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仔说要见周委员,洪戈文和范大河知道一定是有工作要安排,因此心情都很激动,他们简单收拾一下就跟着发仔出了门。
洪戈文虽然在广州上了黄埔军校,但是对广州市区并不太熟悉,他跟着发仔穿街过巷,大约半个小时后来到了一幢的民房。
这幢民房远离大街,从外表看就是一幢普通民房,因此并不引人注意。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三人上了二楼的客厅。
洪戈文见这个客厅大约30多平方米,陈设简陋,有两张写字台对面放着,还有四张残旧的藤椅和一张长椅,厅中是一张圆桌,围着圆桌的是四张圆鼓似的木凳。
一位23,4岁,穿着灰色短衫的人正在靠墙的一张写字台边伏案写作,他写得非常聚精会神,以至发仔带着洪戈文和范大河进来他都不知道。
洪戈文和范大河进门后就站在当地,发仔上前轻声说:“周委员,洪同志来了。”
周忠猛然抬头,扫视了洪戈文和范大河一阵,将目光移到了洪戈文身上。
在洪戈文看来,周忠长着标准广东人脸型,面色红润,有着一双浓眉,腮帮两边显得铁青。www.
双方的注视只有2,3秒钟的时间,周忠起身过来,洪戈文也迎了上去。两人近了,周忠伸出手和洪戈文紧紧相握,洪戈文说:“周委员,我是洪戈文。”
周忠亲切地说:“洪同志,这里就是工人赤卫队的临时指挥部,欢迎你的来到。”说着又看着范大河问,“这位?”
洪戈文急忙介绍:“这是范大河团长,北伐时就在独立团,我需要他给我当参谋。”
周忠又向范大河伸出手:“欢迎。”伸出左手指着圆桌,“来,坐下谈。”说着就坐到了圆桌边。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洪戈文和范大河也来到桌边相继坐下。
周忠看着洪戈文说:“洪同志,我先向你介绍一下基本的情况。”
周忠的口才很好,他侃侃而谈地介绍着广州情况。
由于章华带着第
二方面军回师广东,驱逐了桂系支持的栗集参势力,因此广州存在着粤桂的矛盾,这两系背后又各有支持势力,这又导致了他们背后的日,英美等帝国主义的矛盾。在各自背后势力的支持下,粤桂军队互不示弱展开混战,使得敌人在广州的力量薄弱,而受压迫的工人农民已经觉悟,特别是广州周围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这就使得发动广州暴动的条件成熟了。
周忠说的这些,也是洪戈文被正式传达到的中央精神,可是,洪戈文从彭书记这里已经知道了很多具体的真实情况,因此对周忠这样鼓舞人心的说话并不以为然,他期望听到周忠的干货,可是在这位省委候补委员面前,他不能随意打断,只能认真听下去。
介绍完了总体情况后,周忠说:“暴动的时间定在12日,现在我们还有一周的时间,稍微有点紧。”
这有些出乎洪戈文的意外,他没想到时间只有一周,又一想,也许系统性的准备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只是自己来晚了。
接下来,周忠终于讲到了洪戈文希望听到的东西。
“目前粤桂双方的主力都在西江地区对峙,广州的兵力很空虚,珠江南岸是李福林的第5军,这是一支土匪军,洪同志参加过北伐,知道这个军的战斗力。江北的几支武装,有教导团,警卫团,炮兵团和一些机关人员,还有公安局下辖的保安队。在这几支武装中,教导团基本掌握在我们手中。警卫团刚成立,战斗力不强,但团长是我们的人。至于炮兵团,是北伐时俘获的军阀武装,都是北方人,没有政治信仰,也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公安局的保安队倒是死硬,不过战斗力也不强。”
听到教导团,洪戈文头脑中立刻浮现出了赵素的影子。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周忠又说:“我们的工人赤卫队有3千人,这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啊。”
说到这里,周忠充满期待地对洪戈文说:“洪戈文同志,工人赤卫队是由我创建和组织的,我对他们非常
了解,他们大多是失业的产业工人,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可是,他们虽然有高昂的革命热情,却缺乏武器和训练,2个月前,中央给我们调来一批军事干部对他们进行了训练,现在马上就要进行真正的作战,他们还缺乏整体的配合和指挥,我希望你来担任他们的副总指挥,指挥他们作战。”
洪戈文问:“我服从组织安排,周委员,目前赤卫队整体情况怎么样?”
“工人赤卫队是由工人纠察队发展起来的,成分是各行各业的工人,比如五金工人、人力车夫、汽车司机、建筑工人等等,现在分布在7个区,每个区编成了一个联队,每个联队有270人,下设大队、中队和小队,都是三三制,每个小队10人,只是他们编组的时间只有2个月,训练都是分散的,还没有集结进行统一训练的机会,联队长和党代表也都是2个月前才到任的。”
“那这两个月他们的训练是怎么进行的?”洪戈文不解地问。
军事训练需要场地,在广州这样繁华的城市,哪里有赤卫队秘密训练的地方呢?
“以我们这里的条件,当然没有办法像军队一样训练,我们手里缺枪,也缺手榴弹,更缺场地,只能在工人家里进行纸上谈兵。在纸上画地形,讲解枪和手榴弹的用法,讲解冲锋的要领等等,工人的家本来就小,一次也容纳不了太多人,因此我们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小队长以上的干部,他们回去再培训本队的队员。”
洪戈文事先对暴动准备的不充分有思想准备,只是没有想到如此不充分,不要说各联队,就是小队之间的配合训练都无法进行,2千人听起来规模不小,有近一个小师的兵力,可是在没有配合的情况下作战,战斗力和乌合之众也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担任中高层的指挥人员对基层队员情况的了解几乎为零。战争胜利的要素是知己知彼,对自己的情况都不了解,又何谈对敌人情况的了解?顶点小说
不知己不知彼,这是作战最忌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