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宋缔>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颗仇恨的种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颗仇恨的种子

阻卜部盟对北戍司发动攻击之前,赵祯便收到了消息,但他却没有立刻做出决断,也没有下旨宋军和北戍司进行反击,而是以阅兵的形势调遣北戍司军。

战争有时需要临门一脚,而这临门一脚便是愤怒和仇恨,斯琴昂立是个理性的人,他没有把消息泄露出去,而是秘密稟告了赵祯。

当然他也知道赵祯的用意,在草原上愤怒完全可能使得一个部族变得疯狂。

一场阴谋笼罩在了草原上,赵祯感觉自己有点像牺牲掉珍珠港的那位,虽然得到消息,但出于政治目的依旧要让归附大宋的小部族生灵涂炭,心中甚至还有一点期待,期待草原上的厮杀更为惨烈。

来自斯琴部的消息被封锁,斯琴昂立立誓保证不会有任何泄漏,现在所需要的便是等待,等待那些小部族的人自己前来求援。

虽然令人不齿,但这种手段却是必须的,在赵祯的心中并没有什么波澜,甚至连愧疚之意都是那么的薄弱。

毕竟是外族,从即便是在法令上要求一视同仁,但在内心之中却是依旧有着歪掉的天平。

三天之后,呼伦贝尔高大的城墙之外,一骑浑身带血的草原汉子疾驰而来,赶到城门口的时候便晕了过去,驻守在此地的大宋禁军把他抬到了军中救治,用了半根山参才把他的魂拉回来。

待其清醒之后第一句话便是大声疾呼:“阻卜部盟突袭北戍司,所到之处鲜血尽染草原,还请速速通传陛下,调遣王师助我北戍司!”

骤然听闻此消息的宋军自然不敢懈怠,以最快的速度向赵祯稟报,并且友善的提醒了来自北戍司的士兵,在军中有些消息传递的速度会很快。

并且宋人士兵这段时间和北戍司的士兵相交不错,双方之间在赵祯的促和下产生了基本的友谊,毕竟在战场上你需要把背后交给战友,经历过几次军演,双方之间多次把背后交给对方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信任,而信任是友谊的基础。

消息在北戍司军中传开,这下他们可坐不住了,即便是在呼伦贝尔城的生活再好,也不能放弃自己的家人,他们毕竟是从北戍司出来的人,自己的部族就在草原之上,在乌孤山的西面!

这才是赵祯需要的东西,若是大宋早早出兵,便是防卫阻卜部盟的进攻,而眼下用兵却是捍卫疆土,或者说是为北戍司报仇更为合适。

在名节上自然站稳了脚跟,也让北戍司军同仇敌忾,彻底与草原上的阻卜部盟划清了界限,结下了梁子,有了血海深仇。

阴谋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北戍司军的将士几乎是在得到消息的一瞬间便准备好行装,收拾好甲具,准备乾粮和军需,马鞍已经在焦急中不知紧了多少次。

这不是朝廷的公事,这是他们自己的“私事”赵祯以最快的速度召见了北戍司军中的草原将军,对他们进行了询问。

第一便是能否保证他们理性的对待这场战争,能不能管束好自己的属下,毕竟军中将士有很多来自北戍司,部族中出了事,定然会担心,但这样一来私自离开军中前往救援,定然会影响整个北戍司军。

第二便是能否做到进退有度,待阻卜部盟军撤走,万万不可孤军深入,继续追击,赵祯一再强调,他们去北戍司是为了救援,为了重新建设家园。

若是追击敌军,很可能中了诱敌之计,到时间损失的就是重建家园的力量和时间。

两位来自北戍司的草原将军在赵祯面前立下军令状,绝对令行禁止,这才得了赵祯的圣旨,带领北戍司军向北戍司进发。

呼伦贝尔城距离北戍司其实很远,毕竟中间还隔着敌烈部和乌古部,还有一座乌孤山,即便是一路奔驰,八万人也要近十来天的功夫才能赶到,这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算下来的。

这是行军打仗,不是传递消息,需要保持应有的战斗力,根本无法做到捨弃补给和辎重,否则到了北戍司,八万大军累瘫了还如何救援?

还好,乌古部在这个时候伸出援手,或者说是贝尔军伸出了援手,刚刚归顺大宋的乌古部自然需要驻军,宋军人数不够,赵祯便调遣捺哲尔的贝尔军前来驻守。

看着同样归顺大宋的北戍司找到袭击,捺哲尔彷彿是看到了立功的机会,派出士兵在乌孤山边上接应,只要是逃到乌孤山的北戍司部族,一律接到乌古部中避难。

北戍司也在阻卜部盟军进攻的第一时间组织青壮进行反抗,让部族中的老弱妇孺离开,除了最先开始毫无徵兆的袭击了几个部族外,阻卜部盟军并没有能继续大肆屠杀。

但仇恨的种子已经在北戍司军中种下,当他们抵达乌孤山之后,宋军统帅王圭一句全军休整让北戍司军心中不甘,但看着逃难而来,面带疲惫和痛苦的北戍司部族,又只能答应。

他们一边休整,一边开始接应族人,心中在获得一丝慰藉的同时,复仇之心更盛。

王圭眼见火候差不多了,休整也恢复了体力,于是便在这个时候率军继续前进,八万人的大军直接进入北戍司的部族之中。

得益于不断的救助,再根据时间的推算,北戍司军很快便能判定阻卜部盟军的大致位置,这在草原上是极为不易的,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对方却不知他们的行蹤。

当八万北戍司军出现在草原上,出现在阻卜部盟军前的时候,他们是多么的慌乱和惊讶,开始的时候他们以为这是宋军的铁骑,但随着“乌拉”的冲锋声响起,阻卜部盟军便知道他们遇到了什么人。

这是鞑靼骑兵的口号,也是契丹人冲锋的口号,虽然没有实质上的意思,但却是鞑靼语中的语气词,更是在冲锋之时的呐喊。

八万钢铁洪流如同滔天的潮水从高地扑面而来,每一个北戍司军的将士心中都憋着一股怒气,面甲之后一双血红的双眼如同地狱中的恶鬼。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