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四百二十章 后世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章 后世名

古怪地看了一眼孔颖达,李正又说道:“还有褚遂良会教孩子们书法,邹国公张公谨偶尔还会教孩子们为人处世之道,还有上官仪也会教孩子们一些礼仪。”

“其他的就没有了吗?”

“暂时就这些。”

孔颖达放下茶杯,长叹一口气说道:“难怪啊。”

“难怪什么?”

孔颖达眼里带着担忧,“老夫也是一些道听途说。”

李正瞧着孔颖达。

“李正。”孔颖达坐正说道:“李正不教授孩子们儒学吗?”

“儒学?我又不懂儒学,哪里教得了?”

孔颖达低声说道:“数百年来,儒生遍布天下,世间学子又有哪个不读儒家经义。”

自始皇帝焚书坑儒之后,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之后,天下读书人就皆是儒生了。

暴秦的做法是错误,在很多读书人的认知里焚书坑儒这件事也是错误的。

天下儒生就会对始皇帝做过的一切进行批判。

文人墨客闲着没事,不专心鼓捣学问就只剩下批判了。

当然这种批判是顺应民心,儒生越批判得到人心就越多。

经过几代帝王的扶植,天下的儒生越来越多。

李正问道:“孔颖达老夫子是要我教孩子们儒学吗?”

孔颖达摇手说道:“当然不是,老夫只是担心你的那些弟子,外面的几家世家子弟都说将来不会让你的弟子步入仕途。”

李正换了一个坐姿翘着二郎腿说道:“谁说我的学生就一定要入仕途了。”

“不入仕途学问何用?”

“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这种说法我是不认同的。”

“那你的认为呢,如今天下读书人不论老的年轻的谁不是读儒家典籍。”

李正端着茶杯说道:“儒家就一定是对的吗?”

“老夫……”

孔颖达一时间语窒。

“无为而治也是对的吗?”

孔颖达一时间也说不上来。

李正接着说道:“历代帝王尊崇儒术,但是他们施行的还是法家之法,依法治国是根基,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旦真的是无为而治,这天下还不乱套了?”

孔颖达失落的低头说道:“李正这一次很多人向陛下谏言,你李正为师,却不教儒家典籍此举有违人师之道。”

李正琢磨着说道:“孔颖达老夫子说得很对,我确实要教儒家的东西,儒家是一个值得举例的范例,让我的学生知道儒家的弊端,儒家的不足之处,儒家之道有多么不适合治国。”

孔颖达说道:“李正,你的弟子只有少数,你是要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李正冷笑道,“这天下读书人都快成世家的工具了,孔颖达老夫子这就是你们儒家的初心吗?”

孔颖达感慨地说道:“世家如此收容天下读书人,确实不对,老夫也知道,陛下也知道。”

“老夫子的意思是要我退一步吗?”

“李正,退后一步没什么不好的。”

“我若是不退呢?”

孔颖达看着悠闲的马儿说道:“史书是那些人写的,李正你觉得以后你在人们的心中会怎么样?你斗得过这些人吗?他们一代传一代。”

看李正满不在乎的神情,孔颖达问道:“你不在乎?”

李正把图纸收好,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人世间的世人,能够得到真正历史真相的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很多坚持真理的人或许只有零星几个。”

孔颖达喝着茶水听着李正接着说下去。

李正接着说道:“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并非都是大英雄,那些揭示真相,讲述真相的人可能都会惨死在尘埃中。甚至几百年之后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只剩下强有力的污蔑下遗臭万年,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

“我在史书上很有可能被写成一个伪君子,而且没多少人会知道我做过什么,打个仗,过几个朝代就没人记得了。”

孔颖达说道:“是非功过正邪谁人能辨呢?”

李正站起身说道:“孔颖达老夫子,世家控制着读书人,他们的控制不是长久的,总有一天会失败,知识是自由的,它不会永远成为一个笼络人心的工具。”

孔颖达长叹一口气,“李正,老夫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

说完孔颖达站起身要走。

李正送着孔颖达走出了村子,看到他上了马车。

等人离开了之后,李正看向远处正在和李义府聊天的许敬宗。

收到李正的目光,许敬宗快步走来说道:“长安令,有什么吩咐吗?”

“最近长安有什么动静吗?”

“动静?”

“世家子弟的动静。”

许敬宗拿出小册子看了几页说道:“确实有,最近各家的儒家子弟走动比较多,有不少人都在弹劾长安令。”

“还有呢?”

“还有?”

李正看了一眼许敬宗,“许敬宗,你给我做事还藏着掖着吗?”

许敬宗尴尬一笑说道:“被长安令看穿了,只是长孙无忌是当朝国舅,就连太子殿下都要叫长孙无忌一声舅舅,长安令现在我们势单力薄不是人家的对手啊。”

“能鼓动这么多人来弹劾我,平日里都不奇怪,我都习惯了,可是这么多人用一个理由来弹劾我,这里面没有猫腻我不信。”

许敬宗小声说道:“其实这些都是赵国公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在走动。”

“还有呢?”

许敬宗又说道:“他们说是长安令教授弟子,不教儒家典籍有违为师之道,长安令又师出无名,不能作为人师。”

“理由还真是挺充足的。”

“是啊,一时间人神共愤,就差来泾阳把长安令生吞活剥了。”

“咱们的记者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

“还是老样子盯着呢?”

“这段时间盯得紧一些,弹劾过我的人都记下。”

“明白了。”

许敬宗点头又说道:“长安令放心,就算长安令恶名在外,在下也一定追随长安令。”

“好听的话,就免了。”

“哎,那在下去办事了。”

回到马圈,找来张齐的几个木匠用来做烟花的木筒。

皇后的话倒是提醒了自己,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总有人要来迫害。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哼!你的日子还真是悠闲。”身后传来李丽质的说话声。

三月,初春。

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