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民国不求生> 第二十八章 克伦斯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克伦斯基

圣彼得堡的二月将近,1月22日的血腥星期日周年纪念之际,形势不出刘静人的意料之外,有数万名工人进行了罢工并在彼得格勒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在沙皇俄国崛起的时候,锐意革新的彼得大帝从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地区引进了许多德意志贵族出身的知识分子,帮助俄国建立起了近代化的社会制度,所以德国文化对俄罗斯的影响也相当深远。

例如圣彼得堡的名字,即同德语渊源很深。只是大战爆发以后,俄国人的厌德心理日益抬升,正如英国王室前身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也是来自于德意志地区的王族,战争爆发以后英国王室为安抚民心宣布将英国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为温莎,俄国则把彼得堡这个德语风格的城市名称改为了俄语风格的彼得格勒。

傍晚时分,刘静人正从电报局返回公使馆,他走近涅瓦河边,停步极目一望,河湾远处寒气迷蒙,忽然间出现一道深红的霞光,横亘在昏暗的天穹里。夜幕罩在城市上空,沿河广袤的原野因冻雪而膨胀起来,染着最后一线阳光,整个闪烁在不计其数的银色霜针中。

这个春天的俄罗斯实在冷得吓人……

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摄氏度……疲惫的马、奔走的人,全散发着热气。微小的声响也能使凝滞的空气震颤起来,两岸房屋冒出无数烟柱,像巨人般冲上寒空,一路上互相缠绕着,仿佛旧房上又出现了新房,半空展现出一个新的城市。

“不知道杜马会议现在到底在谈些什么事情。”

北京的中央革命政府在这几天接连向刘静人打来电报,里面不仅要求他暂时不要卸任,而且还命令刘静人务必注意收集彼得格勒和俄国政府及国家杜马会议上的一切线索情报,每天都要和北京方面维持联系,发两次电报通报俄国方面的政治局势。

刘静人不知道为什么北京这么重视彼得格勒的局势,但他觉得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很明显俄国形势扑朔迷离,就连他这个外国人在彼得格勒街头上都能感觉到暗流涌动的沉重压力,何况是俄罗斯本国人呢?一种风暴前的宁静遍布整座城市,恐怕最迟一两个月间俄国就将发生重大变故。

中央能注意到这点,看来一定是新政府还有其他的情报搜集渠道。

“克伦斯基先生什么时候上门?”

刘静人问了问他身旁的外交参赞,俄国杜马会议上的风云人物亚历山大·克伦斯基作为主张为小农分田的社会革命党领袖之一,当然也很关注中国自两年前就开始大规模推行的土地革命政策。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克伦斯基便时常拜访刘静人,向他询问关于中国革命的具体细节。只是刘静人作为一名前清遗留下来的旧官僚,对于同外国人特别是外国政治家交往的问题极为谨慎,所以每次他都把自己和克伦斯基的谈话记录完整发回国内,向外交部报告备案。

而从前年开始,外交部方面便开始命令刘静人想方设法加强和克伦斯基、齐赫泽等俄国政党领袖的关系。齐赫泽原来是第二国际的成员,虽然在欧战爆发以后堕落为了社会沙文主义,成为孟什维克党中的护国派领袖,主张在德国人的侵略面前所有俄罗斯人民都应该抛弃政治上的门户之见团结在一起保卫祖国,但他还是深受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所有一直以来也都对华持友好态度。

克伦斯基跟刘静人的关系则更近的多,他是社会革命党劳动团派的成员,政治立场上属于中派,但特别关心土地改革,尤其是为小农平分田地的问题。克伦斯基每次找刘静人谈话,就几乎都是问和中国土地革命相关的问题。

只有这一次二人的会面,是由刘静人主动邀约,他刚收到来自北京外交部的一封电报,中央要求他立刻通过克伦斯基等人关系,尽量多了解到俄国杜马会议上各方争论的具体情形,相关内容一定要尽量详细的掌握以后再向外交部做汇报。

克伦斯基和孟什维克党的领袖齐赫泽都有幸进过冬宫,接受沙皇的会见。冬宫的台阶和扶栏全部用白色的大理石做成,中间铺猩红色的地毯,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全是白色的墙壁,白色的大理石雕像,随处都配以镀金的花边或雕塑,顶部的众天使壁画祥云飘渺,其实充满了德意志的艺术风格,也充分体现着沙皇俄国的国家建构过程里浓郁的德意志贵族要素。

冬宫大厅处处可见的宝石——孔雀石、碧玉和玛瑙石装饰,还有许多装潢更为华丽的大理石雕塑、黄金制成的“孔雀”钟、银制吊灯,以及粉饰以世间最豪华珠宝的彩蛋,当然还有乔治大厅正前方安放的一个银色镶边带镀金的沙皇御座,都在体现着俄罗斯帝国的皇族是如何敲骨剥髓在这一广袤却贫瘠的国家上汲取如此之多财富。

甚至到了令克伦斯基这样资产者家庭出身的人,都感到了极端的不满。

当前沙皇尼古拉二世最信任的御前大臣是亚历山大·普罗托波波夫,他是一个笨得让人感到滑稽的人物,他把操办降神会这件事看得比自己内务大臣的职责还要重,为了帮助皇后和已故的“妖僧”拉斯普京通灵沟通,亚历山大·

普罗托波波夫顾不上向城市提供给养,反而在战争紧要关头花费无数金钱和人力兴办降神会和通灵会。

这样一个比拉斯普京还要离谱的邪教徒、巫术信仰者和大骗子,居然成为了沙皇陛下最信任没有之一的大臣,国家上层的堕落竟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

诸如克伦斯基这类自诩为进步派的西化知识分子,当然不可能接受国家领导权落入这类骗子之手。

过去杜马会议的影响力有限,不可能促使沙皇罢免这群骗子。但就在刚刚过去的1916年,正是在去年年底,俄国的首富尤苏波夫亲王和德米特里大公等皇族亲贵中的少壮派,联起手来组织了刺杀妖僧拉斯普京的行动,把这个尼古拉二世最亲信的佞臣先是氰化钾投毒,再以手枪射杀,最后投入涅瓦河的冰窟窿中将其活活淹死。

这一行动已经表明了就连罗曼诺夫家族内部的皇室亲贵们,都已经再也无法忍受尼古拉二世宠幸小人的倒行逆施,帝国权力中枢的瘫痪和瓦解已到了图穷匕见的边缘。

克伦斯基一结束当天的杜马会议,就来到中国驻俄公使使馆,一边急切询问刘静人关于中国革命的几个细节性问题,一边催促他尽快交代中国北满地区的小麦向俄国政府交割的具体时间。

刘静人对克伦斯基的焦急只觉得难以理喻,他反问道:“阁下,贵国政府难道已经不能履行职能了吗?”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