跟帖的网友们,说是很么的都有,都是感慨于这些铜钱太多了,有的甚至说,是不是把国库挖出来了。
实际上,4000公斤铜钱,重量多达4吨,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可是实际上,你细算算就知道了。
铜是金属,比重比木头了,石头一类的都要重,一般的封建社会的铜钱,折合成后世的重量单位,一文钱大概是4文。
1000文等于一贯,那样就意味着,一贯铜钱,差不多就是4公斤,4000公斤铜钱,不过是千贯左右。
听起来,依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可以在北宋买10头牛,可是跟真正的巨富比起来,这的比不上,一般参知政事,三四个月的薪水,也就是1000贯,一些经商的人家,或者是大一点的地主,也可以拿出来千贯。
由此可见,这个重量,虽然说,北宋已经拥有了钱庄,可以对钱的流通,进行疏导,可是还是不方便。
给叶清臣的200万贯,其中只有30万贯,是钱庄的飞票,剩下的,都是一些货款,当汴梁和周围的几个城市物资运到,那些经销商们,交割了物资之后,这些钱,会直接的送入到仁宗哪里。
铜钱不方便,虽然是北宋货币的基础,可是太过沉重,稍稍大宗一点的交易,就容易引发波动。
更加贵重的金属,黄金和白银,这不是不行,关键是总量太少了。
中国地大物博,可是这个地大物博,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比如说,有些矿产,就没有很富裕的矿,有些矿产,甚至没有多少。
比如说,白银和黄金,整个中国,这么庞大的领土,都没有一个大型的金银矿藏。
与之相对的是日本,虽然只是一个岛国,很小,却有世界级大银矿,石见银山,盛极的时候产量高达38吨,差不多就是白银百万两,这样的产量甚至绵延了一两百年。
这是极为可怕的数量,而且日本很多地方产银,总量甚至达到年产200吨,在相当一段时间,日本的产银量,占据了世界三分之一的。
虽然到后世,中国也是白银的重要储备国,可是大部分都不是富矿,没有开采价值的,除非北宋能够占据日本,开采日本的大部分世界级银山,否则的根本支持不了银本位和金本位。
那么,生产一种比较难以生产,比较醒目的,却有数量较大的金属,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赵信第一个选择,就是钢,也就是俗称的精铁,这玩意,本身价格高昂,高等级的精铁,一斤价格超过10贯。
赵信做出的,又会是钢之中的从来未曾在中国出现的,高硬度不锈钢。
这种钢材性能极佳,表面光滑闪亮,卖相很好,不容易生锈,也不会被磨损,是铸造的最好的材料。
虽然说,要想生产出这个,不太容易,可是把他当做一种在铜币之上大型货币,到时一个不错的选择,就算是以以前精铁的价格,一斤等于10贯,做成20克左右钱币,也就是25个差不多是10贯,这就是一个比铜币币值要高,又容易解决货币。
从给叶清臣钱,想到创造一款货币的程度,赵信的思维跳跃,可不是一般的活跃,不过仔细想想,这似乎很有搞头。
钱荒,在一定程度上面,是北宋一直都出现的问题,仁宗甚至为了解决钱荒,发行了皇交子,只不过,因为不懂金融,更不懂的量力而行,最终让交子破产,让纸币诞生的可能性完蛋。
不过,北宋的钱荒,多多少少,也影响到了北宋的商业发展,而不方便的携带,也让商业受到了限制。
定海军,肯定要走大型工业化的道路,一个小小的作坊式的铁匠作坊,就可以创造每年3000万贯上的产值,未来,集中了后世的知识和大量的人口的定海军,会是什么样,一个更加便于携带,币值更高的货币,是势在必行的。
看起来用不锈钢,减少的不多,可是差不多80-100倍的差别,哪怕是铸造跟北宋相同数量,也都让整个经济总量,扩张一百倍,更别说,不锈钢,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只要锻造,就可以大规模的生产,这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制作不锈钢的事情,赵信当然不会亲力亲为,他还记得不锈钢到底是什么,吩咐牛大力跟进,他则把精力放在了晚上举行的拍卖会上,哪怕是鸡肋,也到了必须开启的时间了,这些有钱的商人,不能随便耍着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