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惠读书>历史>民国不求生> 第四十七章 萨文科夫(三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 萨文科夫(三更)

感谢@扎比子 的打赏,最近日常码字时间终于调整了一些,先三更还一下欠账了

===

列宁当然认识社会革命党内最激进的战斗派萨文科夫,但列宁毫不畏惧,只是质问道:“共度国难?谁的国难?尊敬的鲍里斯先生,我们在为谁而战?是尼维尔还是劳合乔治?”

俄国军队为了支持法军总司令尼维尔发起的新攻势,已经集结了大量军队。然而,俄军的进攻无法展开,士兵们变得难以控制,铁路也没有足够的煤驱动火车。

克伦斯基成为临时政府的首脑以后,曾向协约国许诺俄军很快就会重新发起攻势,帮助英法牵制住东线德军。他试图解决军队的问题,但是无论他做什么情况都向坏的方向发展。他颁布命令,解除43岁以上男人的兵役,本来就接近瘫痪的俄国铁路系统又涌入大量的急于回家的中年退伍老兵。他废除逃兵的死刑,马上就有100万士兵把枪丢在地上。许多人回家的动机是为了当大土地贵族分配土地时能获得一块土地,还有许多人就是厌恶了战争。

列宁向萨文科夫问道:“据我所知我们的临时总理克伦斯基先生,他向协约国解释俄国的革命是因为有谣言说罗曼诺夫政府有可能单独进行停战和谈,所以人民才起来反抗。您,一位自诩为农民利益守护者的民粹派革命家,您认为克伦斯基先生的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它哪怕有半个卢布的真凭实据吗!”

列宁的质问令萨文科夫大为恼火,但他又无从反驳。临时政府的统治正处于颓丧之中,克伦斯基却忙于应付协约国的外交催促,全俄罗斯都处于一片动荡的混乱之中,克伦斯基想的却是怎样尽快把一百万人送到德军的枪口下。

俄国曾在1916年底参加尚蒂伊的会议时承诺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但进攻计划因俄国陷入混乱而停止。正在策划之中的夏季进攻是一次规模适中的进攻。然而,俄国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大,一个国家最需要的是军队和产业工人的忠诚,但俄国军队和工人却越来越不给予支持。春季,俄军每个月有3.5万士兵开小差。国内的混乱到近乎危险的程度,有许多次陷入无政府状态。新近由士兵、海员、工人成立的苏维埃从内心深处怀疑克伦斯基的作为。

萨文科夫在无数迎接列宁归国的工人、水兵群众围观之下,只能愤愤不平丢下一句“历史终将证明谁是正确”的话以后便乘车离开。

列宁没有对萨文科夫这些民粹派掉以轻心,他问到刚刚先自己一步回国的布哈林说:“费利克斯呢?他在莫斯科还是彼得格勒?党现在需要他来防备社会革命党的民粹派恐怖分子。”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早期领导人中,布哈林的地位不算高,后来与托洛茨基一起组成反对派联盟的季诺维也夫也尚不在最核心的决策圈中,核心决策者除列宁以外,就是托洛茨基、斯大林和加米涅夫。

但布哈林作为卓越的理论家,确实极受列宁的欣赏,他径直回答说:“捷尔任斯基同志还在中国,他和卢森堡女士一起活动,他们将一起回国,可能将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冲突结束以后先回到立陶宛去,再去波兰。”

捷尔任斯基也是深受列宁信赖的一位同志,1917年的捷尔任斯基还不是大名鼎鼎的契卡之父,但他谨慎可靠的性格一直为列宁所熟悉,是一位最适合用于抗衡社会革命党民粹派内诸如萨文科夫这类危险分子的党员。

列宁得到这个答案时,脸上难免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捷尔任斯基和罗莎卢森堡一样都是波兰人,他在欧战爆发前被沙皇当局逮捕,被判处了3年苦役。但在流放西伯利亚期间,捷尔任斯基和区联派的越飞等人一起得到中国社会党的帮助,得以从海参崴逃至中国参加革命。

捷尔任斯基在中国参与了大量工作,他没有第一时间跟随斯大林、越飞等人回到俄罗斯,而是听取了罗莎卢森堡的意见,准备等待波罗的海地区的局势稳定以后再回立陶宛地区去。在这之前,他正好可以完成自己在中国尚未做完的大量志愿者和顾问工作。

列宁心有余悸:“战争还在继续,如果克伦斯基为了响应尼维尔攻势而重新发起进攻,那全俄罗斯必将沸腾起来。革命的火焰即将蔓延,我们应当拿出足够的决心和魄力去推动革命的进程!一切政权归苏维埃!”

