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叹了口气:“不一样的,原的州郡,本身很多是李密原来的手下,李密虽然假仁假义,但是对这些人还是很好,这从李密死后李世绩他们的表现能看出,所以他们迫于无奈的时候投降了王世充,心却是不服的。”
“于是,这些原地头蛇们,一看到我们唐军出兵,马主动归附,献粮献人,是想要借我们的力量来报仇,因为这次他们已经没了退路,要是再输,那连再次投降也不可能了。所以说,帮我们是帮自己,能不积极吗?”
封伦点了点头:“大王说的很对,可是田瓒也是一样啊,他的前任杨士林,本身是接受了我们大唐的官职,却是暗与王世充相通,他杀了杨士林,倒向了王世充,按说也没有回头的路了。我们要他出力打王世充,他有什么不肯的?”
李世民摇了摇头:“算田瓒倒向了我们,那也不过是我们在洛阳以南的唯一一支势力了,而且,他们是万万不会去打朱桀的,绝对不会。”
封伦道:“杨士林和田瓒起兵,不是打朱桀的吗,为什么这回去打占着郑国仓的朱桀,又不愿意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朱桀所部,穷凶极恶,当年横行汉水,沔水一带,以人为食,军如果有弱小的妇孺,也给他们杀而食之,可谓一帮魔鬼,毫无人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乱世之,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强壮的,厉害的,因为用最残酷的生存法则淘汰掉了剩下的百姓,所以朱桀所部,在这江淮,汉东,南阳一带,可谓是所向无敌。杨士林和田瓒当时是显州各郡的土豪,给朱桀逼得没办法了才联合起来,与之大战一场,靠了运气,把朱桀打跑了,但是朱桀的主力未受什么损失,他们两个也是打跑朱桀后不敢追击,放任着朱桀去抄掠南阳盆地,因为他们自己清楚,朱桀所部的战斗力,是在自己之的。”
“朱桀之所以没有回去报仇,不是因为打不过这杨士林和田瓒,而是因为汉东一带给他肆虐多年,本没有什么粮草,连活人都剩不下多少了,所以正好代机进入南阳盆地去掠夺,我们当年不是派出的山南道巡抚大使马元规,还有隋朝的南阳郡守吕子臧,这样给朱桀打败杀害了吗?”
封伦点了点头:“是啊,朱桀军还是有很强的战斗力的。可以说是让南方的各路势力,都闻之色变。正面对敌,并不容易。这么说来,田瓒因为畏惧朱桀,所以不敢与之交战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那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这个必要,田瓒和杨士林都是只想保本地利益的土豪,并不想在乱世扩张自己的势力,如果要打朱桀,得从本土出兵,胜负难料不说,算打下郑国仓,对他也不可能有什么更多的好处。我们已经给了他一个国公之位,加行台大总管,再给除非是封王拜相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如果我们派兵进入显州,那田瓒会以为我们有可能是借讨伐朱桀的借口,而夺取他的地盘,这样说不定会复叛。这些乱世的地头蛇,是要拼命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盘,绝不肯轻易地给予别人,所以,无论是让田瓒出兵,还是借道,都不可取。除非,他是认定了我们肯定能赢,王世充必败,才有可能出兵啊。”
封伦点了点头:“确实,那这么说,从东边迂回,包抄城南,是不可能了,只能从西边,走青阳宫,强行插入郑国仓城这一条路了。”
李世民的双眼精芒闪闪:“不错,前日里,我是带兵去穿越青阳宫,想要找一条捷陉的,结果给王世充派兵从谷水对面的故马坊出击,大战一场,我也差点战死,可见王世充对于这里,是严加防范,绝不会轻易允许我们通过的。因为一旦我们在青阳宫立足,那洛阳西边会给我们完全控制,进而是城南,王世充可真的成为一片孤城啦。”
封伦微微一笑:“也是说,如果大王是要强行通过青阳宫,得在谷水西边扎营,这很有可能会引出王老邪的主力,与我们决战?”
李世民点了点头:“是的,我们虽然兵力是王世充的两倍以,但是如果要四面围城,那兵力会分散,王世充可以不打我们的城西大营,而是从北边,东面出击,直接打我们氓山和城北的主营,这一直是我头疼的事情。”
封伦勾了勾嘴角,眼光芒闪闪:“可是秦王殿下有没有想过,王世充真正可以信任,可以依靠的主力是多少人呢?”
李世民的剑眉一挑:“封侍郎,现在城的王世充有不少于六万的精锐部队,这应该都是他可以信任的主力吧。”
封伦微微一笑:“可是王世充不可能把这六万人全开出来啊,他最多拉出三万人,因为城还需要留兵控制,不然万一出战不利,只怕是连洛阳城也回不去啦。”
李世民的双眼光芒闪闪,若有所思。封伦正色道:“次他与李密氓山决战之时,明明东都有十余万部队,但他只选了两万精兵出战,并不是因为城无兵,而是因为对于他这种级别的大将来说,两万和四万的差距不大,洛阳西边的大营,临水依山,如果想建,最多展开五万的军队,而他要出城,穿过故马坊的断壁残垣,也最多列阵三万人。所以,我们只需要在北边保持八万人守大营,分出五万人到西边,诱他出来决战,不用担心分兵的问题了。”
李世民勾了勾嘴角:“他若是不出战,又当如何?”
封伦哈哈一笑:“他要是不出来,我们巩固城西的大营,一旦洛阳给三面包围,朱桀那里很难再守了,这个时候,王世充如果想撤换朱桀,只怕会引起朱桀反叛,他只能让朱桀率兵带粮草退入城内,如此一来,洛阳给彻底包围,这时候再让田瓒出兵助防城南,可是顺理成章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