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寡人有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寡人有罪

“叶将军!”

“统合先前我等所得讯息,楚军从云梦、洞庭抽调兵将,过淮水,汇入项燕军中,目下兵力总数已然超过四十万。”

“以林厚所见,楚军应是想要凭借淮水天险,西侧有云梦大泽,东侧有齐国广陵等地防守。”

“秦国大军欲要三面合围突破,难以,欲要攻灭楚国,唯有正面将项燕所率领的四十余万大军击溃。”

“才可以安稳的渡过淮水,攻灭楚国都城,攻灭楚国,兵下淮南地!”

林厚!

护国学宫新一期的计谋院堂学员,两年的时间,无论是武道之课,还是计谋之课,都相当优秀。

堪为同期拔尖之人,而今……虽未毕业,然各方军中已然预定,希冀其毕业后直接入军中效力。

踏步近前,看着面前的精细沙盘,指点着云梦大泽的东侧区域,那里是楚国老世族防守的地方。

纵然是秦国,也不可能派遣主力大军从那里通过,那里的地形太过于复杂,且沼泽遍地,水韵湖泊点缀不断。

“历经先前一战,项燕主力伙同昌平君之力夹击李信将军主力,好在武真侯与蒙恬将军及时赶至,不然,二十万精锐危险。”

“虽如此,楚军士气正盛,接下来项燕所求的兵卒、粮草辎重等物,怕是楚国国府与老世族都会全力供给的。”

“果然这般,项燕便可调动更多的力量,布置防线于寝县、城父、新阳、新蔡之地。”

林厚单手仍旧在沙盘上不住点动,那里是楚军现在所占据的区域,先前则是已经被纳入秦国之手。

奈何,一战之后,李信将军主力退往淮北之北。

“果然我为攻楚大军,则避其锋芒,经略淮北之地,重整大军,缓缓南下,消磨楚军锐气。”

“待时日一长,项燕军中那来至守备之军、项家之军、国府之军、老世族之军必然紊乱。”

“战机可循,上将军王翦当初攻赵便是那般,兵者,胜于庙堂之上,寿春之乱象,则楚军主力必然溃败。”

“楚王推恩,数年来,有着项燕的军中支持,那些老世族没有太大的阻力,可并非真的没有阻力。”顶点小说

收拢诸般讯息,方有口中之论,眼下楚国的情况,同当年的赵国有些类似,但比起赵国好多了。

赵国的情况,邯郸崩溃,太行八陉那里直接崩溃,上将军王翦三路进军,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

可……楚王负刍登位数年,终究有着属于自己的力量,还相当不弱,就是颁布推恩令,有些着急了。

那些老世族不可能任凭数百年得地位被撼动的。

早晚有冲突。

接下来便是一个机会。

语落,拱手一礼,归于原位,不在多言,大体上便是那些,虽然有些夸夸其谈,但若是连说上一二都不能说。

就太失败了。

接下来便是军中印证所学,毕业之后,入军中历练,融会贯通所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就己身兵道。

“你之意,内外而动。”

“避其锋芒,稳步淮北之北,徐徐推进,以寻战机。”

“嗯……,不错。”

叶腾看着林厚,微微颔首。

说的有些道理,而且也是最为稳健的策略之一,有一点他说的不错,眼下的楚国和当初的赵国差不多。

就是楚国的战机不太容易寻找。

“石园,你说说?”

并没有多言,视线一转,落在林厚身旁的那人身上,神容略有黝黑,老家是北地郡的。

相貌有些普通憨实,然能够考入护国学宫计谋院堂,那就不可能如外表而显的那般。

叶腾很好奇他会说些什么。

对于一场战争,他们所学的都差不多,所言……当各有差别。

“楚军从淮南抽调十万兵北上,入项燕军中。”

“如林厚先前所言,接下来项燕很有可能继续从淮南调兵,以为淮北的防线。”

“避其锋芒,等待战机,却是一个机会。”

“不过……石园以为,战机也可以创造而出,楚国目下的防守重心看似只有淮水寿春之地。”

“可这里也是相当重要的防守之地!”

