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人人自危
“唱歌?!”孙策目瞪口呆。摇了摇头说道,“回大小姐,末将真的不会唱歌。”
刘蕊不满地说道:“怎么连歌都不会唱,我爹还常常哼两支小曲给我娘她们听呢,你就不能……”
说到这里,刘蕊突然停住了,发觉自己刚才那番话里似乎有些语病,不由臊得满面通红,幸好孙策并没有听出来,只是嚅嚅地说道:“大小姐,要不……”
刘蕊赶紧接过话茬说道:“要不你就讲个故事吧。”
孙策本来还担心她继续缠着自己唱歌,听了这句话如获圣旨,想了一想道:“话说菩提祖师在孙悟空头上敲了……”
刘蕊连声说道:“打住,打住,这故事怎么没有开头?”
孙策在马上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这故事是载在《大汉快报》上的,第一期末将没买到,也借不到,所以开头是什么内容末将也不知道。”
刘蕊莞尔一笑,缓缓说道:“传说海外有一国名曰傲来国,其国临近大海,海中有一座仙山唤为花果山……”
那时候还没有话本、说书之类的节目,自从小时候听刘欣讲过这个故事以后,刘蕊便喜欢上了,每每重述与家里其他人听,数年来,也不知道讲过了多少遍,如今自然是张口就来。这则西游取经的故事她早就烂于心,声音又是委婉动听,孙策和周围护卫的士兵一时都听得痴了,临敌的紧张和赶路的疲劳一扫而空,听到精彩处,士兵们还忍不住发出阵阵喝彩之声。刘蕊越讲越兴奋,早已经忘记了恐惧。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走了一夜的士兵们依然精神十足,天光开始放亮,远远已经可以看到晨曦中襄阳城那雄伟的身姿。
此时徐晃正带着大军匆匆离开函谷关,按照刘欣的指示,他必须尽快攻占弘农郡,进而紧逼洛阳,迫使曹操不敢轻举妄动。
经过一夜的休整,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虽然整整两万人全是步兵,却都是第一军团的精锐,而不像进攻关中其他地方的几支部队那样已经打乱了建制。虽然这些正规军团的士兵即使打乱了建制,对于战斗力的影响也不会很大,但是成建制的部队毕竟长期在一起生活、训练、执勤和战斗,相互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会传递出许多消息,所以不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打乱建制的。
没有打乱建制的部队行动起来自然也要迅速得多,天蒙蒙亮出发,一路上连克数县,抵达弘农的时候还未到正午。
弘农是从长安前往洛阳的必经之路,太守杨懿原是董卓的手下,一方面王允早就对他进行了收买,另一方面大军压境,杨懿也有些忐忑,几经犹豫,还是决定开城放王允、刘协一行进来。王允他们本想昨天便继续往洛阳前进,只是突如其来的那场暴雨,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王允的队伍中有杨奉的五万洛阳守军,刘协的五千御林军,另外镇守函谷关的宋果担心受到董卓的责难,也弃了关,带着一万人马跟随王允向洛阳进发。除了这些军队,还有近百名比较忠于刘协的文武官员,而王允、董承、伏完这几个参与策划的核心人物还带了许多家眷跟在后面。包括刘协这个傀儡皇帝在内,一个个都是娇生惯养,冒着暴雨行军这样的苦他们如何肯吃。于是大军便在弘农停留了一天一夜,直到日上三竿,才慢吞吞地起来,还没将队伍集合好,就传来了军队追击过来的消息。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在董卓的魔爪之下生活了几年,无论是官员还是士兵,在他们的心头都笼罩了一层阴影。得知可能是董卓派兵追来,不禁人人自危,就连刘协也已经面无人色,连声说道:“王爱卿,此地不可久留,快快动身吧!”
董承犹豫了一下,拱手说道:“皇上勿忧,董卓还在散关与刘欣对恃,留守长安和函谷关的人马都已经效忠皇上了,这支人马估计是从武关一带赶过来的,不足为虑,可以请杨将军率军前去挡一挡。大家抓紧时间收拾收拾,随后赶路便是。”
杨奉一听董承提议让他去做挡箭牌,心下不悦,朝着刘协躬身说道:“启奏皇上,董卓手下尚有十万西凉铁骑,还有羌兵和匈奴兵相助,得知消息后从散关赶过来也不是没有可能。董卓凶残成性,如果被他追上来,我等都难逃一死。为了皇上的安危计,还是请皇上快走吧!”