斯大林先是愣了一下,继而笑道:“这是中国革命的口号,布尔什维克党人也要提出一份属于我们的林淮唐十二月提纲。”

在争夺和主持真理报工作期间,就和斯大林龃龉不断的托洛茨基淡淡道:“俄国革命有俄国革命的特殊性,中国是一个小农占绝对多数的国家,不可能兴起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现在革命的中心只能出现在俄罗斯,或者说,出现在彼得格勒。”

列宁一手握拳,高高举起,示意向群众。虽然尼维尔攻势和克伦斯基攻势都前景崎岖,但列宁反而对俄国革命的前途怀有更强烈的信心了。

“是的,一切政权归苏维埃,正如中国!”

法军的攻势同样蓄势待发,俄军还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德国军队则顺

利后撤到了兴登堡防线。德军撤出的地区变成一片荒野——鲁登道夫在撤退时采用了当年俄军撤出波兰时采用的焦土政策。德军破坏了被放弃的大小约为2600平方公里地区的每一座建筑物、每一棵树、每一段铁路、每一个十字路口。

法军进攻者被引诱进一个屠杀地带,德军的大炮和机关枪就像用耙子耙地一样大量杀伤进攻者,然后发动反攻。

在许多地段上,法军士兵需要首先渡过埃纳河,然后攀爬陡峭的有浓密林木的山坡,山坡上密布着参差不齐的沟壑,当然还有德国人的铁丝网。整个山坡上布满德军的机关枪碉堡,这些碉堡掩埋得很好,也有钢筋水泥保护,法军的炮火轰击不能摧毁它们,当法军士兵进攻时,德军的火力倾泻到他们头上。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在越过山顶后山背后的山坡上,因此法军的大部分炮弹飞过他们的头顶而没能伤及他们。德军的后备部队离前线足够远,使尼维尔的大炮够不着他们,但是又没有远到无法快速进入战场。

从纯兵力角度看,优势完全在法国一方。法军有3个集团军一共53个师,大约120万人,这三个集团军都投入最初的进攻之中。但是,其中有27个师被用为“大规模机动”作战,一旦有突破口,这些部队就要冲上去扩大战果。为了应付这种进攻,德军在贵妇小径附近安排了21个师,另有27个师用作反击力量。德军自1914年就占领着这道山脊,知道它的每一寸土地,有两年半的时间根据需要修建防御工事。德军的指挥官是皇储威廉,他和参谋官们都熟悉法军在凡尔登的进攻招数,他们有一个冬天的调整时间适应法军的战术。

此外,德军占据着制高点。

法军派出120辆新坦克,结果毫无战果。德军制定新的战术规则,每一个炮位必须有一门炮对进入视野的坦克予以轰击。这个战术的破坏性极强:第一天就有52辆法军的坦克被炸成碎片,另有28辆被炸坏。剩下的坦克,如果没有陷入德国人挖的壕沟,也陷于泥沼之中了。

天气对德国人有利。法军发动进攻前的夜里就开始下雨,然后变成雨夹雪,这几乎是一种在当时的季节不可能的天气情况。在许多地方,法军没能够靠近目标。在有些地方,法军以英雄般的气概付出巨大牺牲前进了不过区区四公里而已,代价是数万甚至十几万人的伤亡。

法军士兵的生命就像是不要钱一样,成片成片的军人犹如稻草一般倒下,一天之间就能死好几万人,所谓的尼维尔攻势很快就将成为大战爆发以来法军最惨痛也最鲜血淋漓的一次失败。

它的血腥气息将震撼整个欧洲,乃至于全世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