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遥控大明> 第一百章 火炮专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章 火炮专家

?方值四月初,正是桃红杏白柳绿桑黄的大好时节,飞燕衔泥稻花纷落,农人劳碌于田间,小民游走于市井,各自奔忙。

城西铁器厂的规模已经从老庙街到扩展到了通泗内门附近,各式各样的作坊罗列其中,数不清的匠人和小工如同勤劳的工蜂一般忙忙碌碌。

新建造的营盘已经初具规模,每室两条通铺可以居住二十四人的联排营房刚刚用白灰水刷洗过,力工们喊着整齐的号子,把石夯举的高高又猛力砸下,用三合土将地面平整夯实。外围一丈二尺高的围墙已经砌起来五分之四的样子,码放整齐的青砖如长城一般延伸到远处……

除了营房、围墙和地面这些最基本的建筑主体之外,靠内的很多地方已经用细细的灰粉撒出了一道道白线,扛着标尺和木矩的老师傅们正在指挥力工开挖地基,铁器厂的工匠则在一道道白线之内丈量土地,确定炉灶、机械和工具的位置。赣地的铜铁、江南的布帛、湖光的竹、漆,从海路运过来的皮革、毛、毡等物,堆砌在更远的仓库门前……

淮扬民练正式改组成为荡虏军之后,规模急剧膨胀,人数飙升,各种建设也随之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哪怕是三岁的娃娃,也知道荡虏将军抄了很多私通逆贼的大户,仓库里着金山银海花不完的钱,所以纷纷托人情走关系的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赚一份安稳钱。

荡虏将军查抄了许多豪门富户之后,天知道他到底捞了多少银子,更有许多盐商按月把“保护费”送上门来,现在的荡虏将军绝对是扬州最有钱的那个人了。

荡虏将军李乙丑有了钱,自然不会亏待本地的父老,来这里干活的人们全都给高薪,还格外管两顿饭,自然引得很多人趋之若鹜。

虽说绝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手艺,只能做最费力的小工,却也实实在在的能赚不少。要是家里有辆架子车,就可以到城西的二十里铺,把那边的青砖拉过来,一车砖的运费就是五十个钱。这活确实叫劲儿,稍微孬一点的汉子都干不了,需要的都是膀阔腰圆的彪形大汉。要是好好干的话,一天两趟绝对没有问题,起早贪黑的干下来,一天能拉三车青砖。

只要把三车砖头拉过来,就是一百五十个钱呐。虽说现如今物价飞涨米价腾贵,也可以买**斤糙米或者是十二斤杂和面,省着点用的话,够家里的女人和娃娃吃好几天的了。

若是家里有驴骡牛马之类的大牲口,必然赚的更多:可以专一的在安江们的码头上将荡虏军需要的粮米、木料、各色货物拉过来,扣除牲口的草料之外,一天差不多能赚两百来个钱,还不用自己带盘缠。

虽说给荡虏军干活确实辛苦,也确实累的够呛,油水却足的很,赶着骡车好好干个六七天,就能净赚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啊,对于普通的人家而言,是笔不大不小的财富了,怎能不让人眼热?

铁器厂旧址的炉火昼夜不熄,匠人们部分白天黑夜的干,参与建设的小工和力夫则是起早贪黑的干。随着一声铜哨声响起,身材健壮的厨娘和帮灶把几十个大木桶一字排开,每个木桶旁边都有个大大的深竹匾。

干活的人们纷纷涌上前来,排成一列列纵队,从木桶中盛了满满的一碗热汤面,顺手从竹匾中抄起几张黄面饼。三五成群和相熟的伙伴们聚在一起,狼吞虎咽的大吃起来。

热汤面中有熬煮的稀烂的老肥肉,这绝对是干活的人最爱的食物,轻轻松松就能灌下去两大碗,还能顺便消灭三四张黄面饼。

“干活的时候没见你小子这么卖力气,吃饭的时候却却显了能耐。”老工匠斜着眼睛看了看旁边新来的力夫,大声的提醒着:“别吃的那么快了,当心噎死你,吃了还有,给荡虏军干活,是管饱的。饭是李大将军的,可肚皮是你自己的,要是吃撑死了可怪不得别人。”

因为力夫大多是流民出身,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吃过饱饭了,来到这里干活之后,见到油腥全都不管不顾,玩儿了命的傻吃,甚至还发生过很多次胀坏肚皮的事情。干过几天之后才知道,这边的一日两餐可以随便吃,根本就不必担心食物不够。

正在众人捧着饭碗风卷残云之时,一个穿着皂色衣裤的学徒走过来大喊:“需要十个砂工打夜作,连干一个月,每晚一百五十个钱,晚上加一顿饭,有肉,每晚赏三两关东烧酒,报名的到我这里来领牌子!”