衣着同林厚相仿,近前一步,拱手一礼,单手亦是落在面前的沙盘上,只是……却落下洞庭、云梦之地。

那里也是楚国堪为重要的防守之地。

是老世族的汇聚之地。

楚国目下之力,近半的粮草需要老世族给予供给,那不是秘密,此刻项燕军中的老世族私兵已然超过十多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正面……有淮北大秦主力大军,一时之间,难以取胜,唯有等待战机。”

“如此,以一支山地精锐之兵,过汉水,通云梦,水陆并进,强攻老世族祖地,令楚国老世族不敢将所有的力量汇入项燕军中。”

“且有闻,江水区域,楚国旧王熊悍仍存,还有庄氏一族、百越部族等,实力不弱,也可一同出兵,牵制淮南地的城池守备之军。”

“不住夹击之下,来至老世族与淮南的压力,必然会令楚王尽快解决淮北秦国主力大军,而后以大军平复诸地之乱。”

“楚军欲要强战,战机则有。”

“或是避而不战,消磨楚军之力,或是正面击溃楚军主力,文书之上,腾龙军团精锐损失过半,于项燕来说,少了一支可用之兵。”

石园以为,等待战机太耗费时间了。

还是创造战机比较好,给予楚国侧面压力,强迫楚军主力正面迎战,那个时候,战机就有了。

就怕楚军坚守不出,形成对峙之势,秦国虽无惧,终究……无聊不是,伐楚军功等是等不来的。

“从云梦、洞庭、江水给予楚国腹背压力。”

“嗯,果然如此,则楚军必然不可能将所有的力量放在淮水,于正面大军也有好处。”

顺着石园手指的方向,叶腾亦是颔首。

说的也是有些道理,而且可行性还是有的,的确可以迫使楚军尽快在正面取胜,以更好的处理其它战场之事。

“桥松,你来说说?”

无论是林厚,还是石园,两个人所言所听上去不同,实则……均是在正面战场打开灭楚之机。

其余,则是对于战事给予小改。

然……均有可行。

视线再次从沙盘上扫过一眼,看向桥松。

他可是三人中最为优秀的那个。

不知道会不会想出一些别的军策。

“叶将军!”

“桥松倒是没有太多所言。”

“实则李信将军先前伐楚军策便是极好,只是少了上将军王翦的一丝稳步推进,以至于被昌平君在淮北之北乘虚而入。”

“伐楚之战,稳步灭国为上,安稳淮北之北,大军南下伐楚,有护国学宫的强大利器,战机……实则在大秦手中。”

较之石园的神容寻常憨实,桥松却神容俊秀,无论是同石园相比,还是林厚相比,都不像军中魁梧之人。

倒像是从中央学宫出来的学院。

清秀的面上,闻声,微微一笑,近前一步,摇摇头。

林厚和石园说的都对,但……自己看来,李信将军的兵策便是极好,只需要简单完善便可了。

至于等待战机,配备护国学宫强大利器的秦军,不需要……只要淮北以北彻底安稳。

便可主动出击。

“哈哈哈,你倒是省心。”

“即如此,那接下来便是观局势而动。”

“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左右偏师汇入助力大军,怕是要两军相对了。”

叶腾哑然一笑。

桥松倒是省力气,但……说的也是有道理,李信将军的兵策自然没问题,就是先前李信将军行军冒进许多。

以至于被昌平君在后方乘虚而入,否则,当不会有那般事。

倒是桥松所言,颇有些强攻之势,不为坚守。

“待大军汇合一处,你三人便是入军旅之中吧。”

“不经历一番铁血,学宫的弟子终究少了一点什么,那也是你们这一年所要经历的。”

叶腾随意踱步而动,三人可以在这里畅言,但大秦的军功……是要在战场上拼杀来的。

除非等他们将来晋升千丈、偏将以上,才有将己身所谈给予实施的机会,以三人的修为,尽皆先天,战场之上,不会有危险。

可……他们需要的是从战场上感受铁血!

韩非有言,猛将必发于卒伍。

从学宫出来,不经历任何沙场铁血,而成就上将军……那是不可能的,根据武真侯闲谈所言。

护国学宫已经毕业多届学院,可军中职位最高的也才偏将,那还是极快的速度了。

其余学员仍旧在承受磨砺。

然……能够脱颖而出的,必然是最优秀的,每一年学宫毕业的人有近一千学员。

果然有数十人脱颖而出,叶腾以为……护国学宫的目的便是达到了,欲要近千名学院都成就将帅之才。

虚妄之谈!