王允眉头一皱,说道:“既然如此,只要使人去探听一番,如果追过来的是骑兵,那定是董卓无疑,大家便抓紧时间赶路。如果来的不是骑兵,就不用惧怕他了。哪位大人愿意亲身前往?”
众人肯抛家舍业跟随他们前往洛阳,除了忠于刘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被董卓吓破了胆,都想着能够逃出生天,现在要他们去看看来的是不是董卓,都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吱声,生怕一不小心,这个差事就落到了自己头上。
杨懿对自己上了王允的贼船后悔不叠,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各位大人,不要探听也知道,来得肯定是董卓的骑兵,否则哪能这么快,皇上的安危要紧,大家还是早做决断吧。”
王允沉吟道:“走肯定是要走的,只是几位大人的家眷还没有准备好……”
宋果满脸怒容地说道:“是皇上重要还是你们的家眷重要?难道这几万将士都没有老小,偏你们要惦记着?现在再不走,万一激起哗变,哼,谁都讨不了好!”
这次王允他们从长安出来,并没有带上宋果的家眷,对此,宋果一直心怀怨恨,但已经和他们绑在了一起,实在是有苦说不出来。现在又听王允提到要照顾家眷,宋果自然是一肚子的火,当场就要发作起来。
杨奉作为这次策划的主要参与者,他的家眷自然也从长安带了出来,当然想站在王允一边,只是看到部下那些将领脸上神色都有些不对,只得按下性子说道:“诸位,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如果再在这里争吵不休,大家谁都跑不了。我看,不如我们先走,留几个人护送家眷随后而行,能逃得掉最好,万一逃不掉也只有自认倒霉了。”
对于杨奉的提议,那些没有来得及将家眷带出长安城的公卿大夫们自然没有意见,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刘协也松了一口气,赶紧说道:“杨爱卿言之有理,事不宜迟,诸位爱卿,咱们现在就出发吧。”
这样一来,包括伏完在内的几个首倡护送刘协前往洛阳的大臣,他们的家眷将面临着听天由命的境地。但是,伏完现在是国丈的身份,虽然也不忍心家眷落到董卓的手里,却能够以刘协的安危为重,于是拱手说道:“启奏皇上,微臣愿轻骑前往洛阳向曹操求援,皇上当尽早启程,万勿耽搁。”
一通忙乱之后,刘协与皇后伏寿终于乘上了金舆,在一众大臣的护拥之下出了弘农,往洛阳方向而去。
弘农城的驿馆里,突然闯进一群士兵,他们二话不说就开始搬运大臣们的行李。那些家眷们,有些尚未梳妆完毕,有些还在吃着早饭,顿时被弄得鸡飞狗跳。等她们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再也顾不得自己的形象,慌忙跟着这些士兵往外跑,谁都知道落到董卓手里会是个什么下场。
徐晃的大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拦就进了弘农城。等他来到太守府一看,里面一片狼籍,竹简典册扔了一地,显然走得很是匆忙。徐晃不明白弘农的守将为什么要跑,从这里跑出去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洛阳。但洛阳已经不属于董卓的势力范围了,难道他们与曹操早有勾结?
答案很快就出来了,士兵们从后衙搜出一个小丫鬟。这个小丫鬟也不知道太守杨懿和其他人都去了哪里,她当时正在如厕,听到外面乱哄哄了一阵子,等她出来发现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其他人都不知道去了哪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她也是一无所知。不过,这个丫鬟还是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线索,这两天弘农来了许多陌生人,就连太守府里也住满了。她有个好姐妹是夫人身边的贴身丫头,曾经悄悄对她说过,住在太守府里的那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就是当今皇上。
徐晃本来还想在弘农稍微休整一下,等士兵们吃个饱饭再分兵前往洛阳边境,向曹操施加压力。得知了这个消息,徐晃大吃一惊,再也坐不住了。刘欣给他的命令里并没有抓捕刘协这一条,但是现在情况突发,徐晃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下令继续开拔,追击向东逃窜的刘协。徐晃虽然不知道刘协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但是却很清楚,刘协逃离了弘农,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投奔曹操控制下的洛阳。刘协一旦落入曹操手中,曹操的地位必然会水涨船高。刘欣此次出兵,不只是为了攻打董卓,矛头也指向了刘协,只要抓住了刘协,就可以找个理由正式废了他。现在,刘协逃到了这里,徐晃自然不会放过他。
随着一声令下,士兵们连凉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抓起刀枪又向东奔去。出了弘农才走了五六里路,就听见前面传来一阵妇女的尖叫、啼哭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