一个晚上就能赚一百五十个钱?要是连干一个月的话,就有将近四两的纯收入了,省着点花足够一个四口之家大半年的开销,一个月就能赚出来。赶着大青骡子拉砖,连人带牲口才能赚一百多一钱。这么高额的收入,还有酒有肉,傻儿才不干呢。

正在闷头扒饭的工人们一拥而上,把穿着皂色衣裤的学徒儿团团围住,争先恐后的报名参加。

可惜的是,名额只有十个,围上来抢这个肥美差事的却有上百之多。

为了多赚几个钱,人们故意甩掉满是碱花子的汗衫,故意露出健壮的身体,希望可以被选中。

奇快的是,那个穿着皂色衣裤的学徒却不选二十啷当岁的血气汉子,专门挑了十个三四十岁老成一点的,每人发了一面竹牌子,领着这十个人来到临时搭建起来的工棚。

工棚里边炉火熊熊,稍一走进就能感觉到那灼热的温度。李乙丑穿着一身荡虏军的制式军装,正在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攀谈。

站在李乙丑对面之人约莫四十多岁,身材矮胖面色黝黑,一身短打扮,土黄色的衣裤之上满是被铁水烧灼出的细小孔洞,讲话之时带着浓重的北方口音:“上一次铸造失败,乃是翻砂之时颗粒不均,出了气泡,李荡虏再给我十日光景,必能铸出神威将军炮。”

“铸炮之事本就繁杂,哪有一做就成的道理?陈师傅只管放手去做,时纯绝不在乎成本,无论是缺钱还是缺人,知会一声,时纯必竭力供应。”

这位姓陈的师傅,从打扮上来看仿佛是一乡农,却是大大的有名。

此人姓陈名子阶字年德,松江人氏,久居天津,崇祯七年迁居山东,后回到松江老家务农。师从徐光启,不仅精通铸炮技术,更通晓西,曾任协理詹事协助徐光启督练新军,此人虽实业实干却不擅长做官,老师徐光启过世之后很快就受到排挤,干脆回老家耕田种地去了。

李乙丑并不知道陈子阶其人,苏子朋却很清楚他的能力:明清交替之际,此人在铸造火炮方面的专业程度,不敢说天下第一,起码也在前三位之内。所以专门点了他的名,要李乙丑尽可能的挖过来。

连三百年后的苏子朋都知道这个人,必然是在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所以李乙丑转门派人到松江府去邀请。

陈子阶曾经是大明朝的官员,深知官场弊病,所以提出了一大串的条件:“携带家属”“不受干扰”等等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李乙丑甚至可以答应他“无限量”供应人力物力的前提条件,才终于说服这位火炮专家来给荡虏军效力。

荡虏军的铜胎炮数量极多,但是在大型火炮方面存在很大的短板,陈子阶的专长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点——他最擅长的就是铸造本土版的红衣(夷,下同)重炮。

城西铁器厂当然不仅仅只是生产铁器,已经成为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后勤供应总基地,各色原料和人员都非常齐备,所以一上手就可以直接开工。

可惜的是,因为技术细节问题,第一批铸造的四门重炮全部成了废品。

按照当时的技术标准,陈子阶主持铸造的四门重炮,无论是射程和还是火力,都远远超过大明朝最常见的神威将军炮。但是在试炮之后,陈子阶却坚持认为炮身的胀缩悉数存在缺陷,是典型的废品,需要进一步改良。

四门新式的神威将军炮(俗称金炮,李自成首次攻打开封之时曾大展威风)造价高昂,要是就这么回炉重造的话,就等于是把上万两银子打了水漂。

李乙丑却还吝惜,没有表现出半点心疼,反而极力支持,非常大度的表示出“成本不是问题”的态度:“区区万把银子就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实在是太便宜了,时纯已专门给陈师傅调拨了十二万缗钱,专做试炮之用,但有所需,陈师傅直接去李福处知会一声即可,不必让我知道。”

“制炮所用之铜,需黄四红六,须用精色才成,以前朝廷用铜,总是舍不得。洗炮的獾油所需甚多,价值不菲……”

李乙丑哈哈一笑,很随意的摆着手:“陈先生不必替我省钱,火炮乃是军中利器,只求精湛不问成本。”

“有李荡虏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陈子阶很有信心的说道:“有了李荡虏的支持和供应,陈某保证月内即可出炮,上一次没有铸成,是因为火砂粗细不匀,翻的不够细致,所以才专门要了几个老成稳重的砂工。这番铸造出来的火炮,胀缩才够均匀,必能连射五次,用上等的獾油拭过之后即可再射……”

说起自己专业内的事情,少言寡语的陈子阶就变得滔滔不绝不起,李乙丑很有耐心的等他说完,才面带微笑的说道:“陈师傅乃世间罕见的才子,却不为朝廷所重,避居乡野这么多年,实在是可惜了……”

陈子阶哈哈大笑道:“我本乡农,粗通些铸炮的技艺,最多算是个手艺人,算得甚么才子?李荡虏谬赞了。”

“要我说,陈师傅乃国之瑰宝,说大才子都是屈才了呢。您若不是才子,我国朝谁还敢当才子二字?那些个做出一手锦绣章的书生么?嗤!”发出不屑的声音,李乙丑轻蔑的说道:“那些个自命采风流的书生,能做的了什么实事?如今时局动荡天下纷扰,一百个举人都比不得陈师傅一人。时纯已为陈师傅准备了一个六品的告身,陈师傅若是不嫌弃……”

陈子阶年轻之时,也曾踌躇满志,跟随师傅徐光启多年,却因为官场倾轧而避居民间,本以为一身本事再无用武之地,想不到却被名动天下的荡虏将军李乙丑如此看重,顿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思。

对于真正有大本事大能耐的大才而言,金银官职远远不如认同感更加有用。

“我来此间铸炮,可不是为了官职钱财,只求胸中所学能得施展,便已心满意足。”

“陈师傅高洁,时纯钦佩!”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