******

“李信此战兵败有损。”

“寡人亦是当责也。”

鸿台之侧,小巧的花园正值初夏繁茂胜景。

朝阳初升,秦王政并未召集朝会,也并未理会此刻仍旧站立在咸阳宫前的李信和蒙武二人。

只是相召王弟于此,随意闲聊。

念及数月来的李信伐楚之事,秦王政轻叹一声。

李信兵败,固然有李信的缘故,可细细想来……现在还是走到了上将军王翦之前所言的那一步。

以五六十万兵力为根基,南下平推楚国,攻灭楚国。

“寡人于楚国轻慢也。”

接着先前的一叹,秦王政再次摇摇头。

数年前,中枢定策的时候,东方六国中,也唯有赵国可堪同秦国一战,至于楚国,乱象纷呈,根本不被中枢放在眼中。

之所以将楚国放在最后,乃是因为楚国不入中原,且山河广袤、民力众多,果然不能够将楚国一力攻灭,颇有可能中原受损。

是而,先行攻灭三晋、燕赵,中原的隐患不存,才图齐楚,目下,更是落在楚国身上。

百多年来,秦楚交战,楚国取胜的次数,屈指可数,而秦国取胜的次数,则是数不胜数。

纵然项燕有练兵二十万精锐,秦王政自觉李信率领蓝田百战铁血二十万足以应对。

纵然楚军三十万,也是无惧。

至于上将军所言五六十万兵力,太过了,根本没有那个必要。

况且,也如李信所言,二十万大军攻灭淮水楚国,南下淮南与江南,再行调兵也不迟。

不曾想,接下来就要调集重兵了。

“哈哈,大王何至于此?”

“玄清以为,楚国有何不能够轻慢?立国数百年,虽大虽强,却不能够如大秦独强独霸。”

“此等之国,焉得是大秦对手。”

“灭楚,乃是必胜。”

“至于李信兵败之事,不过水浪余波罢了。”

周清旁侧随行,闻此,不由笑语,摆摆手……,宽慰王兄之心,灭国乃大谋,乃两国国力之较量。

现在的楚国已然非秦国对手。

“武真侯以为,果然李信稳打稳扎,先行稳固淮北城池诸地,免去熊启之乱。”

“而后率兵南下,可否取胜?”

秦王闻声,亦是轻轻一笑。

不错,灭楚,乃是必胜。

但……想起身陨的老秦人,便是心中一阵紊乱,畅想言之,果然没有突袭冒进。

当如何?

“当然可以取胜。”

“少了熊启之乱,配备护国学宫诸般利器,楚国淮北的城池根本没有可坚守之地。”

“以楚军数月加固的汝阴之城,在李信面前两个时辰不到,便是崩溃,果然同项燕主力一战。”

“其麾下得四大军团定然损伤惨重,如此,汇聚左右偏师,南下灭楚,攻灭寿春,有相当大的可能性。”

“却是现在……楚军之力超过四十万,有些小小的麻烦。”

李信先前的兵策并没有错误,王翦的兵策也没有错误。

可项燕一开始的大军主力,也就三十万上下,以李信率领的二十万大军,足以应对。

可……项燕终究名将,行军谨慎,秘密调兵十多万。

“护国学宫的那些利器……,威能上寡人很是满意。”

“一战攻楚,也有大功。”

“却是未有功成,接下来……楚军之中,是否有相似之物出?若然那般,非寡人所愿。”

闻王弟自信之言,秦王政也觉得似乎可以取胜。

不过……无论如何,一切都过去了。

也许王翦兵策更好更稳,毕竟……接下来大军汇聚,便是靠近王翦先前的兵策了。

却是那些护国学宫的利器。

秦王政觉得可惜。

原本是要奇兵而出,打楚国一个措手不及的。

“会有相似之物出。”

“然……楚国没有那个时间了。”

“文信候当初建立的军器作坊非楚国可比,李信此次消耗的那些,只消军器作坊督造两个月全力运转,便可重新装备军中。”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