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二妞走远,小管事长出了一口气,瞪眼说:“看你们还敢不敢乱说,都给我小心点。”
工人甲心有余悸的擦了把额头的冷汗,望着田二妞远去的背影,喃喃说:“这小妞真够辣的。”
小管事又踹了自己侄子一脚:“你小子能不能小点声,这是什么地方?告诉你,要是惹恼了这些女兵就算是我也救不了你。”
工人甲四下看了看,见附近没有女兵,才壮着胆子说:“二叔,你别吓唬我,再说了,我说的都是事实,那个袁大人每天带着那么多人招摇过市就是炫耀。”
小管事有些怒了,指着侄子的鼻子说:“你小子不知道就别乱说,当心脑袋搬家。”
四下看了看,小管事压低声音说:“袁大人也是没办法,你们不知道,那时候你们几个还在家里种地呢,以前袁大人出行身边只有几个护卫,几个月前,袁大人遇刺,差点丢了性命,这件事当时惊动了整个帝国,甚至帝都都封城好几天,听说有不少人想要袁大人的命,从那以后袁大人外出都会带着不少护卫,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工人甲蹲下身,一边干活一边好奇的说:“我说呢,帝都从来没封过城,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二叔,你说有不少人想要袁大人的命?为什么?难道他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了?”
小管事有些气愤说:“当然不是了,我在帝都的时间比你长,知道的也比你多,来这之前我就见过袁大人好几次,这么说吧,袁大人和别的当官的不一样,没有官架子也从来没有看不起咱们这样的普通人,最重要的是他是真心为咱们老百姓干实事的好人,梅花商会就是他一手创办的,跟着他一起干的那些商人无论大小,都赚了不少钱,还有就是咱们这些打工的,说实话,要不是袁大人,我现在估计还在货场做苦力呢,你们几个小子也在村里挨饿,现在咱们不但有饭吃,还能赚到银子,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对了,自行车你知道吧?听说是袁大人发明的,还有暖气,温度计什么的,都是袁大人弄出来了,再有就是这个沥青路面和那几台轧道机,这些你们都看到了,对了,我听说袁大人还打算弄个什么专业技术什么的,就像科考似得,专门针对技术工匠的考试,听说要是被选中就会被留在工部当差,你们几个小子都给我好好干活,多学点东西,说不定哪天你们也能当个官什么的,光宗耀祖。”
工人甲不敢置信的看向自己的二叔:“你说的是真的?二叔,那个什么科考什么时候开始?你去不去?”
小工头有些不自信说:“具体的还没消息,我是想去见识见识,不过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估计没戏。”
东门口,也就是军医院通往住宅区的围墙大门外,于梦白站在路边静静等待,身后,站着两个身穿长袍的小书童,书童手里提着锦盒,好奇的看着工人们进进出出忙里忙外。
良久,于梦白的眼睛一亮,整了整身上的长袍迎了上去,躬身行礼说:“见过袁大人。”
袁方微笑说:“不用多礼,于梦白,你小子怎么来我这了?”
于梦白嘴角抽了抽,以前可没人敢叫自己小子,不过在袁方面前他可不敢更不会有半点不悦:“哦,科考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学生侥幸入围,承蒙陛下器重,被任命为南屏郡幻羽县理,明日就要动身赴任,临行前,学生前来拜谢老师,要不是老师当初的一番话令学生茅塞顿开,也不会有如今的于梦白。”
袁方摆手打断说:“等等?老师?什么老师?我什么时候成你的老师了?”
于梦白有些急了:“当初科考之时要不是老师的指点。”
袁方再次打断说:“就因为这个我就成了你的老师?”
于梦白重重点头说:“自当如此,授业之恩,学生自当以师待之。”袁方有点蒙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怎么就无缘无故的多了个学生呢。
桑柔小声说:“姐夫,这些读书人就是这样,只要教了他们一点东西,不管有用没用的他们都会称其为老师。”
袁方恍然大悟,难怪那些大学士每个人都有那么多学生,袁方这下总算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撇了一眼书童手里的锦盒,袁方笑着说:“梦百啊,你说你来就来吧,还拿什么东西啊,真是太客气了。”
于梦白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直接的人,有些措手不及,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急忙给两个书童使了个眼色:“这是学生的一点心意,还请老师笑纳。”
袁方笑呵呵的接过锦盒,垫了垫,非常满意:“笑纳,当然笑纳了,走,咱们里面坐,我这有好茶,你也尝尝。”
于梦白婉拒说:“老师贵人事忙,学生就不打扰了,这就告辞了。”
袁方收了礼,总不能什么也不表示,犹豫一下说:“梦白啊,有些话我得和你说说,做事和读书不同,不是你懂了就可以,还要多与人沟通,尤其是地方官更是如此,恃才傲物,自负,是你们这些读书人的通病,上任以后多和下属沟通,不能一味的强压,那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对上呢,你就当是对待老师一样,尽可能的谦恭,我到不是说什么都得听上面了,你自己有自己的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相信你能分辨得出来,还有就是学到的东西要活学活用,不能一味的照搬。行了,我就不废话了,幻羽县是个不错的地方,我在那待过一段时间,民风淳朴,就是有点穷,帝都现在的变化你也看到了,幻羽县的百姓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就看你的了,放手去干,我看好你,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的就来找我。”
于梦白先是连连点头,悉听教诲,听到后面,又是一阵感动,眼含热泪玉带哽咽,行跪拜大礼:“多谢老师教诲,学生谨记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