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土关隘这件事情上,戴恩可谓是软硬不吃。.m
这关系到实际的利益问题,不是说依姆或者是他背后的公牛伯爵摆出什么样的态度,就能够解决问题的。他们不可能让出握在手里的实际利益,而戴恩也不可能让他们继续那样安然的吸允辛德莱尔的血液。
那这一战就是绝对避免不了的。
九月十五日,戴恩在沙海湾港出公开演讲,严厉抨击批评了一番荒土关隘的军阀领主依姆,并且罗列了他的七项罪状,给了他七项罪名。
“妨碍辛德莱尔商业展的叛徒。”
“弗洛伦萨人的走狗。”
“纵容盗匪的渎职者。”
“亲自命令麾下军队掠夺无辜商队的强盗。”
“惨无人道的剥削者。”
“血腥的刽子手。”
“辛德莱尔全境的敌人。”
这些罪名一个比一个严厉,不得不说,戴恩干起扣帽子这种事情,也是相当的厉害。
以前,他是没有这种机会。当个小军阀还是一个地方军阀势力的时候,他哪儿有资格给别人扣什么帽子?
但现在不一样,最为辛德莱尔全境总督,名义上整个地区行省的主人,戴恩完全有资格把任何敢于跟他作对的人,都打上一个全民公敌的标签。
各种宣传攻势,铺天盖地的撒开。成效也非常的显著,在短短几天之内,至少在辛德莱尔南境这片区域里,伊姆的名声就已经彻底的臭大街了,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公开的消息,传播起来当然很快。实际上,就在戴恩表公开演讲,猛烈的攻击伊姆的时候,这位荒土关隘的土皇帝,当天就得到了消息。
得知了这个消息的伊姆,已经不会再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了。他知道,就戴恩现在这样的态度,那明显是不打算给他任何的活路了。
那就只有一战了。
伊姆不打算像是‘邪眼’或者‘瞎龙’那样,完全的交出权力。但他也不会有‘处刑者’莫洛托那么傻。他可不觉得,凭着自己手里的三瓜两枣,就能跟戴恩的大军对抗,那明显是不现实的事情。
如果他要是真那么想的话,他的脑袋距离白狼堡的城头也就不远了,迟早会被挂上去。
但他比莫洛托强的地方在于,他认得清楚自己的地位,并且,他一有靠山,二有地利。真打起来,戴恩不一定能够快的拿下他。届时,弗洛伦萨人再在后面帮衬一把,搞不好能让戴恩在荒原上折戟沉沙也说不定。
最次,他至少能够保住自己的势力和地位。
这是伊姆的想法,他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为即将到来的战争而准备了。
但这些都没有能够逃过戴恩的眼睛,一封封加密的消息,从荒土关隘的密探手中往了黑手学院,然后再到戴恩的手里。伊姆一切的动静,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然而,尽管如此,戴恩也绝对不会轻敌大意。这次对付伊姆攻克荒土关隘的战斗,戴恩准备亲自挂帅出征。
……
九月十七号,戴恩表公开演讲给伊姆的头上扣了七顶大帽子的第三天,他的军团就已经完成了集结。
这一次西征,戴恩足足率领了一万五千名战士。如果再把守备军团的二线部队,以及征的民夫全部都算上的话,戴恩的总兵力已经过了两万五千人。
在辛德莱尔全面战争结束之后的这半年的时间里,这场战役还是规模最大的一场。
同时,也是戴恩势力第一次能够集结这么多的人手去打一场战争。
而之所以这么兴师动众,关键就在于一句话:
狮虎搏兔,尚尽全力。
伊姆的部队,其实没有什么好怕的。他的盗匪团和关隘守卫虽然威名赫赫,但也就仅限于荒土之上而已,跟戴恩纵横整个辛德莱尔的军团,又怎么比?
更何况,他的那两支部队,加起来也就不过仅仅才只有三千人不到而已——实际上,这个数字已经很夸张了。要在缺乏补给的荒土之上,养这么多人,可见伊姆多么的有钱。
然而,虽然他的军队不值一提,但是荒土关隘所在的地方,在地理条件上确实对进攻的一方相当的不利。倒不是那座关隘有多么多么的易守难攻,最主要的是那长达数百公里长的荒漠无人区,无法就地获取补给没有水源甚至连遮阴的地方都没有,实在是太恶心了。
这也正是为什么在一万五千人的主力军团之外,戴恩还要带上大量的民夫和二线部队的原因。他要深入到荒漠之中去攻打荒土关隘,就必须要维持一条补给线才行。
如果,仅仅依靠军队本身的补给携带量的话,或许能够勉强到达荒土关隘之下,也能支撑一两场战斗。然而,如果一两场战斗没打下来对方呢?伊姆手里可也有三千正规军,虽然不值一提,但借助关隘的城防措施,多少还是有一点战斗力的。
但凡他们要是能够在戴恩的进攻之下支撑得久一点,那在缺乏补给之下,戴恩有多少军团也都得被葬送在那片荒土之上。
打个伊姆而已,戴恩疯了才会那么孤注一掷。
更何况,弗洛伦萨人还很有可能在戴恩出兵之后,也横插一杠。伯爵之前的那封来信的样子,那不是一个容易妥协的人,脾气很可能就如他的外号一样,跟公牛一样倔。
所以,他必须要保持一条从沙海湾港通向战争前沿的补给线,以备持久战争的需要。
征的民夫,以及从维丽娜的手里调过来的守备军团的士兵,就是要负责从沙海湾港运输补给品到前线。甚至,戴恩的主力军团之中,也得分出一部分的人手,专门来保护自己的补给线。
甚至,虽然现在还没有打起来,戴恩都已经想象到,这场针对荒土关隘的战争,关于补给线的战斗一定会是双方斗争的焦点。换做戴恩在伊姆那个位置,也肯定会在补给线上做文章。
这几乎是伊姆唯一的机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