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偏向虎山行 无忧
这时候,集结在山坳里的汉军骑兵已经达到三万多人,但根据那几队负责跟踪的骑兵传回来的消息,这支鲜卑大军人数众多,恐怕超过十万。当然了,那几支骑兵小队没敢靠得太近,完全是根据鲜卑人点燃的火把来判断的。
不要说十万鲜卑人,就算二十万、三十万,赵云也不会有丝毫胆怯,他之所以犹豫,是在思考着要如何处置山坳里的这些俘虏和战利品。过一会,仗真的打起来,这些俘虏即使不会成为累赘,也很有可能会趁机逃跑。
马超性急,得知敌人越来越近,当即拱手说道:“请允许末将带两万儿郎出去冲杀一阵,将军率余众看守这些俘虏,如果他们有所异动,再射杀他们不迟!”
其实马超也有自己的私心,拓跋燕也在那群俘虏当中,如果赵云现在就下令射杀这些俘虏的话,她也难以活命。但是马超又不敢因为一己之私而置整个汉军于危险之中,到时候,只要赵云下达屠杀令,他也不能出面阻拦。所以,马超想要先下手为强,将那支鲜卑军队阻在外面。
赵云迟疑了一下,正要答应马超的请求,忽然留意到这处山坳的地势,不由笑了起来,说道:“咱们来布个口袋阵!”
鲜卑人的行动很慢,一个多时辰以后,他们的前队才出现在山坳南面的小河边。河水很浅,人马牛羊都可以涉水而过。过了小河,便可以进入隐秘的山坳,在外面很难看清里面的情况。不过,汉军已经占领了东、西、北三面的小山坡,居高临下,随时都可以冲进来。那些俘虏和战利品也已经被转移到了山坳的一角,鲜卑军队需要一直走到山坳的最里面才能发现了他们,到那时候,他们已经深陷汉军的包围圈了。
山顶上,赵云举起千里镜,注视着鲜卑大军乱哄哄地渡过那条小河。鲜卑人行军本来就很少有完整的队列,乱哄哄的实属正常。但是赵云却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因为借着鲜卑人火把的亮光,他发现除了前哨有大约五六百名鲜卑武士以外,后面全是赶着牛羊马匹的老弱妇孺,还有许多慢吞吞的牛车满载着搭建帐篷所需的物资。这哪里是一支军队,分明是正在迁徙的鲜卑部落。
马超也看出鲜卑人的队伍有些不太对劲,不由兴奋起来,一勒缰绳,说道:“末将现在就下山!”
赵云知道马超如今已经变得相当沉稳,但还是叮嘱道:“孟起,千万不要逞一时之勇,一定要等他们绝大部分人已经进行山坳,看到我这里的信号,然后才可以动手。”
马超咧嘴一笑,说道:“放心吧,末将心中有数!”
大概是觉得到了安全地带,鲜卑人的动作比刚才更慢了。打前哨的五六百名武士过了河以后便不再前进,而是谷口两端保持警戒。其他牧民进入山坳以后也不急着向前,而是最南面就开始搭建帐篷。走在最前面的这些牧民都属于魁头的部落,而越靠近南面越方便牧马放羊,他们自然不愿意往里面走。但这样一来,后面的队伍速度就更慢了。
鲜卑人的动作慢,汉军的动作却异常迅速,马超率领一万名轻骑已经绕到了鲜卑队伍的后面,只待赵云发出信号。
又是一个多时辰过去了,东方的地平线上只剩下一颗最明亮的晨星,黎明马上就要到来。鲜卑人的队伍终于大部分进入了山坳。赵云挥了挥手,左右亲兵放出了三颗红色的信号弹,美丽的**在夜空中绽放,分外璀璨。
许多牧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美丽的景色,纷纷仰起头,期待着能够再看几眼。忽然,山坳的四周便响起了沉闷的马蹄声,一大队汉军骑兵从河南冲杀过来。
这时候,魁头部落和步度根部落的两千护卫除了少数人护在莫儿干和也妮身边以外,其他人都守在河边,便成了汉军首当其冲的目标。经过一整夜的长途行军,鲜卑人已经非常疲劳,这些武士还要时刻保持警惕,精神更加倦怠。当汉军骑兵杀过来的时候,许多鲜卑武士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要去摘下弓箭,汉军就已经冲到了面前。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一方远来疲惫,另一方却是养精蓄锐,无论从人数、装备、训练还是斗志上,双方都不在同一个层面。许多鲜卑武士还没来得及抵抗便倒在了汉军骑兵的马刀之下,鲜血瞬间便染红了那条小河。
山坳里,一队队汉军骑兵从山坡上冲杀下来,势若猛虎。那些鲜卑牧民正忙着搭建帐篷,安顿老幼,即使他们当中许多人都骑得了马、拉得了弓,仓促之间却也无力反抗,纷纷倒在血泊之中,哭喊声、惨叫声,回响在山坳上空。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包括莫儿干、也妮在内的许多鲜卑贵族都成了俘虏,缴获了数不清的牛羊马匹。是役,鲜卑一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就算太原的魁头这时候引军回转,也没有根基了。
这封战报虽然是今天傍晚刚刚收到的,但上面所讲述的内容应该发生在三天以前。刘欣随手将战报交给孙策,问道:“策儿,如果你是第六军团的统领,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最近这段时间,孙策一直跟在刘欣身边,也知道刘欣派遣第六军团横扫漠北草原的事情。看完了那份战报,孙策脱口说道:“禀父皇,如果孩儿是第六军团的统领,一定挟此大胜之威扫净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让我大汉王朝的北方再无威胁!”
