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利庭盾的覆灭(二)
利庭盾的心情很是晦暗,哪怕逃到了崞县都已四天的时间了,他依旧没能缓过气来,每每一想到仅仅一战而已,手下近五万的雄兵居然就这么败得个精光,饶是四日来不断收拢残部,也不过就只有万余残兵败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再多耽搁些时日,用不着幽州军来攻,哗变怕是必不可免,而更令利庭盾烦心的是高干兵败身亡之下,太原已落入幽州军庞统所部手中,己方如今已处在两路幽州大军的夹击之中,就算想逃都无处可逃,利庭盾思来想去了数日,都找不到个脱困之可能,除了每日里借酒消愁之外,也真没啥旁的事儿可做了的,这不,天才刚巳时而已,利庭盾捧着个大酒坛子,又喝上了。
“报,禀大王,不好了,公孙小儿的大军杀来了,距此已不足五里!”
借酒消愁的结果只有一个,那便是愁上加愁,更糟糕的是旧愁未消,新愁又至——就在利庭盾举坛闷饮之际,却听一阵仓促的脚步声响起中,一名游哨跌跌撞撞地从堂下抢了上来,一头便跪在了利庭盾的面前,惶急无比的禀报了一句道。
“什么?该死,快,传令下去,紧闭四门,全军集结,备战,备战!”
尽管早就料到公孙明一准会发兵来攻,可真听得幽州军大举而至,利庭盾还是不免被惊出了一身冷汗,根本不敢率部出城迎敌,霍然而起之余,紧着便咆哮了一嗓子,须臾,但听号角声连天震响不已间,不算太大的崞县城中便已是好一派的兵荒马乱……
“报,禀主公,崞县四门紧闭,贼军万余众皆龟缩于城中。”
就在崞县城中的南匈奴军紧张备战之际,幽州大军已然不徐不速地行到了离城三里开外之地,自有一名先期派去侦查的游哨将敌情之变化报到了公孙明处。
“呵,传令下去:全军抵近城前两里处安下营垒,另,着李昂即刻率三千骑军将劝降信射入城中。”
这一听利庭盾居然全军龟缩于城中,公孙明不由地便发出了一声轻笑,略微紧绷着的心弦也自就此松了下来,此无他,南匈奴骑军的战斗力虽不甚强,可机动性却是不差,倘若一半守城一半在外游击的话,就幽州军目下的兵力,哪怕算上战斗力堪忧的乌恒族联军在内,要想在短时间里全歼南匈奴骑军,难度着实不小,而一旦打成了持久战,战局的变数可就要大了去了,至于而今么,公孙明对利庭盾的愚蠢,自是无任欢迎得很。
“弓箭手,快,上前御敌,快,都到城前去!”
公孙明的命令一下,李昂立马便率三千弓骑呼啸着冲出了本阵,铁流滚滚般向崞县城冲了过去,兵马虽不多,气势却是惊人已极,一见及此,这才刚登上城头没多久的利庭盾自不免便有些个慌了神,声色俱厉地便咆哮了起来。
“左转,放箭!”
骑军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冲上城去的,李昂也自不可能会去干这等蠢事,在离城墙还有八十余步的距离上,只见其一扬手,厉声咆哮了一嗓子,旋即便见三千弓骑整齐划一地一个急转,急若星火般向左侧冲了去,紧接着,弓弦声暴响不已间,密集如蝗般的箭雨便射上了城头。
幽州军这一拨箭雨虽是密集,可真说到战果么,却并没多少,没旁的,城头守军早有防备,大多都藏身在城碟后头,又有圆盾之掩护,错非实在是倒霉到了家,否则的话,自不会轻易伤在箭雨覆盖之下,再者,幽州军射上城的这一拨箭矢的箭头后端都捆扎着封卷在箭杆上的书信,难免会影响到射程以及准度,实际上,总计三千支的雕羽箭,也就只射死射伤了不到十人的南匈奴守军,当然了,所造成的混乱却是不小。
“狗贼猖狂,反击,反击!”
利庭盾的心情本来就很是不好,再被幽州弓骑们这么一通乱射,当即便怒得个不行,只见其一把抽出腰间的弯刀,用力向前一个虚劈,面色铁青地便怒吼了起来。
“嗖、嗖、嗖……”
随着利庭盾一声令下,躲在城碟后头的南匈奴守军将士们自是都不敢稍有迁延,纷纷探出了身子,冲着城外驰骋而过的幽州弓骑们便是一通子乱射,声势固然浩大已极,无数箭矢呼啸而下,可惜的是南匈奴守军将士们所用的都是普通骑弓而已,就射程来说,明显不及幽州军弓骑们特意打造出来的长弓,加之幽州弓骑们又都是处在高速运动之中,这一拨箭雨下去,同样没能给幽州弓骑们造成多大的损失。
“撤!”
弓骑的出击仅仅只不过是为了送上劝降信而已,如今事已达成,李昂自是不愿跟握有地利优势的守军死磕,一轮箭雨过后,便即就此兜转马首,施施然地回归本阵去了。
“报,禀大王,贼军射上城的箭矢上皆扎有信函一封,请大王过目。”
幽州军加了料的箭矢显眼无比,城头上的南匈奴将士们自不可能错过了去,很快便有一名机灵的士兵将劝降信递交到了利庭盾处。
“混蛋,传令下去,将所有信函一体收缴起来,快去!”
劝降信也就只是一张纸罢了,其上汉、匈奴文并用,寥寥数十言而已,除了说明雁门、太原等地皆已被幽州军拿下之外,就只有降者不杀之类的劝降话语,按说没啥稀罕可言,可却令利庭盾慌得个不行,此无他,高干全军覆没一事,利庭盾虽早已侦知,却不敢公之于众,一直在欺骗手下将士,言称并州军即将来援,定会与大单于主力两面夹击幽州军,而今谎言被揭穿之下,利庭盾不慌才真是怪事了的。
“大王,贼军正在立营,虽有备,心必懈怠,末将请命率部去冲上一阵,纵不能胜,退亦不难,还请大王恩准。”
时值利庭盾咆哮如雷之际,其身旁诸般人等皆不免都为之噤若寒蝉,唯有万夫长奎明屯却是颇具勇略,昂然从旁闪了出来,朗声便进谏了一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