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柱人发疯了,这一点赵祯非常清楚,李酒的城防司已经把神都城的城门全部封锁,整个神都城现在就如同一个封闭的“牢房”。
神都城的城防系统可以说是极为完善的,高耸的城墙和上面的驻军可以让任何贼人插翅难飞,而无数高耸的箭楼则可以监视城中的一切。
为了治安和防火需要,城市中建立起了无数的望火楼,这些望火楼的功能不光是观望火情,更是成为检查城中动静的有效建筑。
现在的望火楼上已经站满了巡城虞侯,每个虞侯的手中都拿着一柄最精良的铁臂棘轮弩,这东西也被百姓称为燕翅弩。
这是大宋弩箭的集大成者,弹性极佳的钢制弩臂拥有最佳的弹性,再配合棘轮以及弩臂上的偏心轮,这燕翅弩的射程已达四百多步,威力惊人。
但因为造价的高昂,在大宋唯有神都城的城防禁军所装备,除此之外再无他人拥有,这些虞侯得到了来自中枢的命令,可以随意射杀任何蕃人。
也就是说这座城市从现在开始对待任何外藩都是好不容情的,因为就在刚刚,一个来自新疆路的商贾居然向赵祯出行的圣驾上泼洒火油。
熊熊的大火虽然没有对赵祯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却是挑衅了一个皇帝的威严。
身为城防司监丞的李酒在第一时间封锁了神都城,而赵力则是带着亲卫司的精锐如同疯了一般在神都城中四处搜捕。
这个来自新疆路的商贾早已经被大火所吞噬,他自己死了不要紧,他的妻儿全部都已经被他杀死,显然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而来的。
这场袭击背后的操纵者不言而喻,塞尔柱人已经疯了,在军事上的对抗已经演变到了君王的身上,那战争的意义就不同了。
蒲花罗在宋军的进攻下岌岌可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塞尔柱人此时动用的手段却是行刺敌国的皇帝,这显然是一种挑衅。
只有被逼急了的情况下才会对君王动手,这也意味着塞尔柱人彻底慌张了。
王韵的军队围攻蒲花罗已经小半个月,之所以没有向前推进的最主要原因是塞尔柱人在不断的往蒲花罗增兵。
这场战争现在已经到了胶着的状态,而唯一比拼的东西就是国力,双方之间的国力相差很大,尤其是已经进入初期工业化的大宋,在战争状态下就如同一只怪兽。
世人第一次见识到了工业所带来的强大制造力,于是大宋这个巨人第一次开始利用除了自身以外的东西前行。
战争仿佛是最好的催化剂,大大小小的工厂都在不断的接受来自朝廷的订单,所有人开始拼命的做工,不断的加工出战争所需要的资源。
单单是京畿路的弩箭箭簇产量已经到了每日近五十万支的程度,而这原本是大宋上四军近一年的消耗量…………
弩箭,箭簇,火药弹,棉衣,军粮等等全部被装车向前线运输过去,同时利用这场战争,大宋的公路也开始继续修建,原本从新疆路开始大宋的公路系统就被简化了。
毕竟和宁夏路比起来,新疆路的土地太过辽阔遥远,人力财力也开始跟不上,但因为战争的关系,大宋一时间调用了当地以及宁夏路的劳役开始修筑公路。
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争会进行到什么时候,源源不断的马车被制造出来,大量的军备,棉衣被送往前线。
战争到这个时候才算是刚刚开始,而就在这个时候赵祯御遇刺,神都城的百姓已经疯了,仇恨的种子不断燃烧。
大宋这么多年来一直作为天朝上国的存在,从来都是他们欺负别人,什么时候被别人欺负到了家门口了,还是对官家下的手!
这还了得?于是乎无论是李酒还是赵力都得到了神都城中百姓的积极配合,并且这一次朝臣们也没有开口。
事实上他们也被吓坏了,眼下大宋的局面实在太好了,而这个局面全部来自于赵祯这个大宋明君,谁知道若是皇帝突然被刺之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文臣生活在这个盛世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天下太平,文治昌盛,各家学说百花齐放,文臣大家留名史书指日可待。
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任何活在这个时代的文人都将成为煌煌史书中的重要一员,是他们共举了盛世,是他们辅佐了君王走到了今天,他们比谁都更加珍惜。
至于武将便更不用说,他们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因为赵祯的恩赐,原先他们受到文臣的压制,可现在文臣不会看不起武将了,因为已经没有纯粹的武将……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赵祯改造成了另一种武将,一种有文化的武将。
在看到圣驾在火焰中熊熊燃烧的时候,朝堂上达成统一,无论文武都疯狂的扑向赵祯的圣驾,希望能灭火,就冲着这些差点被烧成烤猪的臣子,赵祯也不能死在圣驾中。
车撵的底部有一个逃生的暗门,这是三才特意命将作监的匠人制作做的,为此被赵祯以及皇后斥责了好一段时间,皇帝怎么可能需要这样的暗门?
但今日还幸亏有这暗门,赵祯在火其的第一时间便在三才谄媚的笑容下跳进了暗门,烧着的车驾继续向前,而文武大臣们已经追着圣驾扑了上去。
当火灭被扑灭的时候,赵祯从后面挤进了人群,用肩膀怼了怼欧阳修道:“烧的怎么样了?苏老泉快去看看还有能用的东西吗?”
“都什么时候!你…………陛下!陛下!”
随着欧阳修嗷的一嗓子,文武群臣迅速把赵祯拱卫其中,生怕不知道自己在为皇帝做肉盾,一个个把赵祯挤得喘不过气来。
范仲淹靠得最近,不知是谁踩了他的脚,使得他中红了脸道:“官家,四周百姓已经清空,秋猎之事官家还是暂缓,皇城司的人已经出动,京师十二门全部封锁,还是等肃清贼人后再出城!”
对于范仲淹的提议四周的朝臣们是接连附和的,但赵祯摇了摇头:“有亲卫司在无碍,秋狝依旧,任何人不能破坏朕要做的事情,塞尔柱人也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