刘欣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策儿,你勇则勇矣,但仍要看得更远一些。朕问你,漠北草原因何成鲜卑人的天下?”
这两年孙策鲜有上阵的机会,倒让他闲暇时读了不少书籍,对鲜卑的历史也稍有涉及。他想了想,拱手说道:“回父皇,鲜卑原本依附于匈奴人,后来汉武帝大败匈奴,匈奴北遁,鲜卑人这才趁机崛起。不知孩儿说的可对?”
“不错!”刘欣摆了摆手,说道,“不过,那只是表面现象。你想一想,击败匈奴的是大汉,而获利的却是鲜卑。这就是因为汉人还不适应草原上的生活,至少大多数汉人难以适应那里恶劣的环境。现在的鲜卑就相当于从前的匈奴,如果朕将他们赶尽杀绝,草原上很快又会有其他民族崛起,天长日久,又会成为我大汉的威胁。”
孙策沉吟道:“那么父皇的意思是?”
刘欣转头看向北方,缓缓说道:“现在鲜卑最强大的四个部落已经全军覆没,剩下的不过是一些小部落和依附于他们的其他部落。如果朕在漠北的话,一定会下令大军不再东进,而是转而向南,杀奔弹汗山,将进入中原的所有鲜卑军队干净彻底地全部消灭!”
不等孙策答话,刘欣已经继续说道:“当然了,这件事情发生在三天前,想必子龙已经作出他自己的决定了,咱们就拭目以待,看看子龙将军是如何打算的吧。”
孙策的理想是做一名冲锋陷阵的大将军,对于运筹帷幄却没有多大兴趣,尤其这些内容深奥难懂,他更加不愿意动个脑筋了。听刘欣说到看看赵云是如何决定的,孙策不由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刘欣看到孙策脸上神情的变化,不禁摇了摇头,随手翻看起来其他几份战报来。他之所以和孙策说这么多,就是想潜移默化地引导孙策走内政这条道路。将军难免阵上亡,毕竟孙策现在是刘欣的女婿,刘欣不太想让他继续领军。但是看孙策的表现,恐怕一时难以如愿了。
其他几份战报上面记载的消息时间更早,从内容来看,各地的战事仍然处于胶着之中。不过,刘欣并不十分担心,他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对他就越为有利。因为打仗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情,没有后勤的支撑,再强大的军队最终也只能陷入穷兵黩武的地步。
刘欣在乌孜别里要塞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当队伍集结完毕,还没有来得及出发的时候,又一份战报送了过来。这是关于第五军团围攻濮阳城的战报。
濮阳作为曹操的老巢,城高池深,城中积蓄了大量粮草,荀攸等人又发动了大量民壮,而且下令城中所有的士族世家,都必须将家丁奴仆派上城头。但是面对汉军的连日强攻,守军虽然顽强抵抗,但所有人都知道,濮阳城守不了几天了。
荀攸是曹操留在濮阳的最高长官,面对困境,他不得不召集陈群、于禁等人商议,决定护着刘协弃城而逃。说是护,其实就是挟持,以避免这个傀儡皇帝落入刘欣的手中。
汉军攻城一贯采取的都是围三缺一的打法,也就是日夜围攻南、西、北三门,却放开东门不攻。这种情况下,因为守军会觉得仍有退路可走,通常不会作殊死搏斗。汉军这样的意图当然瞒不过荀攸这样的智谋之士,但是汉军的日夜强攻却令濮阳城岌岌可危。
荀攸虽然明知道汉军留下东门一个缺口必有阴谋,但是另外三门攻打甚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选择这个缺口逃之夭夭,真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